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顾:“挺曹派”背后的人物群像
“曹操墓”考古队领队潘伟斌:“没有质疑就不正常了”
潘伟斌 1969年生,西北大学考古系毕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曹操高陵墓葬考古队领队,从事考古工作20余年。现任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东汉大墓的考古领队、队长。2010年被评为“感动安阳”2009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真正推断出西高穴墓主人的是发掘队,今天看来,考古发掘队领队的位置似乎并不好坐。
西北大学毕业的潘伟斌,一直从事田野发掘和研究,曾负责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沿线文物的调查、文物保护方案的编制、安阳固岸北朝墓地等许多考古项目的考古发掘工作。
虽然他所主持的西高穴墓发掘也入选了2009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他本人也被评为“感动安阳十大人物”,但争议从宣布之后,一直未断,矛头也直接指向潘伟斌。
“没有质疑就不正常了”
本报记者第一次见潘伟斌,是在西高穴墓地现场,现场外几十名记者围在一起,当时潘伟斌带领其他人员进入发掘现场引起在场记者的不满,大家聚在一起,决定一起堵住潘伟斌。
潘伟斌从墓地出来,立刻被记者裹挟着到了墓地旁边的会议室里。电视台的灯光师将光聚焦在潘伟斌的脸上,显得有些诡异。这个发布会时间很短,潘伟斌说,“质疑应该有的,没有工作就该不正常了,我们欢迎大家多发表议论,多发表见解,我是欢迎百家争鸣。”话音刚落,他又强调这就是曹操墓,谁不信可以自己亲自到墓里看一看,然后就离开了。一个记者拉着潘,一直重复一句话,您不是说,谁不信就可以看一看吗?我不信,我要看。
潘伟斌并没有回应,上了一辆车,一溜烟的离开了。
“72疑冢传说是穿凿附会”
次日,潘伟斌出现在郑州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带领的专家团队坐成一排。
潘伟斌积极回答记者的提问,数次抢过专家的话头,有人制止,他都忘记理会。他回答某些网上的质疑时,人都显得有些激动。
潘伟斌的变化还表现在他的博客上。他的博客建立是在北京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天,也是2009年的最后一天。第一篇文章标题是《曹操72疑冢传说纯粹是穿凿附会》,当时曹操墓72疑冢众说纷纭,河北邯郸、磁县等地都在争夺曹操墓。随后他还公布了自己的两个电子邮箱--欢迎大家赐教,共同研究学习。
“力战”闫沛东,回答60问
此后,一段时间潘伟斌少有发帖。自从2010年7月,网上流传着闫沛东对安阳“曹操墓”提出的60问,潘伟斌开始在博客上发力,为了以正视听,在此逐一作答,还称之为闫沛东先生。
“苏州”会议之后,闫沛东将矛头直指考古队作假。潘伟斌的博客内容也发生了变化,除了声明和回应之外,他还转载国内学者挺曹的文章,发帖频率也开始变快,最多的一天发了八条。
在网友们看来,潘伟斌在这段时间发力旨在夺取宣传阵地。从网友的留言看来,效果不错,挺潘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在闫沛东四大身份被质疑之后。
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杨宝成看来,潘也陷入了漩涡,“闫沛东出示一条证据,潘伟斌就要回应一次,岂不是很被动。”
安阳安丰乡“土博士”龙振山:
被指参与造假
龙振山在展示他收藏的文物。
龙振山 安阳安丰乡渔阳村人,是一个民间的考古爱好者,被称为“土博士”。 1998年,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从砖厂起土上发现一块墓志,就是为后来确认曹操墓提供重要依据的鲁潜墓志。
龙振山玩了一辈子的文物,没想到被闫沛东安上造假的名号。现年65岁的龙振山曾是安阳安丰乡渔阳村人,头发已经花白。
他的家距离西高穴村,大约3公里不到的距离。漳河南岸的渔阳村,具有6000多年历史,村子占地4平方公里,全村1000多户人家。
家里建“民间博物馆”
龙振山在当地的名号是个“土博士”,30多年前,他开始在村里及其附近地带,陆陆续续收集那些从地里刨出来的古物,并整整持续了35年,在他家的四合院西厢房内建成了一个民间博物馆。
藏品已多达1000多件,包括铜器、石器、陶器、瓷器等,文物年代也从仰韶文化时期一直持续到近现代。“可以说历朝历代的文物都有,从仰韶文化到夏商周、两汉直至元清时期,主要都是民用器物”。
他的私人博物馆不收门票,门口的捐献箱内,你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心意,以支持他的文物事业。
发论文分析“鲁潜墓志”
龙振山和“曹操”的结缘应该追溯到1998年。龙振山曾经在《华夏考古》杂志上发表过一篇论文,通过分析《鲁潜墓志》,断定曹操墓应该就在西高穴村附近。1998年,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的砖瓦厂取土处发现了《鲁潜墓志》,《鲁潜墓志》清楚地记载了曹操墓的具体位置。
龙振山在取得拓片之后,找人和他一起丈量,他计算的墓地,在西高穴墓地的西北方向,相隔也就五六百米远。这是去年他最得意的地方,也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去年新闻媒体记者赶往西高穴墓地发掘现场,现场有选择性地让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进入,大批记者被阻止门外。记者们听说渔阳村有个土博士,纷纷赶到他家采访。让记者高兴的是他家还有一些与“曹操墓”相关画像石的拓片。
龙振山说,这是他在安阳县安丰乡派出所拓的,因为他在当地文物界的名气,所以才被允许。
河南省文物局原局长、安阳市文化顾问常俭传:
“这就是曹操墓,根本不用质疑”
常俭传 曾担任过河南省文物局局长,安阳市文化顾问。曾给安阳市市长写信,寻求安阳市政府对发掘曹操墓的支持。
2009年12月30日,西高穴墓发掘现场大门外,大批记者被拒,一个带着皮帽的老人在众人的围簇下从发掘现场走出门外。他便是常俭传,原河南省文物局局长,安阳市政府顾问。
面对着镜头,常俭传他竖起食指,斩钉截铁地说:“这就是曹操墓,根本不用质疑。”
显然,这样的一句话不能满足记者,他走一步,记者跟一步,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常俭传走进了路边的一个简易厕所,围追的记者只好守在厕所之外。
河南需要一座帝王墓
时间回到4年前。媒体报道,安阳市殷墟申遗刚刚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现场考察,忙碌的常俭传闲了下来,他开始琢磨寻找曹操墓的事。这位退休仍不“安分”的局长一直将在河南找到帝王墓作为一生的心愿。河南是文化历史大省,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却远不如陕西,“说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篮子里却没有东西。”在常俭传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河南没有“挂帅的东西”。
对一个文物官员来说,考古失败风险是很大的,可能会被扣上“好出风头、冒险”的帽子,并要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常俭传带着这个遗憾退休,但仍不死心。
给市长写信寻求支持
2008年12月12日,上午10点,曹操墓发掘工地现场。常俭传站在桌前拿着扩音器:“我们今天来挖这个墓,我们是来抢救你的,保护来了。我们再不保护这个墓就被盗光了,你如果有在天之灵的话,你保佑我们发掘成功,能给我们留一点东西,证明是你的墓,这样的话你就可以造福给子孙后代,子孙后代就会永远地怀念你。”
虽然内心认定了这是曹操墓,常俭传并不知道墓葬中还有什么文物。为了发掘西高穴墓葬,时任安阳市文化顾问的常俭传给安阳市市长写了一封信,寻求安阳市政府对发掘曹操墓的支持:发掘失误,常俭传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向安阳市委市政府做出深刻的检查,并且在安阳电视台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
挖出石牌,彻夜未眠
2009年11月8日,曹操墓发掘出土了“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石牌,亲眼发现这块石牌的是尚金山,曾参与广州南越王宫署发掘工作长达7年。为了证实这一消息,本报记者和广州日报两位记者一同在发掘工地找到了尚金山。
那天天微亮,赶在出工之前的半个小时,见面的地点在值班室内。尚金山向本报和广州日报记者出示了他的考古日志,上面记录:“2009年11月8日,扰土里发现残缺石牌,残长9。5/8。3厘米,宽3厘米,厚0。6厘米,上面有一圆孔,上有洞环链,正面刻有‘魏武王常所用’字样,发现地点距前室西壁3。75米,距南壁1。4米。”
石牌裂成了两片,另一片是在两天后才被找到的。听到这个消息常俭传彻夜未眠,真是谢天谢地。
村主任徐焕朝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12月22日挖到的59枚小牌,石牌是记录曹操墓随葬物品的账单,考古上叫“遣册”。根据这些石牌,去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公布了对曹操高陵的确认成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