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39715 发表于 2018-8-24 17:10:29

2018浅谈对少数民族文化存在与保护的探讨

  摘 要: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与活力的源泉。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是,在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少,整个民族文化有效传承和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任重道远。
   关键词: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
  
   一、民族文化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在文化资源方面的相互影响与交融日益加剧,中国乃至全世界越来越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1972 年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9 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书》、2001 年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3 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等。
   目前,云南省于2000年出台《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专门地方性法规,该法规对云南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保护措施。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也制定了各种地方性法规,以大理、丽江为例,这几年制定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07年)、《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古城保护建设管理暂行办法》(1988年)、《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1994年)、《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巴文化保护条例》(2001年)等。这些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出台对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建立和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论文代写 http://
   二、民族文化保护的措施与成效
   1、大理州民族文化保护的措施及成效
   在响应云南省“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大理白族自治州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提出要保持独有文化(南诏大理国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大理石文化),继承特色文化(三道茶文化、民族建筑、服饰、饮食、民间文学艺术文化以及石窟文化),在此基础上将以白族文化为特征的优秀民族文化加以弘扬,使“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的大理风光更富文化内涵。随着大理特色民族文化的发展,文化产业也相应发展,两年来,产值及固定资产增加约3倍,旅游业人数及产值翻了一番。
   在学术机构和民间组织方面,大理州在1986年成立了大理州彝学学会。该学会自成立以来,发展了近1700名会员,形成了老中青、各界别多专业人员构成的梯次结构班子。学会在挖掘、整理、保护、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编辑出版了《南诏的辉煌———南诏彝王大殿开光祭祖大典记》、《大理彝族民间故事》、《大理彝学研究》等书籍,积极参与《中国彝族通史》、《楚雄彝族毕摩经》编纂工作等。2001年2月,直属于大理州人民政府的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所正式成立,结束了白族研究长期处于依靠民间组织和各自为阵的散、乱状态,白族文化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编纂了一系列丛书,目前研究所按照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领导指示,积极着手《大理文化通志》编纂的前期工作;在白族语言的保护上,各级政府以及国外的研究机构和专家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大理白族自治州明确规定了在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小学应实行双语教学。2006年7月,大理州汉文、白文对照小学语文一至三年级语文教材出齐,初步奠定了白汉双语教材系列的基础。现在大理州许多县、乡、镇的小学一至三年级都开设了白汉双语教学,其中剑川县的双语教学尤其出色,这与当地政府的重视以及国外专家、研究机构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在省、州、县各级领导、各部门的支持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助下,剑川县于1986年开始在甸南乡西中小学开展白汉双语文教学实验工作,铺开了以西中小学为主、甸南乡的海虹小学和永丰小学为辅的一系列试验工作。另外,大理师专于1996年开办了白文班,让学生通过语文去认识白族文化,并掌握双语文教学规律,包括白语的语音、语法以及白语、汉语和白语、英语之间的语言比较。确实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后到民族地区开展教学提供了最实用的工具。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白汉双语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白语地区群众文化学习、民间艺人搜集和白族文艺作品创作工作均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一些国外语言学专家也参与到白汉双语教学和研究中去。代写论文 http://
   2、丽江市民族文化保护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丽江市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的资源主要有旅游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能资源,其中民族文化是重要的旅游开发资源,所以丽江一开始就走出了一条以“开发促保护”的道路。丽江古城是一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镇,自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共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用于古城保护和管理,其中近3亿元直接用于对古城的维护和修缮。这些投资所产生的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就是推动了丽江旅游产业的发展。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合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关系民族文化血脉的传承,关系民族文化根基的稳固,关系先进文化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云南丽江自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来,探索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创造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旅游产业发展双赢的“丽江模式”,走出了一条以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为主要手段,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丽江模式”不仅为困惑许多地方的古城保护事业探索了新路,也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示范。如以纳西古乐、《蓝月亮》、《丽水金沙》为代表的民族歌舞享誉海内外;《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丽江地区民族志》等一批民族图书受到了学术界好评和群众的欢迎;纳西族《纳西情歌》获全国民族民间舞蹈乐优秀节目奖等充分展示和宣传了丽江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丽江民族文化保护,另一个重点是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保护。2001年3月10日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1年6月1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批准了《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巴文化保护条例》。2005年12月2日颁布了《云南省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并于2006年1月1日实施。1981年成立了东巴文化研究院,20多年来,立足保护和抢救珍贵民族文化资源,在做好东巴古籍收集、翻译、整理的同时,始终注重东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使纳西东巴文化得到较好的保护,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三、小结
   总体而言,大理、丽江在民族文化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措施来保护,使得该地区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得以保存,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得以弘扬。国家主席胡锦涛曾讲过:“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画卷,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族人民创造的丰富的文化都是这座殿堂的瑰宝。”可见,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件有价值和意义的事。从大丽铁路地区的两个州市的文化保护措施与成效来看,这一表述是深得人心的,人们也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参考文献:代写论文 http://

  张公瑾.语言的文化生态.民族语文,2001
  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走向.民族研究,2006
  王耀芬,和跃.纳西语使用现状及其维护.科技创新导报,2008
中国 论文 联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浅谈对少数民族文化存在与保护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