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西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摘 要:西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既影响着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制约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详细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探索制约其发展的原因以及提出提高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的对策有利于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期发展和国家的繁荣稳定。关键词:民族地区;总量;质量;公共服务供给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在经济、文化及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经济的飞跃、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教育的普及,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在见证着我国的成长。同时,随着经济、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公共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西部民族地区作为中国的重要地区,长久以来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发展一直比较滞后,但是自从1999年11月国家开展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也得到了长足进步。但是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西部民族地区与我国中东部地区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既影响了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又制约了西部民族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一、西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公共服务供给也得到了提高。但是,无论从公共服务供给的质还是从公共服务供给的量来看,与我国其他地区都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1、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现状
教育是立国之本,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教育又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我国对于基础教育历来是十分重视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为9 360、5487万人,2013年民族自治地方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为1 437、77万人,约为全国的15、36%。2012年全国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为7 230、2000万人,2012年民族自治地方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是1 021、47万人,约为全国的14、13%。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其他55个少数民族6岁以上的人口仅占全国6岁以上人口的8、188%,而未上过学的比率却达到了13、534%。接受过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少数民族人口仅占全国接受过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口的5、69%。由此可见,从受教育人数的比率上看,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普及程度都低于我国其他地区。
2、西部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现状
医疗卫生的状况关系到一国居民的健康状况,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尽管国家一直在大力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与建设,但是我国的医疗卫生在世界上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研究表明:在191个成员国当中,中国卫生费用筹资与分配公平性排在倒数第四,被列为筹资最不公平的公家。我国的西部民族地区,由于面积广阔,人口分布相对分散,同时自然环境严峻,公共卫生基础不健全,历来是我国公共卫生的薄弱之处。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汉族15-64岁妇女存活子女数占活产子女数的百分比为98、86%,而少数民族的这个百分比为97、94%,明显低于汉族。并且我国各民族15-64岁妇女存活子女数占活产子女数百分比较低的民族,比如仅有82、72%的独龙族、92、37%的佤族、92、98%的拉祜族94、30%的布朗族等都是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占全国总面积64、2%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医院、卫生院数为1、25万个,而2013年仅重庆市的医院、卫生院数就有1 502个。2013年全国医院床位数为457、86万张,民族自治地方医院以及卫生院床位数为71、87万张。而且,在我国,像优秀的医护人员,先进的医疗仪器,完善的医疗程序等优质医疗资源大多分布在中心大城市,在大城市与小城市、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距都特别的明显。
3、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现状
所谓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国家正常的生活生产,所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石。我国自开展西部大开发以来,完成了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等一系列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12年全国的发电量是50 210、41亿千瓦小时,民族自治地方发电量为8 989、47亿千瓦小时,占全国发电量的17、90%。2013年民族自治地方铁路营业里程2、52万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24、22%。2013年民族地区邮电业务总量是1 526、58亿元,全国邮电业务总量是18 432、24亿元,民族地区占全国的百分比为8、28%。2012年民族自治地方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为8 829个,我国2008年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就达到了172 849个,仅上海市一个地区2008年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就有19 720,比2012年民族自治地方地方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多出10 000多个。由此可见,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不管是质还是量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4、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在积极推进社会保障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良好的社会保障系统能够提升人民的安全感,有利于社会团结稳定,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对于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更是关系到国家统一稳定,人民生活安定的重要举措。社会保障的支出来源是财政,因此,一个地方、国家的财政收入直接关系到当地的社会保障情况。2013年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入为6 101、05亿元,2013年全国的财政收入为129 209、64亿元,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仅为全国的4、72%。2013年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出为17 461、39亿元,2013年全国的财政收入为125 952、97亿元,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支出为全国的13、86%。2012年民族自治地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 012、27万人,同期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4 207、7,民族地区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差不多占到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50%。虽然民族地区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比例很高,但是民族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2014年新疆乌鲁木齐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城市每人每月360元,农村每人每月180元。而上海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城市每人每月570元,农村每人每月430元。由此可见,地区之间社会保障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