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他拼光自己的部队,转入敌后他又招兵三万抗日直到牺牲
淞沪会战他拼光自己的部队,转入敌后他又招兵三万抗日直到牺牲记住英雄,传承历史。抗日英雄故事之谢升标
在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日英烈厅里,陈放着一块巨大的大理石纪念碑,碑上刻着296名在抗日战争期间与日寇作战中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的名字和生平简介。我们深知,这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当其中一个名字映入眼帘时,格外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谢升标,第三战区江南挺进第一路司令,浙江临海人,1938年3月20日在江苏溧阳县牺牲”。
谢升标
1937年8月9日,日军挑起虹桥机场事件。随后30万日军进攻上海,官兵们都作好了“喋血淞沪,抗战到底”的准备。谢升标也在此时奉命率部参加了会战,并在南翔战役中赢得“虎胆英雄”称号。
守南翔的部队是独立第二十旅的一个团,日军约一个师的兵力在重炮、坦克、飞机的掩护下向该团发起猛攻,我方阵地接连失守,形势危急。前线指挥部遂调整部署,集结兵力准备反击。谢升标主动请缨,提出变单纯防守为运动防守,派小分队打掉日军驻地的弹药库,然后发起反攻。他派出侦察人员摸清了日军弹药库的情况,决定乘夜幕降临时行动。考虑到任务艰巨,成败在此一举,此时已是上校旅长的他亲率小分队,改扮成日军,接连闯过三道哨所,终于靠近了敌人的弹药库。但弹药库有重兵把守,难以强攻,巡逻队穿梭不息,戒备森严,小分队又无法进入,只有靠手榴弹远投。小分队的战士们估算了一下,都以为距离太远了些,没有必中的把握。谢升标想出一个声东击西的方案,他挑选出几名投弹最好的士兵和自己为一组,另一组朝东面攻击敌人,转移目标。果然东面枪声一起,日军大乱,火力都向东面集中,他乘机带领投弹手向西猛突,连连向敌弹药库投弹。顿时弹药库引起连锁爆炸,大火冲天,日军后方动摇,锐气大减。我方趁势发动反击,歼敌数千,反败为胜。
淞沪大战陆续打了三个月。11月5日,日军第10军第6、18、114师团及国崎支队在强大炮火的支援下,于杭州湾北部之金公亭,金山卫等处登陆,使我军陷入了侧背受敌的境地。镇守这一线的我方守军只有第63师两个营兵力,总部虽增调部队阻击,但为时己晚。11月8日,我军分兵向吴江,福州一线转移,当日上海沦陷。这一仗我军付出了伤亡10多万人的代价,日军也损兵5万多。虽然没有守住上海,但这次大战在抗战初期具有鼓舞人心,激励士气的重要意义,也粉碎了日本军阀三个月亡华的迷梦。由于中国军队全体将士浴血奋战,抱着能多守一天就坚持一天,能坚持一个小时就多一个小时的满腔热血和壮烈情怀,顽强的拖住了敌人大量兵力,达到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目的,为战略转移创造了条件。
1937年12月至1938年年5月间,第三战区总指挥薛岳先后在黄山山脉和大目山建立了游击根据地,指挥三战区各部挺进苏浙皖敌后,对京杭、沪杭等各交通线及长江航道展开游击战争。敌后的游击战牵制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稳定了江南战局,有力的配合了徐州会战。淞沪会战后,谢升标部由于伤亡和走散,造成了部队的严重减员。于是奉命撤到浙皖赣边界集结待命,当时跟随他的只有几百人。1937年12月,薛岳任命他为苏浙皖边区游击司令部少将司令,率部在江苏宜兴建立游击根据地,开展敌后斗争。
宜兴古称阳羡,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太湖西岸,沪宁杭大交通的中心,盛产竹、茶、梅、栗等林特产品,也是著名的紫砂器之都。日军占领宜兴后,派粮、捐钱、征物,致使百姓民不聊生。日军还在当地扶持汉奸,组织维持会,推行其“治安区”政策,当地群众置身水火之中。谢升标率部一到宜兴即大张旗鼓地宣传抗战,发动民众抗日自救。
春节刚过,谢升标即以苏浙皖游击司令的名义召开江苏宜兴、溧阳,浙江长兴,安徽广德、郎溪等三省五县行政会议。国民党五县的党政军首脑都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布置“扩大武装,开展抗日除奸”任务。会后,谢升标召开各种集会亲自上台演讲,动员广大民众参军抗日,铲霸除奸。他一面贴出告示,招募热血青年参加游击队,一面礼贤下士求访良才,共谋抗战大计。
谢升标决定以龙池山作为游击基地之一,由恒海出面招募散兵和山民参加游击队,旬日之间,得众一千余人。日寇听说龙池山聚众抗日,势力发展迅猛,兴兵进剿。谢升标与恒海得报,先以散兵诱敌深入,待日寇在崎岖的山路中进退失据,再分头出击,一举歼灭了来犯的日军。
谢升标又先后收编了句容茅山一带和长兴县被日军冲散的地方武装,扩充实力,一时声威大振。国民党军官占聚民、吴保桓相继率部来投,谢升标一一委以重任,以占、吴二人为副司令。同时派人到江阴一带招兵买马,统一训练,整编队伍。一年时间,从刚进山时的几百人,壮大到三万之众。
谢升标的游击部队活跃于苏、浙、皖三省边区,组织民众,破坏交通,夜袭日寇,屡建奇功。扰得日寇惶惶不可终日,迫使宜兴、溧阳一带的日军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来。当时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的顺日溜:“游击队,打东洋,白天炸桥梁,夜里爬城墙,打得日本小鬼叫爹娘”。据现有的文献资料记载,1937年12月22日,谢升标率部堵袭日军转移,炸毁京杭国道宜兴县潘家壤桥梁,毙敌多人,毁敌战车两辆。12月23日,日军秋山中队炮兵联队向长兴转移,谢升标得到情报后立即率部前往拦截,毙敌多人,毁敌大炮两门。1938年1月8日,谢升标派一个小分队潜入宜城西北的宋读小镇,征集国军撤退时留下的枪支弹药。11日,谢升标得到侦察人员的报告,驻在宜城的日军正准备撤退,遂派人烧掉日军撤退时必经的宁杭国道上的轸村公路桥。然后又派第二中队队长石一峰带领一个中队疾驰宜兴城,全歼了这股日军,收复了宜兴城。
日军在宜长公路上驻了一个班,这个班的任务就是守护公路交通线路,是游击队活动的一颗钉子。谢升标派长兴抗日义勇游击队天天去袭击这个班,活捉了一名日军,烧毁了敌人的一辆车子,迫使日军撤走了这个班,拔掉了这颗“钉子”。
1938年2月21日,日军为了保护公路交通线,调集了不少人员从下新河据点出发,对别桥一带进行扫荡,沿途实行烧、杀、枪的“三光”政策,妄图消灭游击队。谢升标的司令部当时正驻扎在别桥,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谢升标毅然决定集中兵力,粉碎敌人的扫荡,打掉日寇的嚣张气焰,巩固苏、浙、皖边区的敌后游击根据地。他亲临前线指挥游击队在陈家桥旧兜圩与敌激战七天七夜,虽然我军也有惨重伤亡,但终于彻底粉碎日军的疯狂扫荡。
陈家桥反扫荡一战,共毙敌136人,其中少佐1名;又伤敌数百人,生俘34人,内有松井副官1人。游击队血战陈家桥,报章称“旧兜圩战斗”,此战极大地鼓舞了当地军民的抗战热情,谢司令的威名传遍了边区。
接着,谢升标率部配合国民党第三野战兵团第4军第59师、第60师对日作战。苏、浙、皖边区游击司令部的活动范围很广,东起太湖,西至溧阳,南至长兴、广德,北至常武、金坛等地。他们以大化小,既分散又集中,经常神出鬼没地在敌占区打击日军,使日军后院起火,首尾不能相顾,惶惶不可终日,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当时上海申报在报道抗日战场胜利消息时写到:“谢升标部配合第60师击破由无锡、金坛进犯之敌,并破坏京杭国道交通,使敌失去增援,为正面战场的胜利起了很大的作用。”
谢升标在宜兴站稳脚跟后,为打击日寇的气焰,增强边区人民抗日的信心,展开了锄奸除霸的斗争
苏浙皖边区沦陷后,当地的一些地痞流氓,各方的土皇帝都纷纷投靠日军,欺压百姓,鱼肉乡邻。溧阳县有一流氓头子陈警坤和他的胞弟陈立三在溧阳一带散布“抗战必败”、“抗日亡国”的亡国论,为日军所赏识。他们卖国求荣,依仗日军的淫威,拼凑了溧阳县维持会,操纵了溧阳县政治。经济大权,死心塌地投靠日军,为虎作怅。他们将溧阳县工商界人士手中的物资控制起来,拿去讨好日本人,满足日军的物资需要。此外,不管是工商界人士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是对日本侵略军发泄一点不满,就抓起来送到日军宪兵司令部,以“土匪”、“游击队”的罪名杀害。有一次,日军就这样集体屠杀了11个无辜的平民百姓。1937年12月,在谢升标部的强大压力下,日军撤出了溧阳城。
谢升标率部进驻后,请副司令占聚民写了“请帖”,把维持会9个头目的名单写上,请他们到三官堂开会,等他们来到后,占聚民命令卫兵把他们抓了起来。当时因为对这些人不太熟悉,人和名字对不上号,只抓住陈燮坤、费瑞磷、王履宗、黄福林、吴子屏、史桂观等6人,陈立三、葛萼生两人趁机逃走,张志刚因家里移祖坟没有到会而漏网。溧阳工商界人士、各方绅士、广大民众得到这些汉奸被谢司令抓起来了的消息后,群情激昂,纷纷到司令部控诉他们的罪行,要求严惩汉奸。谢升标表示:“我们不能像日本人那样乱杀人,要通过审讯,通过调查,把这些汉奸的罪恶公之于众,然后再给他们定罪。”谢升标亲自进行了审讯,指令政治处派人进行调查核实,然后将这6人的罪状公布于众。并以“苏、浙、皖游击司令部”的名义出了布告,于1938年2月1日召开公判大会,根据6个汉奸的罪行,全部判处死刑。
溧阳是一座秦朝时建县的古城,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史贞女义救伍于胥和蔡邕父女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而孟郊则在此地写下过千古传诵的《游子吟》。这座古城最繁华的地方是县前街的十字路口,也是古代处决重大犯人的所在。这天,谢升标特意在县前街的十字路口,安放了二把大铡刀,将六名汉奸处以铡刑。行刑后,把人头分别悬挂在东门、南门、北门、西门、新西门示众。这些汉奸被严惩后,整个溧阳县各界人士,民众无不拍手称快。
在宜兴张渚镇,日寇撤出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社会秩序相当混乱,地痞流氓、各股恶势力到处为非作歹,各据一方。城内居民不敢上街,乡村农民不敢进城,商店不敢开门营业。为巩固根据地,维护社会治安,谢升标贴出“安民告示”,并派人敲锣喊话,警告扰乱社会治安、敲诈勒索的地痞流氓,社会恶势力必须改邪归正,从此安分守已,不得胡作非为,否则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又发出通知,动员工商界投入正常的生产和经营,由部队给以保护,动员当地原区长、保长出面维持社会治安。区、保长们因为有谢司令支持,胆量也壮了不少,站出来说话。整个张渚镇的社会治安也因此有了很大的转变,老百姓渐渐恢复了正常生活。
1938年3月,徐州会战前夕,日寇进逼溧阳,时任苏、浙、皖少将游击司令的谢升标在赴屯溪向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薛岳请示机宜后,为配合野战59师、60师与日寇正面的作战,率部于广德凤凰岭、金鸡山一带出击敌后。18日,部队在运动中与敌遭遇,地势极为不利,敌据山巅枪炮齐下。此时,日寇在我59师和60师的强大攻势下,唯剩下金鸡山一带的退路,一于是孤注一掷,疯狂突围,对担任夹击任务的谢部形成反包围。谢升标沉着应敌,坚守待援,为占领有利地形,率部仰攻,不幸被日炮弹击中阵亡,时年35岁。谢升标牺牲后,其遗体被护送至金鸡岭。由太华乡大涧村村长汪荣生张罗,用广德式厚棺入殓,在“兴福庵”前200米处的竹园里落葬,与青山翠竹同眠。谢部副司令吴保恒主持了追悼会,当地军民上千人参加了大会,战士们鸣枪致哀。
对于谢升标在抗日战场上的光荣牺牲,各地报纸纷纷作了报道,消息也传到了他的家乡临海。1938年4月25日下午2时,临海县抗日自卫委员会及各界人士,为谢升标在抗日战场上阵亡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谢升标家属,所在部队代表和 1000多民众参加公祭,沉痛悼念抗日英雄谢升标司令。白衣如雪,白花如云,各界人士纷纷携来挽联,表达对谢升标为国捐躯的敬意和哀思:
县妇女会的挽联写道:“壮志贯河山英雄为国捐躯足使倭奴战栗;精忠昭明勇士留名就义尤堪薄海同钦。”
敬一小学挽联书石达开语云:“我志未酬人亦若,东南到处有啼痕。”
回浦中学的挽联是“杀敌著奇功锡略翻新智勇群推谢幼度;成仁悲此日风云变色梦魂合伴戚南塘。”
还有部队官兵的挽联书:“未逐倭寇弹尽援绝浴血千秋含愤激;已捐身躯殉国取义流风万古颂忠贞”。
谢升标所在部队的长官战友纷纷致信谢妻娄氏,述说谢司令英雄牺牲的经过,表示了深切的哀悼慰问。1939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追赠谢升标为中将,向家属发放了抚恤金 2000元。1988年 5月 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谢升标将军为“革命烈士”。2000年,谢升标遗骨移葬于临海烈士墓。
谢升标烈士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每天一位英雄。昨天回顾:悲壮中山舰,被撤三门大炮还击落两架敌机,最后舰长跟它一起沉江黄启东烈士 明天预告:韩明柱烈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