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81481 发表于 2018-8-24 12:31:35

2018中国的对外贸易形势与环境研究报告

中国的对外贸易形势与环境研究报告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成就
二十六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1978-2004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9.4%,2004年居世界第七位,2005年将达到15万亿人民币,升至世界第六。我国目前已成为蔬菜、水果、小麦、布、钢铁、化肥、煤炭和水泥等产品的最大生产国,粮食、肉类、煤炭和钢铁等产品的最大消费国。
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1978-2004年间年均增长16.7%。2004年贸易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56倍,由1978年世界第二十六位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8.4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底6100亿美元,今年年底将超过8000亿美元,居全球第二。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贸易增长连续三年超过30%,三年内增长一倍。如果未来几年保持15%年增长速度,2008年有望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2015年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
自1993年以来,我国连续十二年居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首位,主要方式是直接投资。2004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621亿美元,超过亚洲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50%。全球五百强企业中的90%和世界信息技术一百强企业中的80%在中国投资。这些投资使我国制造能力迅速提高,生产规模居全球第四位。目前有172种商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包括农产品、工业制成品、电子产品和一般消费品。其中,激光视盘机、拖拉机和集装箱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钟表(主要是电子表)和收录机占60%以上,显示器、照相机和日用陶瓷占50%以上,彩电、笔记本占40%以上,手机占30%以上。
中国经济成长的特点
中国与近代英国、美国、日本等大国兴起的历程有所不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发展之快、规模之大和影响之深远均无先例,面临的诸多问题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
首先,中国人口众多,美国在二十世纪初成为世界头等经济国家时人口为9000多万,日本在六十年代经济起飞时人口为一亿多。其次,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同。英美兴起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农业国,工业化程度低下。今天的信息产业革命,与当年这些国家兴起的时代有天壤之别。工业化早期工业制成品供不应求,目前国内外市场绝大部分商品供大于求,中国国内70%商品生产过剩。此外,影响程度不同。中国历史上对外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今天中国商品遍布全球,影响波及世界各地。引起了国内外的学术界、商界、政界、舆论界和消费者的关注。
中国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和铺天盖地的中国产品,国外尚未做好准备,感到无所适从,认为中国的发展对现有国际经济次序造成重大改变、冲击和挑战,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和恐慌,甚至出现“中国威胁论”等论调。同时,国内各方面对我国面临的外经贸环境的变化和如何应对国外反应也不够重视,准备不足。一些观点过于乐观,只看到发展的成绩,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我们发展的影响。另一些观点认为对国外依赖程度过大导致了外部环境的问题,对开放持有疑虑。国内相关部门、研究机构和经济学界对如何转变观念树立大国思维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全球经济贸易合作和对外交往工作缺乏系统研究,新形势下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战略思维。
中国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既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机遇,也对现有世界利益的分配格局形成挑战和冲击,引起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高度关注和不安。因此,如何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和中国需要共同面对的新课题,无论是世界其他地区还是中国本身都需要为之做出调整。
中国对国际贸易环境的依赖性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形势下,我国和平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全面化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我国对国际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外部环境对我国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较低,最终消费率由1981年的68%下降到目前的55%,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80%,也低于全球水平。9.5%的GDP增长中,净出口的贡献率为3.6%。加入世贸组织三年多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持续高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外贸依存度2001年为44%,2003年60%,2004年超过7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中国的对外贸易形势与环境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