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3|回复: 0

2018中国乳品业的行业分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2 11: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文关键词:乳品业;行业分析;蒙牛乳业
  论文摘要:经过10年超常规发展,中国奶业如今似乎到了瓶颈期,三聚氰胺事件给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中国乳品业今后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蒙牛乳业为例,运用SWOT模型,对该行业进行分析。
  
  
  纵观中国乳业1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乳业虽然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奶业总量翻了两番,至2006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排行第三的产奶大国。中国乳业的飞速发展似乎带来了的又一个春天。直至三聚氰胺事件人们才意识到连续快速发展隐藏的泡沫成分。此次事件根源在于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合理、监管体系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国内乳品业遭受巨大打击,消费者对国内奶业失去信任,外资乳企加快扩张中国的步伐,国内乳企丧失了与外资乳企在高端奶竞争中已有的优势。就连蒙牛、伊利这两个国内知名大品牌也难逃厄运,连续亏损、危机使蒙牛面临着被外资控购的危机,人们开始怀疑,中国乳业真的到了“过冬”的时候?本文以蒙牛乳业为例,运用SWOT模型,对该行业进行分析。
  
  一、 蒙牛乳业的发展过程
  
  1999年7月,蒙牛乳业成立,注册资本1398万元。从1999年到2005年,蒙牛销售收入从4365万元跃升至108亿元,短短七年时间,蒙牛增长240多倍,以“火箭速度”经历了神话般的发展,创造了在诞生1000余天里平均一天超越一个乳品企业的销售奇迹,荣列“中国乳品行业竞争第一名”。从2008年9月11日 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事件开始,中国乳品行业的 “汶川大地震”爆发了,中国奶制品行业似乎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在此次事件中,蒙牛也未能幸免,媒体曝光其含有三聚氰胺成分。机遇与威胁并存的今天,蒙牛到了该冷静思考的时候。
  
  二、外部机会分析
  
  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消费者信任感增强: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国乳品业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的一次机会,蒙牛乳业借此可以重新定位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以此为契机,增强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忠诚度。前段时间,“额外”召回承受几十亿损失的蒙牛,成为液体奶市场恢复最快的品牌,在责任与安全的天平上,蒙牛添上了“诚信”这个最重的砝码。目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新将蒙牛列入了家庭采购的必需品名单。蒙牛主动背负巨额损失的诚信举措,赢得了众多消费者信任,直接促成了其销量的增长。政府政策支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对乳业一直很重视,1997年将乳业列为重点支持产业,2007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奶业发展目标,加大了奶业扶持力度。潜在需求巨大:中国人多年养成的喝奶习惯不会因三聚氰胺事件而改变,“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国外品牌价位高仍然是多数人难以逾越的槛,内地品牌机会依然存在。中国消费者市场巨大,城镇化可提升居民乳品消费水平。
  
  三、外部威胁分析
  
  外资恶意收购:由于信贷紧缩,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将4.5%的股份抵押给摩根斯坦利。由于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蒙牛股价严重缩水,导致原先抵押的股权价格已经严重与价值不符,蒙牛可能面临着有敌意的收购对手购买这些被抵押的股权,其控制权的归属受到严重威胁。潜在竞争者:三聚氰胺事件使中国乳品业重新洗牌,很多钟情蒙牛乳品的消费者分流到其他品牌中去;此外,由于对国内乳制品失去信心,更多人选择国外品牌,这些都构成蒙牛乳业的外部威胁。有效需求不足:在我国13亿中,乳制品有效消费者只有6000万人,由于长期不消费乳制品,大部分人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而引起腹痛等症状,使人们不喜欢消费乳制品的现状恶性循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