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关于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第二产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就加剧了能源紧缺的问题。近几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技术的成熟给能源与动力工程节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不仅有利于能源行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张祖进步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文章中,笔者首先分析了能源与动力工程节能技术的重要性;其次,简要的介绍了我国现阶段的能源使用层次结构;最后,提出了节能技术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中应用的若干建议,以供参考。/6/view-10776087.htm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节能技术;应用
引言
能源的开发利用的确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对提高我国经济水平和物质条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能源利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却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空气、气候等自然环境急速恶化,不仅使当代人的生活水平受到的影响,同时也损害了后代的生存权益。此外,不可再生能源不断消耗,资源紧缺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由此可见,在现阶段开展能源与动力工程节能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动力工程领域主要是围绕能源的转换和利用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减少污染。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尤其是新能源开发技术的不断成熟,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的能源而言,借助于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另一方面对于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又需要不断进取推陈出新,丰富我国的能源消费市场并积极地寻求转变。根据国土资源部门发布的相关数据可知,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三种主要能源储量并不多,再加之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的可开采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5%、5%和11%。而且我国目前的人均GDP正处于1000-3000美元的资源消耗期,这个阶段重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当经济转型完成后又需要用到更多的石油资源来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因此,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中落实节能技术已经十分迫切,需要业界和学界加大研究的力度。
二、能源?c动力工程节能技术的应用
(一)改造煤炭利用方式
我国富煤贫油的现象一直较为突出,煤炭在我国的生产生活中总占比超过了七成。煤炭作为一种储量丰富且价格较为低廉的能源,的却是我国工业发展阶段的不二选择。但是煤炭同样是一种高污染的自然资源,其燃烧后会生产大量的残渣,而排放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应用中,首先就需要改造煤炭资源的利用方式。比如在煤炭资源开采之处就进行脱硫处理,这种技术能够使煤炭进行充分地燃烧并且极大地降低了废气的排放。除此之外,为了改善其污染问题还需要能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积极主动的承担社会责任。笔者建议,企业可以开发一套完善的工业三废回收处理系统,对煤炭开发利用中造成的污染物变废为宝。这样一来既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收入,同时也缓解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
(二)缓解石油短缺现状
石油向来被成为工业的血液,其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而反观我国的石油储量却捉襟见肘,完全不能满足当代大规模生产的需求。近几年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不断加强,在部分能源消耗领域逐渐开始用石油来代替煤炭。然而石油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大量的使用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而且也使其存量逐渐减少。前文也曾提到过,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石油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这就给能源与动力工程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节能技术应用上就需要大胆的创新,以开源节流的原则来缓解目前石油短缺的现状。首先是利用现代化学技术制造代替品,比如可以从秸秆等作物中提取出乙醇和甲醇,这两种化学物质同样具有较高的能源价值。除此之外,提高采油及石油产品的制造工艺也是行之有效的对策之一。先进的采油工艺能够提高石油的采出率,而对原油加工处理过程中也可以生产出更多元的产品,提高石油的利用率。
(三)开发可再生新能源
对于绿色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不仅是当今社会的趋势,也是能源紧缺环境下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的研究,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相继涌现,给新能源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幅员辽阔具有较大的可再生能源开采价值,比如在西部地区人迹罕至,其气候不仅多风而且土地资源也较为富余。此外我国的地质地貌呈现出阶梯式的结构,黄河长江流域均有较大的水流落差,以三峡大坝为代表的水电站在我国能源供应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而且我国又地处中低纬度,大部分地区都拥有充足的日照时长,用于发展太阳能也是较好的选择之一。笔者建议,企业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肖鹏,王冬.浅谈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4):1804-1805.
唐管财.关于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分析.化工管理,2017(06):134.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