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7264 发表于 2018-8-24 15:19:57

2018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与政府扶持

  摘要:特色发展是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发展中也遇到了诸如资金短缺、评价标准单一、相关政策难落实等外部困难,建议政府从公共财政扶持、完善落实配套政策和加强引导与规划三个方面对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予以扶持。
  关键词:民办高校;特色发展;政府扶持
  《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现有民办高校718所(含独立学院292所),在校生已达557.52万人,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院校吸引了大量的社会和个人的办学资金,节约了财政投入,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适龄入学人口减少、公办学校扩招以及境外教育资源的涌入,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已经大为缓解,民办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空间逐步缩小。民办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获得更大发展,应以提供优质特色的教育产品为基础,实现错位竞争,走特色发展之路。
  一、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状况
  1.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民办高校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多方面入手,突出办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在优质特色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1年,北京城市学院、河北金融学院、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和西京学院5所民办高校都获得了研究生招生培养资格;山东英才学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设立了全国高校中唯一的发明班,已取得100多项发明专利;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努力打造特色学科专业,在辽宁省教育厅公布的2012年、2013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5个专业均列辽宁省高校前三名。办学14年来,该校已累计为社会培养近3万名IT相关专业毕业生,学校已成为大连市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辽宁何氏医学院开展了多项公益活动,截至2013年已经免费检查、救治人数近130万人,并为78000余人实施了白内障手术,共减免检查费、手术费1.6亿元,赢得了社会的认可。
  2.民办高校特色发展需要政府扶持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民办高校在特色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外部困难,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扶持。一方面,学费是民办高校最主要的办学资金来源,仅靠学费收入基本可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但由于缺少特色发展基金,很难进行实验室建设和优势特色学科等的投入。经费短缺制约着民办高校高水平特色发展。另一方面,单一的质量评估标准易使民办高校发展模式向公办高校看齐,逐渐与公办高校趋同,难以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质量标准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此外,《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等多次提出要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等优惠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落实。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流动量大,难以留住高层次、特色化人才。
  二、政府扶持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作用
  1.国家政策、文件等为民办高校特色发展提供机遇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3年12月《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讲话中提到:要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学校,引导民办学校狠抓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特色。支持建立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搭建高水平民办高校示范平台,将一批坚持非营利办学,定位准确、管理规范、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民办高校组织起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树立民办教育的良好形象。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强调,要着力建设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学校。这些政策、文件无疑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为民办高等教育特色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2.政府应对民办高等教育予以扶持
  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民办高校已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事业中的一支生力军,它的存在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和民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减轻了政府办教育的负担。更为重要的是,民办高校在自谋发展的过程中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各行各业实用技术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依靠力量。以辽宁省为例(数据来源于辽宁省教育厅2013年辽宁省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数据),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民办高校及高等教育机构104所,在校生206147人,每年为政府分担教育经费数十亿。辽宁省民办高校拥有法人产权的建筑面积达954.5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930228.23万元。这些资产按照现行法律政策,除了举办者的原始投入外,其余将最终属于社会资产,是公共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对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这种积极性,政府应当予以支持和奖励。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体制机制更有优势。民办高校用人机制灵活,教师聘用不受编制的制约,教职工工资待遇完全自主确定,更容易激发人的内在潜能,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益。在具体经费的使用、分配、学校发展规划等方面,民办高校的自主权都相对大于公办高校,而且民办高校没有庞大的管理层,有较少束缚、较少负担、较少历史包袱,内部管理上更有效率,充满生机和活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能否实现健康、科学和可持续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制度支持。在现有政策体系框架内,寻求政府鼓励和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制度设计,增强各项政策的可操作性并切实加强实施力度,必将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将对公办高校形成一定的影响,促进公办高校的改革与不断进步。
  3.扶持特色发展是政府扶持的最佳选择
  政府要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短期内很难将扶持惠及到每所民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发展的各个层面。而特色发展是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为让政府的扶持更有效,更好地发挥作用,集中优势资源扶持民办高校特色发展,无疑是现阶段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近些年,一些地方政府也通过政策鼓励、资金支持等手段,积极引导和扶持民办高校优质特色发展。如2013年,山东省启动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建设工作,全省共选拔4所高校,每所高校获1000万元资金扶持。并自2014年起,用3年时间,每年遴选20个社会声誉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优势特色专业,每个专业一次性拨付支持经费200万元。2013年,福建省对8所民办高校的17个优势特色专业进行了奖励,按照工学类专业30万元、文史经管类专业10万元的标准,共发放奖励资金390万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与政府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