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师 发表于 2017-6-7 12:21:36

半部《论语》真能治天下吗?

北宋初年的赵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三次任宰相,当却又是一个越做越不顺的宰相,受到大臣的轻视、不满,也受到皇帝的猜疑、约束,更不是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不过,关于他“半部《论语》治天下”传说,却震聋发聩、流传千古。
作为淮南滁州的一名乡村教师,赵普因乱世有了出头的机会,公元956年,后周大将赵匡胤率领大军与南唐守军在滁州打了一场恶仗,争夺淮南江北地区。作为教师的赵普,有些知识、主意,帮了赵匡胤获得了胜利。从此,大将出身的赵匡胤赵普便被视作心腹,他也随赵匡胤征战各地,出谋划策,陈桥兵变成功,宋朝建立,赵普参与制定了宋初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又辅助宋太祖统一了南中国。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并晋封为韩王。由乡村教师到被封为王,可谓得意非凡。
本来,兵变成功的宋太祖,最怕别人如法炮制,所以他对武将一直提防有余,宋王国一建立,他就杯酒释兵权,把开国大将的兵权都集中到自己手里,而且,鉴于五代时藩镇拥有重兵,不受中央节制造成乱政局面,宋朝实行“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着力培养文士,建太学,完善科举考试,选拔文人,充实各级管理机构,宋太宗想与士大夫治天下。在这种状况下,有盖世之功的赵普,是文人出身,尽管是小文人,本可以继续辅助宋太祖,顺章办事,善始善终,但他却居功而专横跋扈,结果受猜疑约束,又贪图钱财而威信大跌,结果受轻视,还因不学无术而受文人轻蔑,结果很狼狈,最后又因结党徇私而遭罢黜,下场可悲。
期间,宋太祖既猜疑他约束他又启用他有时还重用他,当他第二次任相时,赵普虽依靠原来的一点点学问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需要,可他又受不了文人的轻视和皇帝的猜疑,所以说出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牢骚话,而这句牢骚话成了经典。
不错,“少习吏事,寡学术”的赵普,宋初是能为赵匡胤出谋划策,但建国后,当宋太祖每问及前朝的事,他常无以为答,使得宋太祖说他并不是一个读书人,甚至还有传说说太祖曾用笔涂赵普的脸,说他不及古代文人,让赵普不敢洗脸,郁闷了一夜。大臣也觉得赵普学问素养不行了,做宰相不称职,但他一牢骚话辩解,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一记载:“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也许就是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传说的出处。赵普的意思是说:我读书范围是不出《论语》一书,但我当年能靠所读的《论语》帮太祖平定天下,现在仍然能够靠它辅佐陛下把天下治理好。这是半牢骚半真话的表态,带有很大情绪,在赵普眼里,当时满腹经纶的文臣儒士,哪一个也没有他的功劳大,读书少又怎样?能谋划、治理国家就行了!
半部《论语》真能治天下吗?《论语》是儒家的第一经典,儒家的基本思想包括治国的基本哲学理念是在《论语》没有错,后来孟子和荀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一个重视内心修养,即“内圣”之道,一个重视理国策略,即“外王”之道。儒家政治哲学的“内圣外王”经由孟子和荀子,分别走向宋明理学和后来的法家等。
汉初,治国是用黄老之道,即“无为而治”的哲学,文景之治,主要是道家的功劳,到汉武帝时,董仲舒的建议才转向儒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定《诗》、《书》、《礼》、《易》、《春秋》为儒学“五经”,设专门博士,到了东汉,因倡导孝道,在“五经”之外又加上《孝经》和《论语》,变成了“七经”,《论语》第一次跻身于“经”。到唐代,《诗》、《书》、《易》加上《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称“九经”,《论语》没有列入,唐文宗太和年间,在“九经”基础上增加了《论语》、《孝经》和《尔雅》,称“十二经”;到了北宋年间,又加《孟子》合称“十三经”,《论语》得以保留。可见,从汉代到宋代,《论语》几次作为儒家典籍跻身“经书”之列,成了儒家治国的名典。赵普时,《论语》是经典,但并不是唯一的经典,所以,当时文人轻视赵普,仅知《论语》却有轻蔑之意,在当时,仅凭《论语》当然不足以治天下,可赵普还居功而自以为是。
《论语》地位的真正提高,是在南宋时期,以朱熹为首的理学家,重视儒家的“内圣”之道,朱熹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连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并为之详作“集注”,《论语》提升到“大经”的地位,到元明清三代,“四书”完全取代了“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论语》成了士子必学之书,自以为是的赵普的自以为是的,也成了备受关注的正面话题,成了经典话语。
其实,中国古代身居高位的文官,治国常常是以儒家为名义,扛着儒家仁义礼智的旗帜,高喊忠孝道德,实际上,暗地里采用法家的法、术、势思想,无情、严酷、阴险,同时还揉进了老庄的柔弱之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甚至还吸取纵横家的捭阖策略和兵家的奇正韬略,谁也不是只用儒家,更不是只用《论语》,更不会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了。
传记名家唐浩明在写《野焚》时曾写到:曾国藩的早期老师陈敷,后来以丑道人的身份在《道德经》中留下一张纸条,提示曾国藩,写着:“《道德经》一部,可以五字概括:柔弱胜刚强。前此不十分顺心,盖全用申韩之故也。山人试问大人:古往今来,纯用申韩,有几人功成身全?大人不久将再次奉命出山。山人夜观天象,见荆楚将星倍添光彩,知大人时运已至。望从此明用程朱之名分,暗效申韩之法势,杂用黄老之柔弱,如此,则六年前山人为大人许下之愿,将不日实现。盼好自为之。”“明用程朱之名分,暗效申韩之法势,杂用黄老之柔弱”。这是很有道理的,道出了古代政治哲学的真谛,耐人寻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半部《论语》真能治天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