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4319 发表于 2018-8-24 16:06:02

2018公共艺术观念探讨

  摘要:本文以传统美学理念为切入点,论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对中西方传统关学观念的传承,强调西方羡学观念的核在于形式论,而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说、格调说和气韵说占主导。
  关键词:美学;公共艺术;西方美学;中国传统美学
  1.传统美学观念
  1.1表理论
  美是一种直觉,直觉就是表现,纯粹的直觉获得纯粹的表现,直觉是具有特殊的目标知觉,是一般意志的实践转化为道德活动。因此,美既不是有用的,也不是愉悦的或者真善的。
  1.2朦胧论
  认为美是一种朦胧的清晰、模糊的明确、似是而非、不似之似、似而不似的直觉感受。美的理论是凭直觉中的感受,美中含有一定成份的真与善,但是美的事物特别是形式美,当美达到相对的审美标准时,具有一定虚假和丑恶成份的事物仍然觉得美。
  1.3幻觉论
  美是观念的外观(das Scheiene der Idee)。这一定义,部分是形而上学的,部分是实在主义的。美,依赖于这些第二性的质的组合,因此,美不能存在于外在世界真实的物理对象之中。
  1.4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Freud)及其许多门徒初创并发展了精神分析美学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理的主要定义是怎样从永恒的冲突的观念出发,再进一步,这一压抑的行为又是怎样在无意识当中创造出一个观念相冲动的体系。这一体系,从人格的其他部分孤立出来,术语上称情结(complex) 。
  1.5体验论
  近代科学美学创立者费希纳,把关于美的科学当作普通心理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他所开创科研理论,是把实验的方法介绍到美学中来,就是一种从下而上(von Unten)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他用这一方法来代替旧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即从上而下(von Unten)的哲学方法。
  1.6移情论
  对于这一特别生动的美感经验近年来多数哲学家都称之为移情(Einfuhlung )所作的还不够成功的解释,不是在《小宇宙》中找到的,而是在《德国美学史》中找到的。在这本书中,作者批评了赫尔德的极其类似的看法。在赫尔德方面,曾经以炽烈的想象的热情维护过内在生命的自由而又完整的表现。作者告诉我们,这一过程是建立在观念多样化的联想或回忆上面的。
  1.7现象学论
  只从事于现象(phanomene)的描述,只关心显现在知觉中的对象,而完全不管对它们在因果上的说明。它抓住对象本质的内在特性。所采用的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中抓住每一个对象的一般特性。象这样所显示出来的事物的内在基本特征。
  1.8完形心理学美学论
  完形心理学美学是当代西方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他通过对音乐曲调的研究,认为音乐绝非仅仅是曲调音响的总和,音乐中的曲调旋律除了一系列的音响外还有别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格式塔特质。
  2.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西方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2.1模仿说
  古希腊美学家认为:艺术就是模仿自然。准确地说,就是艺术是模仿自然、社会和现实。依据模仿论的美学观,艺术品的审美判断标准就直接取决于模仿的真实与否,这样艺术家的创造力就大大削弱。
  如今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很多设计作品就是这种对生活和现实的再现,特别体现的城市雕塑上。
  2.2表现说
  艺术表现论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表现,艺术的本质也在于情感的表现。
  所谓艺术的表现论,主要指:艺术家作为个体感情的存在,强调艺术的目的仅仅只是表现个体独特的、微妙的、难以言说和不可重复的感性体验。而产生与人类心灵之中的情感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冲动,只能借助外在的形式把感情表达出来,成为可以观照,可以感受的东西。
  2.3形式说
  形式之于艺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艺术而言,反映现实生活也好,表现主观感情也好,都必须纳人一定的审美形式,才能成其为艺术。艺术的形式性就是认为形式构成了艺术之最根本的特征。
  对形式的认识,后来逐渐发展为有意味的形式。
  具体显现为:对称与均衡;反复与节奏;多样与统一。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通过对交通的组织、用地功能的分区、各种公共设施的配套、绿色环境的开发、街景形象的塑造、特色环境的创造、城市天际线的表现,把城市的各种环境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从形态、功能、人的行为心理等各个方面,使景观组群由无序变为有序,使城市的景观环境得以发展和完善。
  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创作中必须把握好组织与被组织的关系,在制约中寻找自我,使设计师更客观地对待创作的客体,进人无模式的境界之中,再自由地走出来。这样创作出来的客体不会与其他的城市公共设计雷同,不会是随便从别处抄来,也不能随便搬到他处,而是特定环境中的特殊表现。
  3.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3.1意境说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观念。
  意,指创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主观思想感情。
  境,指创作者对客观形态的描绘与刻画。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写实,不是自然主义的描绘对象具体的形态,要求达到内在精神的神思,强调似与不似之间,现代画家齐白石说: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象用在似与不似之内。
  ; 当今,许多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继承了意境说美学特点,尤其是雕塑作品。
  3.2格调说
  中国传统美学往往强调虚实相生、以简就繁、计白当黑,妙在无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城市公共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的对象是构成人类生存的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这就需要设计师对其进行总体的综合的规划与设计,首先要注意协调各对象之间的关系,协调各要素之间的虚与实,简与繁的关系。
  3.3气韵说
  气,本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概念,指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韵,本指和谐的声音。气构成事物,韵则决定事物的雅与俗,高与低,美与丑。气韵,就是说,具有高雅气质的人才能做出高雅的艺术品。
  中国古代美学重神而轻形,这种美学理念直接影响当代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雕塑和城市水体设计时,往往追求一种意境。如由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等单位合力完成的奥林匹克公园,主要创意是整个设计像荷花在荷塘中繁茂生长一样。运动员、裁判员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好比被荷叶呵护的水中和水面上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中央的步行区域和必要的交通设施是关键。整个设计弱化了具体形态的描绘,极力营造出一种荷塘意境。
  4.小结
  本文重点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美学传承进行概述:
  4.1以传统美学理念为切人点,首先阐述传统美学观念,解决什么是美?什么是美学等问题;
  4.2论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对西方传统美学观念的传承,强调西方美学观念的核心在于形式论;
  4.3论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的传承,中国传统美学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重点从意境说、格调说和气韵说三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公共艺术观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