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考点:怎么看一些扶贫村成为了某些村官贪污犯罪的重灾区?
俗话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有少部分领导的的工作标杆。扶贫村成村官贪污犯罪的重灾区,基础的百姓都是受害者,打击腐败官员,势在必行! 然而越是贫困的地区,相对来说,物质,人员都是缺乏的,但是稍有权力的“村官”就会用手中的权力,私自占有他人的的物质,于是就产生了腐败的现象,久而言之的,必然造成了两极的分化,使得穷人越穷,富人越富,演变成恶性循环。穷乡僻壤,对于那里的百姓来说,一方面,解决温饱问题都来不及,哪里还会去关心政策怎么样?更不知道,上访之路有多艰辛。另一方面,很多农民百姓,大字都不识几个,文化水平比较低,会写自己的名字就不错了。哪里会很“村官”玩文字游戏呢。
另外,贫困村的教育水平肯定是不高的,大部分在村的村民不是农民,就是农村妇女。他们不擅长反抗,也没有反抗的意识,而且到底该怎么反抗的法律途径和程序都可能不知道。因此,这些群体在贫困乡村成了官员最好压榨的对象,且不说他们很乖,而且他们非常容易满足,只要不受到太大的压迫,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他们都是不会反抗的。
大家其实看看周围,无论大小城市还是贫困村,都有这样的特点,只是程度不同,还有满足的额度有所不同。虽然在大城市不乏高素质人才也不乏正规的举报制度,但是真的去举报的而且有效的又有多少。
那么,我们的村民是否有维权意识?又是否有维权途径?维权途径是否畅通?那些传说中因维权受伤的村民是否是真的?如何减少这种令人心酸的受害?答案显而易见,少数有意识罢了,有途径也少有人知道,知道也少有人使用,自然是有所说的现象,毕竟我们不能否认恶的存在,但是后续呢,吸取教训,或许,我们该反思。这个世界有阳光,国家也在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但总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那些地方,更需要关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