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2404 发表于 2018-8-24 10:07:39

2018公共管理毕业论文-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

成果评审制度产生于集权体制,显然与改革后的体制不相适应。本文的目的是剖析科技成果评审体系的及其根源,探讨适合未来的评价方式。文章先现行科技成果评审体系的特点和各种不同的评审形式(如科技成果鉴定、评奖评审等),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改革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的建议。笔者认为,应当减少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数量,避免各种计划项目、基金项目的重复设置,基本上取消国家社科基金,逐步乃至最终取消科技成果鉴定制度,以更为有效的专利版权制度等来代替它。
一、科技成果、评审和领先、先进:中国特色的科技管理概念
科技成果一词在中国的中出现得极其频繁,最新出台的《科学技术评价(试行)》(2003年9月22日颁布,以下简称评价方法)中也同样使用这个概念。但是,查阅《中国百科大词源》、《实用科学名词术语词典》、《词源》、《辞海》、《科学技术词典》等国内工具书,均找不到对科技成果一词的表述。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科技成果无非是科学技术成果的简称,当然,它应该是指某项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取得的具有价值的结果。据此来看,未经过科研活动,借用甚至剽窃来的结果肯定不是科技成果;同样,虽经过了研究活动,但取得的结果不具有价值也不能被称为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一词在中国的各种场合事实上被泛化地使用,造成了许多不良,也错误地引导着科研活动的方向。许多项目或课题在尚未完成结果鉴定之前就自称为科技成果;各种科技成果鉴定会、报告会、评审会宣传得不亦乐乎,听起来好像并不是某个项目要进行结果鉴定,而是某个科技成果正在做宣传,专家到场是为了替这个成果作宣传,越是有名望的专家到场越是能为这个成果增光,于是不明就里的媒体便一哄而上,结果不是成果的科技成果就真的成了成果。何况,由于存在着评审失败以及评审腐败等诸多因素,即使经过鉴定、评审的项目也并不全是真的科技成果。
国际上通用的与中国特色的科技成果相对应的概念只有项目、技术、专利,而且国外的项目一般都是使用它本身的具体称呼,不使用成果这一层次的统称,中国本来完全应该参照这一做法进行管理。既然科技成果这一概念已经被滥用,中国的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做出规定,慎用以致于取消科技成果一词,用其他更为准确的词来代替。实际上,科技成果这个概念带有很强的行政认可色彩,却不具备任何意义,它与国际上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利、版权概念有着本质的差别。未申请专利、也不受版权保护的中国式科技成果在国际上得不到法律上的承认,这不利于中国参加国际技术贸易与竞争。
科技成果一词与中国管理科研技术开发活动的行政体制有很深的渊源。中国的科技成果评审制度是科技成果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制度是在计划体制下建立的,与计划经济下科技成果的非商品属性相适应。在计划体制下,科研和技术开发计划由政府下达,经费由政府拨付,研究结果归政府所有,由政府负责推广,所以政府必须管理和参加科技成果的评审工作。
评审是另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词,在或其他语言中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词。它具有评价和审定的双重含义,指由国家有关管理机构对取得的成果、成就以及某种资格进行评价、审定并最终给予某种形式的确认。科技评审的组织者一般是国家各级科技管理机构,包括政府机构、非政府的国家基金机构、直属政府的事业单位等,由这些管理机构根据国家的有关管理办法组织或委托专家评审小组对科技项目或成果进行评审。本文分析的主要是科技项目的事后评审。
最早的科技成果评审始于50年代,当时的评审主要采用鉴定的形式。1955年10月31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协调委员会,规定其任务之一是负责鉴定科研成果,这是最早的关于科技成果鉴定的说法。1958年开始大跃进后,科技成果迅猛增长,良莠不齐,在这种情况下,急需建立一套有效的评判标准和方法来辨别科技成果之真伪。当时国家科委开始了科技成果的鉴定工作,并在1959年初步形成工作程序。1961年4月,国务院通过了《新产品、新工艺技术鉴定暂行办法》。1994年国家科委颁布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此文件规定,科技成果鉴定只用于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计划内的技术成果,以及少数科技计划外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换言之,不属于这个范围的科技成果可以评审,但不组织成果鉴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科技成果评审方法体系,其中除了奖励评审外,其他评审形式多是从上述的鉴定制度演变发展而来。
,中国科研单位的课题(项目)来源主要有4类。第一,科技主管部门根据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提出的指令性和指导性课题(项目),称为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内项目,包括各级科技计划和基金项目。其中国家级的科技计划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星火计划、火炬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型中小技术创新基金计划等。各部委、省市也都根据自身重点扶持的情况建立各级科技计划。至于各种基金项目,国家级主要有国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学基金,各省相应也有由省财政拨款建立的省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第二,科研机构与其他部门通过横向联系形成的联合开发课题(项目)。第三,科研机构接受某些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委托进行研究开发的课题(项目)。第四,科研人员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实地调查后自己提出的课题(项目)。
这些课题或项目研究结束后,成果的确认分别有不同的方式。第一,科技计划或者基金项目,属各级财政支持的项目,按照国家的规定必须评审并登记科技成果。其中应用性技术成果必须有科技成果鉴定;而基础性研究成果由于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的形式,其评价本着公开发表,自由评议的原则获得认可,但是执行中还须提供由研究者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做出的评定意见,从而形成了学术委员会的评审。第二,政府或者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结束时,往往采用委托单位组织专家评审或验收的方式。近几年,有少部分项目已经开始由评估中心或国家认可的评估机构来评估验收,通过专业化的评估程序对委托项目进行判断,提供给委托方最后的评估结论,但这种方法还不成熟。第三,某些有重大影响的自由研究项目,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也要进行鉴定或评审。第四,联合开发的课题(项目)按照主要完成单位为第一负责人的原则,由第一负责人申请鉴定或评审。第五,上述各项目在取得一定的评价之后,得由所在单位推荐向各级政府申报奖励,于是评奖的过程中又形成了评奖评审。
目前中国科技管理部门通常用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等概念划分成果级别。这种概念的含义是把科研项目成果与以往科学成果对比,从而评价其创新程度及意义。但是,一项新的科学成果的真正价值不只是体现在它是否比以往科学知识的积累前进了一步,还要看未来它能给学术界、技术经济界和界带来什么创造性效用。而这后一点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证明。可是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奖却规定:所谓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是指主要论著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学术专著出版一年以上,其重要科学结论已为国内外同行所引用或应用。学术成果发表后短短几年里被引用数次,岂能妄称被公认为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一项科学成果发表以后,多数情况下其价值是否在该领域内领先只有经过同行的普遍认可才能定论,而同行们在认可其价值之前往往会展开学术讨论和评价,不同观点、不同发现、不同结论之间的讨论耗时经年,多年讨论后一项成果被推翻之例亦屡见不鲜。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之评语是不能轻易判定的。进一步看,国际学术界评价一项新成果的价值,是由科学家们个体分散和自发地进行的,只有当个体的承认积累到相当数量之后才形成共识,尽管其中可能不同学派仍会有不同看法。这个过程很可能比该成果提出者个人的生命还长。如此来看,中国的许多科研结果公布之后就很快被评审为国际公认的领先或先进成果,其实更大程度上是国内人的自说自话,如果不是借助于行政权力,甚至未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真得到国内学术界的公认。中国的科技成果评奖结论的声望不高,与这种中国特色的评价概念及评价方法有很大关系。
科技成果的管理是科研和技术开发活动的行政管理之重要一环,欲改革科技成果评审的方法和制度,就必须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与管理方法的法制化、国际化,是适应市场经济及国际大环境的必然结果,将知识产权概念引入成果管理,还科技成果的本质属性势在必行。
二、现行的成果评审制度:与
中国现行的科技成果评审形式主要包括:科技成果鉴定及项目验收评审、评奖评审、学术委员会评审等。另外,由于软及科学与科学的特点不同,这两类成果的评审有各自单独的规定,下面一一介绍。
1. 科技成果鉴定
在中国,科技成果鉴定是科技成果的主要评审形式。科技部计划司公布的2001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显示,该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28,448项,其中采用鉴定方式确认的成果数为21,124项,占评价项目数的74.25%,比重很高。根据现行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科技部归口管理、指导和监督全国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管理部门归口管理、监督本地区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监督本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这些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组织鉴定单位)负责组织鉴定,或委托有关单位(以下简称主持鉴定单位)主持鉴定。主要有检测鉴定、会议鉴定和函审鉴定三种形式。采用检测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指定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专业技术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测试,必要时,组织(或主持)鉴定单位可以会同检测机构聘请3至5名同行专家,成立检测鉴定专家小组,提出综合评价意见。采用会议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聘请同行专家7至15人组成鉴定委员会。采用函审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聘请同行专家5至9人组成函审组。参加鉴定的专家由组织鉴定单位从国家科委或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库中遴选。鉴定的程序是,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个人根据任务来源或隶属关系向其主管机关申请鉴定;若符合鉴定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条件,经组织鉴定单位批准,组织或主持鉴定单位将被鉴定科技成果的技术资料送达承担鉴定任务的专家;参加鉴定的专家收到技术资料后进行审查,提出鉴定意见;组织鉴定单位和主持鉴定单位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核,并签署具体意见;经鉴定通过的科技成果,由组织鉴定单位颁发《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在这种科技管理体制下,科技成果之产权归国家所有,不是商品,一经鉴定便向社会公开,任何单位均可无偿使用,科技人员获得的报答与成果的推广无关,通常是由成果完成单位根据成果鉴定给成果完成人员待遇、奖金、职称、晋升等。由于科技人员往往不关心科技成果的开发利用,许多成果通过鉴定、颁发奖励之后就被束之高阁。中国科技人员众多,但科研成果开发利用的情况却相当落后,这种科技管理体制是一个重要原因。科技成果鉴定的目的在于正确判别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应用技术成果来说,得到市场承认的项目才是有意义的、高质量的,市场的接纳也就宣布了它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引入市场竞争才能真正促进这类科技项目水平的提高,而应用型技术成果本身也非常适合于在市场上进行评价。所以,成果鉴定的目的通过市场完全可以完成,而且会完成得更好、更有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单纯的由行政部门组织的鉴定其意义其实相当有限,只不过是满足了科技管理行政部门自身的需要。
这种体制的另一个问题是,科技管理部门既是鉴定的管理者又是鉴定的组织者,同时还是鉴定的监督者,这充分显露出计划的特征──政府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在对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的监督付诸阙如的情况下,从项目审批到项目评审各个环节上的腐败就日益猖獗。此外,这种成果鉴定方式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评审专家的选择,而参与鉴定的专家并不承担任何责任\字号(3){,鉴定的整个过程中都没有监督者存在。在这样的状态下,鉴定的派生利益可能成为参与鉴定者的动力,由此又导致国内普遍存在的所谓学术腐败。
国家计划内项目及基金项目结项后,除了规定要实行鉴定的以外,其余项目都要验收,于是验收评审成为科技成果评审的又一种方式。验收是指由验收单位按计划任务书或所规定的验收标准和进行测试、评价,并做出结论。其一般步骤是,先由项目首席科学家和项目专家组负责课题验收,编写项目结题报告及课题验收报告,会同依托部门向科技部业务主管司提出项目验收申请,然后由科技部组织验收专家小组进行项目验收。由于验收工作是从鉴定发展而来,验收中的专家评审过程大体与鉴定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2. 科技奖励评审
科技奖励评审往往在鉴定或者其它评审的基础上进行。现有的科技奖励体系有官方和民间奖励二个层次,以前者为主,这里的讨论也以政府的科技奖励体系为对象。这个科技奖励体系是一个上下对应的垂直体系,中央层次有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除最后一项的受奖对象是对中国科技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外国组织,其它奖项均为国内科技工作者而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了省一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又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省以下地方政府不再设立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所属各部中仅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公安部和国家安全部设立了部级科学技术奖,其奖励范围是涉及国防和国家安全、不便公开的项目。
根据1999年4月28日通过并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科技部负责科技奖励的评审组织工作,为此专设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其主任委员由科技部部长担任,科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著名科学家及有关专家15至20人为委员。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各个奖项的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下设9个学科评审组,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下设29个专业评审组,负责各自学科(专业)范围内的奖项初评工作,并将初评结果报相应的评审委员会。
科技奖评审对象指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的完成人、完成单位或国家科技奖推荐人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授予对象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技发展中有卓越建树者以及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科学家。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技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完成重大科技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或组织。后三种奖每年奖项总数不超过400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奖程序如下:个人申报-有关部门推荐-奖励办公室形式审查-学科(专业)评审组初评-异议公布-评审委员会复审-奖励委员会决议-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其候选人由推荐产生,遵循逐级上报推荐的原则,申报与推荐相结合。奖励办公室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合格的推荐材料提交相应评审委员会学科(专业)评审组或组织具有评审资格的同行专家进行初评。初评由学科(专业)评审组以会议方式或书面方式进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各评审委员会以会议方式进行评审,记名投票表决产生评审结果,并向奖励委员会提出获奖人选和奖励种类及等级的建议。奖励委员会以会议方式对各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进行审定。
在现行评奖体制下,奖项设立过多,奖励对象分散,单项奖金数额小,这是平均主义观念的产物。奖励因其崇高性与稀缺性而对科学家产生吸引力,奖金额高才会对社会产生力,激励科技工作者向难度大、周期长的项目挑战。的奖励方式对获奖者的激励作用不足,在社会上产生的荣誉导向效果也有限。此外,评奖过程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比如申报和推荐要按行政级别层层上报,一项科技成果若因各种原因在基层单位得不到承认,就失去了参赛机会。前一段时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蒋春暄现象决不是偶然发生的\字号(3){。其实,完全可以进一步放宽推荐人的资格,允许权威性学会组织或著名刊物出版机构推荐参与科研成果评奖者,或制定复合量化标准(如发表的刊物质量、被引用次数达到一定数量等),允许达到这个标准的成果完成者自荐参评。
3. 学术委员会评审
这里讲的学术委员会是指在研究院所、高校、学会等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组织内设立的由教授、专家的代表组成的学术审议机构,其主要职能之一是评审各类科学研究成果。在高等院校里,除校学术委员会以外,还设有院级和系级学术委员会,一般由本单位的一把手兼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的成员相当一部分是单位的中层领导,如高校中的院长、系主任、所长,也有一部分是老教授。这种制度本身是集权体制和审批经济的产物,违反学术发展的规律。教授与教授之间的地位本来应该是平等的,但在行政权力的支持和背书下,学术委员会的存在人为地把教授分为两类,一类(多数人)的命运掌握在另一类(少数人)手中,前一群体中每一位教授的权力利益都要受制于后一群体,从而允许后者垄断支配前者的命运。
即使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均能做到公正,它也缺乏行使权力的能力。因为学术委员会要评审几乎所有学科的成果,而选自每个学科的委员人数非常有限,在隔行如隔山的情况下,只有被评审项目相关学科的少数委员在具体的评审过程中有发言权,多数委员往往是门外汉,所有评审过程易被少数人控制。事实上这种委员会只能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学术委员会下设的分学科委员会没有最终决定权,后者的决议时常被学术委员会所否决。假如院系的分委会起决定性作用,则校级学术委员会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按照目前的科研管理体制,各院校完成的政府各级计划内项目的基础研究成果一般要由校学术委员会出具评价意见书,这是校学术委员会承担的评审功能之一。但是,现实中各单位学术委员会对这种研究成果实际上根本不是认真严格地评审,而是把评审变成了促进该成果通过验收的过程。由做项目的单位出具对项目的评价书,无论如何这个评价书都不会是客观的,因而也没有实际意义,这种形同虚设的评审早就应该取消。
4. 软科学项目评审
自从中国科学院撤消了社会科学部,政府将该部另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后,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只管辖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由于自然科学某些学科的发展已经越出了传统的自然科学边界,而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又不愿意把这些新学科的管理权交给中国社会科学院,于是就在其管辖范围内另设了一个独特的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之间的软科学研究领域。由此在中国的科研管理上出现了自然科学、软科学、社会科学3大领域的界分,这也是中国特色,世界上没有别的国家实行这样的管理模式。在中国,软科学研究是指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和论证手段,研究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课题。
目前,科技部归口管理全国的软科学研究,其政策体改司软科学处为软科学研究管理的具体执行机构,各级政府机构相应设有软科学管理机构。软科学成果评审由各级软科学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和标准,对软科学成果的质量、水平等进行审查、评价,并做出相应结论。其评审程序与管理方式与鉴定相似,只是在具体的评审标准和评审时侧重考查的指标方面,由于软科学自身的特点而有所不同。
由于软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各种社会发展问题,其成果主要是一些咨询意见或政策备选方案,这些成果是否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要由政府有关部门或经济部门来判断,而不应当只由同行内的学者专家从学术角度判断。所以,从其特性考虑,软科学研究成果的评审应以政策被采纳的部门或委托咨询机构评审并奖励,而不必由科研管理部门自行评审,政府不必再设软科学方面的评审。
5. 社会科学评审
目前社会科学界尚没有一个关于社会科学项目评价的条例,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项目结项都采用鉴定的办法。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刚出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鉴定结项办法》,对2000年以来立项的院重大课题的结项鉴定工作做出规定。其程序包括:重大课题的成果定稿后由课题主持人向所在研究所提出召开课题结项报告会申请,经研究所同意并由所科研处组织课题结项报告会;报告会后由研究所向社科院科研局提出鉴定结项申请,科研局组织成果鉴定,核定成果鉴定等级,并将结果报院里审批;科研局公布课题最终结项结论,下达院重大课题结项证书或院重大课题终止通知书。按此办法,一项课题结项实际上要分别举行结项报告会和专家鉴定会。前者邀请研究所内外同行专家、所学术委员、院科研局和财计局的有关人员,报告内容包括研究概况、成果主要内容、成果在学术上的贡献和创新等,报告会上要求有质询程序。后一个会由院科研局主持,请专家就课题成果进行评议和鉴定。
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是对于一个问题的研究结论可以多种多样,百家争鸣,一个结论是否正确或可行,要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进行检验,绝非一个鉴定会或几位到会学者就能断言并辨明其成果等级或优劣,何况在这种鉴定会上很可能会得出主观的、不负责任、迎合某些意图的鉴定结论。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鉴定可以取消。如果课题属于基础研究,可利用其发行量、引用次数、发表或录入的刊物等级以及同行评价等作为学术评价的辅助手段;如果课题属于应用类研究,则应由应用者来评价。
三、应当如何改革现行的项目评审制度
1. 逐步减少乃至最终取消评审,对不同的科技项目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评审并非评价科技项目唯一可行的方式,也不是最有效的方式。评审本身属于有目的、有组织地在短期内强制性地对某项结果做出评价,由于其人为性、短期性、强制性,所以并不适合所有类型项目的评价。一个真正的成果必然会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或市场的承认,无需官方组织的评审;相反,由政府部门介入的评审过程未必能评出真正的成果。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从来不组织什么由政府机构参与的层层上报的科技成果评审,这丝毫不妨碍各国的研究和学术成果。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的科研成果评审制度源于集权体制下政府包揽一切、控制一切、决定一切的管理需要,改革20多年了,却从未触动这种科研管理制度,以至于到现在这种落后的管理和制度依然如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腐败日益泛滥的情况下,现实证明,多一种政府机构参与的评审就可能多一种寻租的机会,如此则评审的正当性就更成了。在一些情况下,组织评审可能会成为有关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里某些人获取不当利益或学术圈某些人瓜分学术研究资源的途径,这些人为了从中上下其手会千方百计地维持这种评审制度。
严格控制评审的数量直至取消评审这一方式势在必行。科技部最近颁布的《评价办法》也开始考虑到这一问题。欲逐步乃至最终取消评审,代之以更为有效的评价制度,应该考虑包括以下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当逐步乃至最终取消科技成果鉴定制度。这是中国科技成果评审的主要形式,它只适用于评价政府科技计划的结果。在市场条件下科技开发项目结果的评价完全不必依赖于上述的鉴定形式。从科研的趋势、成果推广的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化、成果保护各个方面来看,科技成果鉴定制度是早晚要取消的,何况它还助长了学术腐败。随着经济的市场化,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大量科研活动尤其是应用性技术的研发将主要由企业推动支持,政府组织的各类科技计划不应该仍然占据主要地位。评价应用性科技项目结果的目的是转化推广,必须为推广应用者提供切实可信的专家意见,而不是为满足主管科技的政府部门文档管理的需要走过场,现行的鉴定制度只提供过于简单又十分抽象的鉴定结论,并不能满足对应用性科技成果评估的专业性需要。上述鉴定制度切断了科研与技术开发之间的必要衔接,只有取消这种制度,让市场机制来评价科研项目的结果,科研人员与科研机构才会真正关心技术开发和面向市场需要的研究课题,才能大大减少科研项目立项和研究过程中的盲目性。从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上述鉴定成果不符合鉴别知识产权的要求,无法获得产权法的保护,申请鉴定方因为担心其知识产权在鉴定过程中或鉴定之后受到侵害,不敢在鉴定会议上提供核心技术细节,因此参与鉴定的专家事实上无法了解关键性,如此鉴定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科研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3大类,对这3类科研项目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基础研究项目的标准应该是学术,其客观依据是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公开发表后被同行学者引用的次数以及是否被国际上权威性文摘所摘录。在一项研究结果尚未获得国内外同行自发的评价之前,政府的科研管理部门匆匆忙忙地找几个专家组织鉴定验收,其实缺乏学术意义上的权威性。这种中国特色的评审结论并不为国际学术界所承认,不过是关起门来孤芳自赏而已。至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项目的评价则应当向专利管理靠拢。中国早在1985年就颁布了《专利法》,专利申请与审查程序比现行的科技成果鉴定办法既科学又有效,也可以减少鉴定过程中的不正之风,中国应该与国际接轨,用专利申请和审查代替应用类科技成果鉴定。为此科技管理部门应该指导研究者申请专利,鼓励获专利权的单位对获得职务发明专利的研究者先给少量物质奖励,专利投入应用后获专利权的单位从所得收益中按比例给与发明人提成,效益越高、贡献越大,个人收益越多。这样的做法与市场经济直接挂钩,不再拘泥于行政性评审的名额限制和奖金分配。以专利管理代替科技成果评审之后,科研人员的注意力就会从关心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国内评审给的国际领先虚衔,变成关心一项获得专利的应用型技术成果能不能带来收益。另外,以著作、电脑软件为形式的科研项目可以用发行量的大小作为其成果的评价依据,这种成果评价方式向版权管理靠拢,以版权费作为智力劳动的主要报酬。而软科学项目则可由委托或采纳项目结论的收益部门根据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之大小给予评价。
2.釜底抽薪──减少政府部门对评审的需要
科技成果评审之所以会在中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科研评价方式,根本原因是科研管理部门依赖于它,计划项目的完成验收需要评审,政府奖励工作也需要评审;一旦政府部门参与的评审成为主要的科研评价方式,连科研机构完成自选课题后也会主动要求上级部门评审,以获得政府部门的承认。要减少乃至取消评审,就必须减少乃至消除政府部门对评审的需要,同时减少政府部门对科研活动的直接控制,这就必然涉及到科技体制改革。
首先,应当加快国有科研院所的民营化步伐。在科研院所国有化的状态下,科研院所与政府是隶属关系;政府的计划项目以指导或指令性计划方式下达到科研院所,经费由政府拨付,项目完成后成果属于政府。这样,政府对国有科研院所的管理就是理所当然的,而国有科研院所也只能通过政府组织的评审结果取得评价和奖励。对科研院所来讲,通过评审、获得奖励的项目越多,下一年度能申请到的经费就越多,因此,为了激励研究人员多申请立项,多数科研院所把政府评审的结果与参与项目研究人员的各种待遇、福利挂钩。正是这种体制本身产生了日益膨胀的对评审的需求,也导致扭曲的评审结果和科研激励机制。假如科研院所是民营机构,政府部门委托科研机构承担研究项目,二者之间就是一种契约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政府部门不能以上级领导的身份对民营科研机构处处约束、发号施令,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机构出面主持项目评审并决定项目成果的等级就不再是公允的安排了,那时会需要由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承担项目评估。
其次,要减少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数量,消除各种计划项目、基金项目的重复设置。目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每年资助的项目有上千个之多,如2003年确定的资助项目中,除、、军事3个单列学科外,其余22个学科的总资助项目数为987项。其实,与科学研究相比,绝大多数社会科学研究并不适合以基金资助形式进行,因为无法在事前或项目完成后的短时期内清晰地判定研究成果本身的价值,因此也不易判断预定目标是否确实实现。此外,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本身不需要多少设备和实验费用,除了进行社会调查之外,其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是查阅资料,许多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在没有多少资助的条件下完成,而通过基金支持提供大量研究经费给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却未必真能在学术上取得重要进展。所以,我们认为可以基本上取消国家社科基金,只保留对考古学、学等极少数学科及社会调查的资助,将国家社科基金改造为国家社科奖励基金,对于成果突出的,给予奖励。自然科学领域的政府资助项目也同样存在着大量的重复设置现象。例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已经设立的资助领域,在863计划、973计划中又重复设立,评审验收则由不同部门管理,互不沟通,有的项目可能既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又申请863或973计划,造成资金浪费。重新构建中国的科技项目管理框架,重新设计科技项目的资助体系和评价体系是减少评审需求的有效方法。
目前政府所设科研奖励看来还需要评审,但可以通过减少奖项来抑制对评奖评审的需求。而且评审中不少工作完全可以交由各类专业学会或评估中介机构来做,政府的任务是制定严格的评价规则,监督这些中介机构的工作。如此政府部门才能从它并不擅长的专业性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实现职能上的转变,而评估机构则应当对评估结论承担法律责任。
3. 改善中国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目前中国现行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仍然是政府主导、行政型运作为主,需要通过改革逐渐形成另一种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同时,2003年以前,由于没有一部完整的关于科技成果如何评价及评价原则的法律法规,评价办法不完整,各种规定相互之间不协调,漏洞很多,十分混乱。比如有对应用性技术成果评审的鉴定办法,有软科学评审办法,却未规定对基础研究项目的评价办法,也没有对社会科学项目评价方法的明确规定;又如,研究成果应当如何归类也没有明确规定,只能由管理部门进行经验性操作,结果有些边缘性学科的成果无法正确归类。此外,没有关于对评审实行监督的机制,这大大影响了评价结果的质量。还有,有关评审的各种条例、办法一改再改,不利于科技管理工作的稳定。
在科技和社会各界的呼唤之下,中国在2003年5月15日颁布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对当前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原则性、指导性的意见和决定。同年9月22日,又颁布了《科学技术评价方法(试行)》,明确了评价目的、原则、分类方法、评价准则及监督机制等。但是,由于评价工作的复杂性和法规本身的不完备性,这两部法规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需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的支撑。
发展各种学会组织作为科技成果评价的中介机构,有助于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专业学术学会组织有着知识优势和人才优势,组织专家进行科研成果评议正是它们的长项。学会组织也能较为客观、独立和公正地进行评价,它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法人,具有对所作评价结论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目前,中国的各个学会组织基本上是政府机关的附属品、一些退休官员的养老院。要让专业学会组织发挥科研成果评价的新功能,就要实现学会组织真正的独立运营,其组织的内部管理和结构要重新改造,学会成员的组成、选举要向自治的方向发展。
由评估公司进行科研成果评估是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一种方法,而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独立的评估公司。国家科委于1995年、1996年曾分两批组织国内部分省市以及产业部科技计划管理人员赴法国考察科技评估情况,国外科技评估经验。1996年又成立了国家科技评估中心,此后,科技评估工作在大部分省市陆续展开。由于科技评估机构是政府创立的,所以现阶段科技评估工作主要是为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服务,这使评估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科技管理部门的影响,不能真正独立进行。此外,科技评估机构在许多省市都是独此一家,缺乏竞争,因而评估水平难以提高。今后中国应当培育民间的评估中介机构,让它们承担大量的成果评价工作,政府则进行政策性引导,扶持有信誉的评估中介机构。
对于不得不保留的极少量的科研奖励的评审工作,应当加以改良。评奖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评审专家,所以首先要科学化地形成评审专家库。科技部新公布的《评价办法》对评审专家的遴选做了规定,提出了全面性、随机原则、回避原则、更换原则、公开性及开放性等要求。今后,为避免专家库的固化并增加其对创新的容纳力,还应吸收各种学派的专家和非资深专家加入,而不应用一些硬性的指标如职称等加以限制。在组织具体的评审组和委员会时,除了随机原则外,还应综合考虑学科构成、性别构成、年龄构成等,使结构更加合理。专家的资格方面还应设立限制条件,如年龄、健康状况、近几年学术活跃状况等;在参加某项评审时,亦应确定评审期间专家的时间保证,如现在正在承担项目的专家不要进入评审专家的行列。在评审方法上可采用国际上的一些常见方法,如双盲法等。评审材料可以是书面材料、视听材料、实物材料等,评审组织方式可以是通信评审、会议评审,还可以是互联网的网上评审。
目前中国科研成果评审中的一个大问题是缺乏监督,无法保证评审的公平性。新的《评价办法》第53条规定:委托方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科学技术评价监督委员会。但这样的监督委员会能否独立是关键问题。建议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而不单是有依附于委托方的可有可无的监督机构。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利用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严格评审过程的明示制度,特别是评审结论的明示制度,这会使专家对自己的评审结论负责,让评奖处于更加透明的状态中。
【注释】
   尽管笔者不赞成成果一词的滥用,但是为了说明现有的评审制度的体制特征以及便于与其他的比较,本文中仍沿用时下的科技成果这一名词。
   王中云,成果鉴定及奖励中存在的及对策探讨,《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
   参见邓心安、王世杰编著的《科技管理》,管理出版社2002年出版。
   曹裕波、夏萍、马跃良,奖励声望的若干因素剖析,《科学管理》,2000年第3期。
   程桂枝、唐五湘,我国科技成果鉴定问题探讨,《北京机械学院学报》,2000年第12期。
   科技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这方面的缺陷,在新出台的《评价办法》中对评审专家和各参与方的责任作了规定,但是执行情况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至少到为止笔者没有听说过有专家被追究责任的情况发生。
   参见《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细则,刊登于科技部网站。
   张浩、宋正海,令人深思的蒋春暄现象,《南方周末》,2003年7月3日。
   详见科技部颁布的《软科学成果评审办法》。
   中国科学院重大课题鉴定结项办法出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3年9月16日。
   其中第46条规定:委托方(一般是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应减少直接组织的成果评价数量,特别是面向市场的技术类成果的评价数量。
   出处同注。
   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学、学、军事学三个单列学科的课题分别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全军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管理。
  【文献】
  胡显章、杜祖贻、曾国屏,《国家创新系统与学术评价制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杨晓升,《告警──中国科技的危机与挑战》,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
  内蒙古科技委编,《科学技术成果管理工作指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葛新权、刘宇、程桂枝,《科技成果鉴定及中介机构》,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王炎坤、钟书华等编,《科技奖励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郭学武、王炎坤、钟书华等编,《科技奖励的与实践》,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出版。
  李增、周克元编著,《科技工作指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王喜敏主编,《科技成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科学院第三届科技成果管理工作会议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出版。
  周寄中,《科学技术创新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艾强、罗浩东主编,《卓越科技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出版。
  邓心安、王世杰编著,《现代科技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出版。
  陈进寿等,约束评审专家完善评审制度,《中国科技论坛》,2002年第2期。
  蒋如冰,对科研院所专利工作的思考,《科技管理研究》,1999年第3期。
  林吉等,强化科技成果鉴定中的行政行为,《科技管理研究》,1999年第6期。
  兰涛等,对我国科技成果鉴定工作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国科技论坛》,2002年第4期。
  胡社荣,关于建立科研评价体系若干问题的讨论,《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第5期。
  刘明,质疑时下盛行的一类学术评价制度,《科技导报》,2001年第4期。
  钟书华、成良斌,软科学成果评价的四个要素,《中国软科学》,1995年第9期。
  么大中,基础理论成果评价研究评述,《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李壮成,基础研究成果评价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寥荣辉、林倩青,浅谈科技成果鉴定中专家库的构建,《科技管理研究》,1997年第6期。
  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试行)》,载《科技日报》2003年9月22日。
  《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颁布,2003年5月7日。
  科技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1995年1月1日。
  科技部,《软科学成果评审办法》,1995年7月1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评审和审批实施办法(试行)》,1996年11月。
  科技部,《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办法》,2003年。
  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4月。
  参考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软科学、国家科技成果网等。 《科学技术评价方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公共管理毕业论文-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