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产业技术素质是产业素质的核心,它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动力。本文在对产业技术素质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探源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技术素质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了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的科技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技术素质 产业结构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措施,产业结构的每一次升级都会带动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另有一些地区经济发展乏力,而后者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原因又在于其产业素质低下,限制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而技术素质是产业素质的核心,它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动力。因此,在当前情况下,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国家及地区经济的增长,探讨产业技术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技政策尤为重要。
产业素质、产业技术素质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诠释
通常来讲,产业素质是某一产业的技术能力、产出能力、市场能力、管理能力和获利能力的综合体现,它是决定产业系统整体功能的主要依据,它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演变和发展的。主要包括产业发展的制度素质、技术素质、劳动力素质和资本素质。
产业技术素质主要包括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表明各产业及产业内部各企业所拥有的机器、设备等生产手段 ,以及运用这些生产手段的能力和达到的水准。该指标可用固定资产装备率、设备利用率来测定。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技术创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是技术进步的核心。技术创新又是一种能力,是指企业依靠新技术推动企业发展的能力,或者说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引进或开发新技术,使之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加企业竞争的能力。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一个国家产业结构顺向演进过程中所达到的层级和高度。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其产业结构所达到的层级和高度也越高。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和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较为稳定地持续上升;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和就业所占比重均呈明显上升趋势。
产业技术素质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探源
(一)熊彼特的“创造性的破坏”思想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是第一个系统研究“创新”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将“创新”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后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熊彼特突出强调了创新对产业“创造性破坏”的作用。他借用生物学的术语指出, 产业突变的过程不断地从内部使经济结构革命化, 不断地破坏旧结构, 不断地创造新结构, 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性事实。
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思想, 是创新理论解释产业和产业结构演化的理论基础。在演化的图景下, 竞争的本质不再是价格的竞争, 而是创新的竞争。在这种条件下, 技术进步可以产生短期的超额利润, 也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垄断, 而在长期它又会为模仿所削弱、为新的创新所打破, 不连续的“创造性破坏”风暴将会戏剧性地改变整个产业。
(二)“技术范式的变迁”理论
技术范式 , 是以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为基础解决技术经济问题的模式,也是搜索新知识的特定规则和“启发式”,还是人工物或技术系统的范例。沿着技术范式所确定的技术与经济的均衡所进行的一系列技术进步或者解决问题的活动就构成了一条技术的轨道,范式的变迁也就意味着轨道的改变。因此,在既定的范式下, 创新是按照满意原则、沿着范式边界搜寻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旧范式下问题难以解决时, 就引发激进创新的过程, 搜寻和选择新的范式。进而, 技术范式的性质——技术机会、收益的可获取性、技术的累积性和知识基础的特征,决定了特定创新对产业的影响, 然而产业的绩效和结构的变化也就内生于创新、模仿和竞争的过程之中。
“范式变迁”的理论继承了熊彼特关于经济发展和产业演变内生于由创新驱动的演化过程的思想,并将技术或者人工物的范例、知识基础、组织的能力和常规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范式变迁”理论较熊彼特的“创造性的破坏”理论更近了一步。
产业技术素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相关机理分析
产业技术素质主要包括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只对当前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对未来的产业结构影响较小,真正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是产业的创新能力。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产业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一)技术创新与产业关联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力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的投入产出联系使得上下游产品和上下游产业之间形成互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关系。这样,一个产业的技术创新依次向其前向联系产业或后向联系产业传递、扩散,促使其发生新的技术创新,进而导致产业的扩张或收缩。
在若干关联密切的生产部门中,如果某一部门的技术创新提高了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就可能诱导其他关联部门的技术创新。否则,这些部门不仅会限制已创新部门效益的实现,而且还会限制全体部门的生产率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这种由创新产生的产业“瓶颈”,将把创新的努力引导到解决新的产业瓶颈上去,新的瓶颈解决了,又会产生更新的瓶颈和更新的创新活动。技术创新的诱导机制和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机制的复合作用,推动着产业结构的变动。
(二)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
技术创新在积极地改造着原有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同时,也加快了新兴产业的诞生速度。
传统产业,通常指钢铁、汽车、石油、煤炭、建筑、化工等制造业,它们是工业社会的标志,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新技术革命时代,它们却受到严重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传统产业并不能完全被高科技产业及其他产业所替代,它仍是当今社会支柱性产业,其发展出路在于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技术创新使得传统产业部门有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来提高其技术水平,改变其生产面貌,促进原有生产部门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甚至创造出全新的产业产品。因此,技术创新的结果并不是消灭一批传统产业,而是使这些传统产业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新的产业结构中,可以使产业结构呈现出知识技术集约化的趋势,而且也使得产业界限日趋模糊,这样,产业结构就不断向高级化方向演进。
(三)技术创新产生新产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