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袁世凯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现代警察
虽然历史对袁世凯的形象已有定论,但是袁世凯对中国现代社会管理制度的引进和创新所作出的贡献,却不容抹杀定。中国现代警察制度,正是袁世凯一手引进和创新的。很多人记得电视剧《走向共和》里的情节。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西逃。战败的满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列强则可在北京使馆区和天津等租界驻军。天津历来为北京门户,若无一兵一卒,敌军便可长驱直入。这让慈禧太后大为光火,直骂负责议和的红人荣禄无用。慈禧为此寝食难安,甚至不敢回銮。此事,愁坏了慈禧的红人荣禄。荣禄苦思冥想却不得法。面对慈禧的训斥,满头大汗的荣禄推荐了当时清朝熟通洋务的改革新星——袁世凯。
袁世凯
接到老佛爷的旨意后,年仅42岁的新任直隶总督袁世凯灵机一动,决定“以警代军”,从他原来在天津小站训练的北洋新军中抽调了3000名士兵,换上赶制的警服,拼凑成巡警队伍,于1902年8月15日进驻天津,并成立天津巡警总局,“钻了洋人的空子,让其哑口无言”。中国近代警察体制,由此开篇。
张黎做顾问的《走向共和》剧情大体符合历史。1901年,刚签完《辛丑条约》的晚清政府尴尬地发现,按照条约规定,天津城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长此以往,作为北京的重要门户,天津无疑将失去戍卫首都的能力。
这个难题被丢给了正在为清政府训练新军的袁世凯,袁挑出3000名新军,交给了擅长办事的部下赵秉钧,进行了3个月的短期警察训练。1901年,袁世凯委以赵秉钧创办巡警的重任,翌年初,命其担任保定巡警局总办。他率新军改编成1500名巡警驻天津。这群身着黑色制服的年轻士兵,一方面承担起军事戒备的任务,另一方面又开始负责起“全省巡警、消防、户籍、营缮、卫生”等公共事务。史载当时八国联军也哑口无言。
图为赵秉钧
半年内的时间,天津从一片混乱的局面,成为全国各省社会治安之冠,“有六个月不见窃盗者,西人亦叹服”。第一支警察队伍的建立,使天津被外国人描绘成“世界上拥有最好的警察制度的城市”。
天津巡警总局的成功,让袁世凯坚定了推广巡警的信心,“新政”时期的“北洋警政”闻名全国。鉴于此,慈禧太后下了一道谕旨,要求全国各地都要效仿,使警察制度逐步推广。
1903年,赵秉钧将天津、保定两处的巡警学堂合并为北洋巡警学堂,其后又在各州县设立巡警传习所,建立全省巡警网。
1906年2月27日,朝廷下令在中央成立巡警部,以徐世昌为部长,以赵秉钧为右侍郎(副部长),推动全国各地进一步“裁兵改警”,兴办正规化、专业化的警察机构。此后,在权力与舆论的推动下,由袁世凯一手建立,赵秉钧一手负责的现代警察制度,在中国各个省份逐步推广,并显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
延伸阅读:民国奇闻:袁世凯竟出版专供自己观看的报纸
民国名士刘成禹、张伯驹所著的《洪宪纪事诗》中,有这样的诗句:“群言举世已滔滔,假印刊章孰捉刀?”说的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大的丑剧——伪版《顺天时报》,发行量只有一份,只供刚登上“中华帝国”皇帝宝座的袁世凯“御览”。
《顺天时报》是1905年在北京地区创刊发行的一份报纸,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配合侵略中国所进行的文化侵略的一部分,是日本外务省在华办的中文报纸,是一份“学中国人口气”供中国人阅读的中文报。发行量曾经达到一万七千多份,一度成为华北地区第一大报纸。民国初年袁世凯当政时,很重视这份报纸的动向。后来袁世凯阴谋恢复帝制,他的大儿子袁克定为当上“太子”而推波助澜。
《顺天时报》
袁世凯有一妻九妾,有十七个儿子、十五个女儿,袁克定是袁世凯的长子,而且是唯一的嫡出。袁世凯对袁克定十分重视,抱有殷切期望,这从袁克定的名字中就可看出。袁克定的乳名叫“继光”,“继光”的含义,用袁世凯的原话说是:“继吾先人之光也。”
袁克定画像和剧照
由于袁世凯的着意培养,袁克定不仅旧学功底深厚,而且德语和英语都相当不错,袁世凯与洋人交涉时,经常由袁克定充当翻译。在他的书房里,堆满了德文和英文书籍。所以,袁克定很有抱负。辛亥革命后他极力鼓动帝制,其手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利令智昏的袁克定为促使老子下决心复辟,竟伪造了一份天天刊载拥护赞成复辟帝制的报纸。袁世凯看到后,自然十分高兴,真以为舆论对自己称帝有利。袁克定炮制的这份只出版一份的伪宫廷版的《顺天时报》,在中国报纸史上可谓是“空前绝后”。不久以后的一天,袁世凯正在卧榻之侧小憩,女儿拿来一包花生米孝敬其父。
袁世凯打开包裹花生米的报纸,一看竟是“真版”《顺天时报》,上面刊载的都是声讨袁世凯倒行逆施的消息,与其一向阅读的《顺天时报》大相径庭,尤其是上面刊载的那些讨袁反袁以及护国军挺进四川的消息,在袁世凯读的那份伪版《顺天时报》上却一字未提。
袁世凯这才如梦初醒。怒不可遏的他把袁克定找来,问明情况,气愤至极。袁克定忙跪下求饶,袁世凯拿起皮鞭就打,边抽边骂:“孽子!欺父误国!” 可怜的“皇储”,只好跪着领受“家法”。
袁世凯身后的两大谜
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中国的君主制,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总统府改为新华宫。但是,袁世凯称帝的倒行逆施,遭到了举世反对。不仅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坚决反对帝制复活,北洋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等也深为不满,段祺瑞甚至致电袁世凯:“恢复国会,退位自全。”帝国主义列强,亦不断对袁世凯的称帝提出警告和抗议。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袁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接着,各省接连宣布独立。北洋派内部更是危机四伏,以往在北洋一呼百应说一不二的老袁,成了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
无奈之下,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称帝仅八十三天,史称“八十三天皇帝梦”),恢复年号,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支持他继续担任大总统。但起义各省不承认他有再做总统的资格。段祺瑞也逼他交出军政实权。
广东、浙江、陕西、湖南、四川纷纷通电宣告独立或与袁世凯个人断绝关系。5月下旬袁忧愤成疾。袁世凯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欲续任大总统亦不可得,在心理遭受的重大打击及家族遗传性糖尿病的交煎之下,于1916年6月6日撒手人寰,时年五十七岁。他死后,留下了两个谜。
袁世凯还真是个短命的皇帝,刚做了83天皇帝就突然死亡。匪夷所思,又确如其分。或许是老天不情愿,或许是民众的唾沫骂死了他,或许是他怕蔡锷的护国运动。但这些都是或许,这样一个窃国大盗死于什么原因?众说纷坛,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原因。有人认为他是病死的,有人认为是气死的。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
关于病死的,史料中称是患上尿毒症,本来,最初的症状是小便困难,也没什么大碍,如果住院导尿或者开刀动手术,是可以治愈的。不幸的是,袁世凯的两个儿子意见分歧,大儿子袁克定相信西医,主张动手术;二儿子袁克文则竭力反对,相持不下,而袁世凯一向相信中医,不肯找西医来诊断,因此贻误了时机。
从袁世凯的生平看来,袁世凯自小就在养父的帮助下找了个启蒙老师教四书五经,他喜爱兵法,立志学“万人敌”。尝自谓“三军不可多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体现了他的雄心壮志。从那时起,袁世凯就有了称帝之心。只是,袁世凯做了皇帝之后事事不顺,遭到国人的反对,内外遭受夹攻,最终众叛亲离,于是积忧成疾,最终死去。对于袁世凯本人来说,始终没有向后人交代他为何人所气而难以治愈,这个窃国大盗在死前,只是有气无力地说:“是他害了我!”他是谁?是袁世凯的部下冯国璋、段祺瑞,还是护国将军蔡锷,或者是一心想当上接班人的太子袁克定,都无法定论。
总而言之,袁世凯是逆时代潮流,在声势浩大的中华民国的时代,还想做皇帝,气不顺病难治,最终做了83天皇帝就命丧黄泉。
袁世凯怎么死的?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辛亥革命后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维持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建立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新式陆军(新军),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主张建强国、创建强大的中央政府等,但后来在杨度等立宪人士的鼓惑下复辟称帝,最终以失败收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