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公共治理运动对我国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启示
摘要:新公共治理运动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进行一系列改革的运动,它有着与传统的公共行政不同的理论基础、内容和特征。文章在对新公共治理运动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寻求可供我国乡镇事业单位改革鉴戒的经验。 关键词:新公共治理运动;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企业型政府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福利国家”制度带来的困境,都实行了政府改造运动。固然这一改革浪潮在各国的名称不同,但实质上都是将私营企业治理的一整套原理和技术运用于政府部分的公共治理。它对以往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采取了否定和批判的态度,要求建立与以往不同的公共行政模式和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共治理组织。固然西方的新公共治理运动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条件,但是其独特的治理和服务理念对世界任何国家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鉴戒意义。本文试图在对西方公共治理运动的理论基础和特征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挖掘可供当前我国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鉴戒的经验。
一、新公共治理运动的内涵及实质
“新公共治理”是一种国际性的思潮和运动,它起源于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并迅速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新公共治理运动的兴起意味着公共部分治理尤其是政府治理研究领域范式的转变。有如休斯(O Hughes)在《公共行政与治理》一书中所说:“自从8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的公共部分治理已发生了转变,曾经在本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传统公共行政治理的那种刻板(僵化)、层级官僚体制形式逐步转变为一种灵活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治理形式。后者并不是一种改革事务或治理方式的微小变化,而是政府作用以及政府与公民社会关系的一种深刻变化。传统的公共行政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已受到怀疑。新公共治理的采纳意味着公共部分治理领域中新范式的出现。”总体而言,新公共治理具有与传统的公共行政不同的理论基础和特征。
(一)新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
假如说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和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其理论支点的话,那么新公共治理则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治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首先,新公共治理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如从“理性人”(人的行动都是为追求自身的利益,都希看以最小的本钱获得最大利益)的假设中获得政府绩效治理的依据;从公共选择和交易本钱理论中获得政府应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进步服务效益的依据;从本钱―效益对比分析中获得对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界定、丈量和评估的依据等。
其次,新公共治理又从私营治理方法中汲取营养。新公共行政治理以为,私营部分很多治理方式和手段都可为公共部分所借用。如私营部分的组织形式能灵活地适应环境,而不是韦伯所说的僵化的科层制;对产出和结果的高度重视(对私营部分来说,产出就是为了追求利润,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要获取利润就必须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本钱),而不是只管投进,不重产出;人事治理上实现灵活的合同雇佣制和绩效工资制,职员具有较强的活动性,而不是一经录用,永久任职,等等。
总之,新公共治理从私营部分的治理方式出发以为,那些私营部分所成功地运用着的治理方法,如绩效治理、目标治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并非为私营部分所独占,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有部分的治理中。这也奠定了新公共治理运动的独特内涵和改革走向。
(二)新公共治理的特征
新公共治理是个非常庞杂的概念,它既指在当代西方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运动,又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治理理论,同时还指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其名称在西方各国也不尽相同,如在美国则称为“企业家的政府”或“新公共治理”,在英国叫“治理主义”,在其他一些国家又称为“市场导向型公共行政”等等,但它们都具有大体相同的特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