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41514 发表于 2018-8-24 08:45:48

2018公共管理综合论文:重新认识流通

  ——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的报告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重 新 认 识 流 通。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他又指出:“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哪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流通,如何发展流通就是一个必须突破、必须创新的重大领域。
  1998年江泽民为全国商品流通工作会议题词:“商品流通要坚持为人民生活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根本宗旨,管理论文《重 新 认 识 流 通》。”
  2002年2月25日,江泽民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国际形势与WTO”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烙印很深,这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搞好流通极为重要,是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只有现代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的生产。因此,要大力支持和推动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竞争力。”
  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又明确指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生产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这些论述,是经过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流通观的新发展,是指导中国现代流通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的流通观
  流通是什么?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中的一个独立的经济活动。18世纪末19世纪初,政治经济学家都把社会再生产过程分为生产(包括交换)、分配、消费三个独立部分,称为“三分法”,其代表人物为法国庸俗政治经济学派代表人物萨伊·让·巴蒂斯特(1767-1832)。马克思与恩格斯根据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大量分析,把交换从生产领域中分离出来,变成一个独立的经济领域,从而确立了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的“四分法”。马克思与恩格斯批判了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杜林的“分配决定论”,恩格斯指出:“杜林先生把生产和流通这两个虽然相互制约但是本质上不同的过程混为一谈……他这样做只不过是证明,他不知道或不懂得正是流通在最近五十年所经历的巨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1971年版第167页)
  流通是什么?流通是“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对商品流通来说,有两样东西始终是必要的:投入流通的商品和投入流通的货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459页),“在现实的流通过程中,资本总是只表现为商品或货币,并且它的运动总是分解为一系列的买和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85页)。在商品经济时代,一切生产转化为商品生产,是为卖而生产,商品通过流通才能实现其价值与使用价值,而这种商品的交换已不是产品的直接交换,而是以货币为媒介的等介交换。正如马克思所说“商品的流通过程就其纯粹的形式来说,要求等价物的交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82页)
  流通是什么?“流通是商品所有者的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全集,第23卷,第188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经常论述到的有流通要素、流通行为、流通过程。较多的讲到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但由于运输业与电讯业的出现也开始论述到实物流通与信息流通,“有一些独立的产业部门,哪里生产的产品不是新的物质产品,不是商品。在这些产业部门中,经济上重要的,只有交通工业,它或者是真正的货客运输业,或者只是消息、书信、电报等的传递”(《资本论》二卷第63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马克思把它称为“追加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的继续,并且为了流通过程而继续”(《资本论》二卷170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马克思还讲到流通过程中的生产者、商人(经销者)与消费者。
  综上所述,我认为流通是商流(商品价值形态的流通)、物流(商品实物形态的流通)、信息流(商品经济形态的流通)、资金流(商品货币形态的流通)的总和。只有从这样的总体去研究问题,才能把握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流通与生产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在卖方市场为常态的前题下,从单个再生产过程看,生产决定流通。生产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活动,是社会再生产的首要环节,如果没有生产要素及其创造的物质财富,后序的分配、消费及交换要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从单个再生产过程看,生产成为决定其它环节的关键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决定流通。生产的性质、规模和方式决定着流通的内容、规模和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那样“就流通本身来看,它是预先存在的两极(指生产与消费——作者)的媒介。但是它不会创造这两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1979年版,第208页)“流通的前题是通过劳动进行的商品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1979年版第209页)“生产方式的总的性质决定这两种流通(即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作者),而更直接地决定的是商品流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1979年版第134页)“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1979年版第36页)“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1979年版第37页)。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出现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看到流通对生产的制约作用,并认为终有一天生产要建立在流通的基础上。生产和交换“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座标和纵座标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 1971年版 第160-161页) 当社会经济的综合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生产过程已经完全建立在流通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 1974年版第367页)马克思认为,只要产品生产变成商品生产,即为卖而生产,那么“生产出来的一切财富都要经过通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1972年版第644页)生产就“以流通,以发达的流通为前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1979年版第210页)在一般的情况下,可以这样讲,生产是流通赖以进行的基础和归宿,生产决定着流通的内容、规模和方式;流通是生产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二者相互制约、互相决定、互为媒介,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不可能脱离一方去谈另一方的决定作用。但是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商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形成买方市场的总格局,这种情况下,是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着生产。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还必须阐述流通与分配与消费的关系。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和交换同是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但是,分配与交换的作用是不同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在产品和生产者之间插入了分配,分配借社会规律决定生产者在产品世界中的份额,因而插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而流通“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同消费之间的媒介要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6页)显然,在社会经济运行的一般序列中,分配在前,交换(流通)在后,分配的经济职能是借助社会经济规律确定社会各成员对社会产品占有的份额和比例,交换则是社会各成员在其对社会产品占有之后相互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其它产品,从而达到最终消费。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从生产到消费,插入了两个中间环节,即分配和交换(流通),正是分配和交换这两个作用不同又相互联系的环节,才维系着生产和消费的正常运转,换句话说,它们共同推动着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分配与流通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表现在:由于分配是插在产品和生产者之间,它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这种分配首先在物质生产领域内进行,然后在全社会内进行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根据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进行,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经济规律、按劳分配规律和价值规律等要求进行初次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包括两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一种是生产资料的分配。无论是产品的分配,还是生产资料的分配都必须借助于交换(流通)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才能满足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因此,在这种意义上讲,交换是分配的继续,没有交换,分配则不能彻底。但是,反过来,如果没有初次分配,也就没有再分配,也就没有交换。总之,分配的方式决定着交换的方式,分配的数量和结构影响着流通的规律和结构;而交换(流通)对分配则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调节着分配的数量和结构,而且对分配能否进行到底起着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消费也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性消费一种是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耗,经过这种消耗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生活性消费是消费品的消耗,经过这种消耗,再生产出新的劳动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必须借助交换(流通)这个环节,换句话说,流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消费。马克思指出:“商品只要最终退出流通,不论在生产活动中或在本来意义的消费中被消费,它就在某一点上被抛出流通,完成自己最后的使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50页)换句话说:“投入流通的商品达到了它们的目的;它们互相进行了交换;每个商品成了需要的对象并被消费。流通就此结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17页)在这里,流通对实现消费有决定性作用。但是,消费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消费水平、结构问题,还有消费速度问题,这些复杂而多种需求必定对流通规模、结构和速度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把再生产消费所造成的限制撇开不说,商人资本的周转最终要受全部个人消费的程度和规模的限制,因为商品资本中加入消费基金的整个部分,取决于这种速度和规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39-340页)又说:商人资本的流通速度“取决于:1.生产过程更新的速度和不同生产过程互相衔接的速度;2.消费的速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09页)总之,流通与消费之间是辩证关系,流通是消费实现的必要前提,流通对扩大消费规模有巨大促进作用;而消费对流通也有积极的反作用,它对流通的规模、结构和速度均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情况看,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着生产既是一个客观真理,又是一个客观的实际。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消费,消费的总量决定着生产的总量,消费的要求,决定着对生产的要求,消费的结构决定着生产的结构,消费的趋向决定着生产的趋向。住房是如此,汽车是如此,家电是如此,食品是如此,如果不是让生产去适应消费,而是为生产而生产,必然出现生产过剩或生产短缺,满足不了人民生活与生产建设的需要。
  二、坚决同“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做法彻底决裂
  “重生产,轻流通”是怎么来的呢?我认为,马克思在设计未来社会时已有这种思想萌芽,固定这一模式的是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中国是从苏联那里学来的。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流通理论,但他们在设计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社会形态时都出现了偏差。他们以西欧与北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为前题,对未来社会的设计是:
  1.生产资料完全归社会所有
  2.全面统一的计划化
  3.实行按劳分配
  4.不需要商品与货币。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消灭之时,金钱将变成无用之物,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
  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社会特点的描述,应该讲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但历史的发展,并没有按马克思设定的轨迹,而是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列宁按马克思的设计模式,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想建立一种直接由国家进行生产与分配的经济制度,比如,通过没收使全部工商业国有化,立即废除市场,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和中央集权管理。在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的按需分配。提出了“消费生产公社”这一组织形式,用直接的产品交换来代替商业,用经济关系的实物化来代替货币交换。列宁在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党纲草案中写道:“苏堆埃政权的任务是坚定不移地继续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这种“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践使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政权走进死胡同。列宁的伟大在于迅速改变了这一错误,他说:“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误了。”(《列宁全集》第42卷,1987年版第176页)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1.改变清一色国有化的做法,允许一定的私人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
  2.采用市场的分权经济体制,一是重视商品货币关系,二是用收粮食税的办法取代强制收购余粮的作法,三是国家不直接干预企业经济活动,企业在生产、销售、投资等经济活动中有广泛的权力。
  3.实行有条件的计划经济。他说:“现在对我们来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等于官僚的主义的空想。”
  4.提出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与利用外资。提出“向资产阶级学习。”
  这一新经济政策使苏维埃政权渡过了难关。但列宁于1924年过早逝世,斯大林从列宁的思想倒退回去。
  1.他突出所有制的作用,把所有制变成可以脱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自在之物,一味追求公有化。
  2.否定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只承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互换劳动。当时人人都怕谈商品,反对交换,主张统购统配。认为商品货币关系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社会主义劳动是直接的社会劳动,根本不需要商品交换,也不存在商品流通。直到他逝世前写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才认识到不能完全否定商品经济,不能否定价值规律,提出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但他仍然否定交换,否定社会主义商品的流通过程,否定价值规律在社会生产中具有调节作用。许多苏联经济学家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生产与消费之间只有有意识的、系统的、有组织的分配,而不需要交换和流通;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就会变得像原始社会那样自觉、直接和一目了然,反映多种利益关系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根本没有立足之地。所以苏联模式是典型的“重生产,轻流通”或典型的“无流通论”。
  苏联是中国的“老大哥”,中国从苏联移植了这一套模式,后来毛泽东同志虽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十大关系”,但始终没有摆脱“重生产,轻流通”的格局。
  回想这段历史,除了理论上的错误以外,从实际出发,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当时都处于短缺经济,供不应求,“重生产,轻流通”也在所难免。
  改革开放以来,小平同志拨乱反正,充分重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小平同志的流通观给死水一潭的中国流通业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从改革开放以来,“车马论”还是“马车论”一直争论不休。即如把流通看作马,生产看作车的话,是马在前,还是车在前。“生产者主权论”者认为在中国生产决定一切。而“消费者主权论”者认为在中国同样是消费,是流通决定着生产。我于1995年在《人民时报》理论版上发表文章,明确提出了“流通三论”即“流通决定论”、“流通调节论”与“流通一体论”。同样引起了不少反对声。
  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应当如何摆正它们的位置,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摆正生产体制改革与分配体制、流通体制与消费体制的关系一直存在着偏差。“重生产、轻流通”仍然是一个客观存在,可以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来。但一些人就是死不承认。江泽民同志给这场争议作了一个结论,当前“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烙印很深,这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流通的重要性,在买方市场即供大于求是一种常态的条件下,一味再强调生产决定一切,一切从生产出发,整个经济运行就会出现混乱,就会出现低效率。目前中国的流通业有六个不适应:
  第一,在中国并未形成大流通、大市场格局。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地区封锁仍很严重。特别是中国仍然是内外贸分割的体制,与市场经济背道而驰。流通体制不顺,许多流通环节都不顺。
  第二,流通的主体不成熟、不到位。改革开放以来,流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公有制经济从1978年的97.9%下降到1999年的33.8%,但大中型流通企业仍然主要是公有制经济。可是,我们要注意到一个情况,就是中国流通业的集中度很低,大型企业很少。零售业的集中度中国为10%,而美国为69%。连锁经营销售额在全社会销售总额中中国只占到6%,而美国为60%。2001年中国最大的进出口企业是中石化,为870亿人民币,最大的零售企业是联华,为140亿人民币,最大的生产资料批发企业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与上海物产集团,也只有200多亿人民币。而美国跨国流通集团沃尔玛2001年的销售额是2200亿美元。中国缺少跨国流通集团,没有领袖企业是一个致命的缺陷,不可能形成江泽民同志要求的“大规模的流通”与“现代流通方式”。也就无法去带动“大规模的生产”与“现代化的生产”。这是中国的一个现实,谁也不可能回避。
  第三,还没有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模式,流通秩序还比较混乱,在交易过程中,信用危机严重,使流通对生产与消费的带动作用严重削弱。
  第四,流通的科技含量低,还未形成强大的流通生产力。特别是现代物流,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与新的流通方式很不发达,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达20%左右,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高出一倍。反映中国经济运行的粗放与企业商业运作“大而全”、“小而全”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第五,还未形成完善的、成熟的市场体系。这个市场体系应当包括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总和,目前两种市场并没有协调发展。也包括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载体、市场中介组织和总和,许多方面并没有到位,不是缺位就是错位,使市场不成熟,也使流通不畅通,形成流通低效化。
  第六,还缺乏全民的流通意识。中国流通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实现流通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法制化与国际化,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以满足生产建设与人民生活的需求,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但这些观点并没有在大多数领导干部的头脑中树立起来,还没有在人民群众的头脑中树立起来,在小学、中学,以至大学的教学中流通经济学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流通理论研究的深度、广度也不够,流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往往被“通货紧缩”与“买方市场”所掩盖。
  所以我认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要提出重新认识流通的问题。
  三、中国流通业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流通体制改革与流通的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国的流通体制改革经过起步、发展,目前处于深化阶段,中国的流通产业发展处于社会化、现代化中期、中国商品流通的市场化程度从商品通过市场销售比例、价格形成机制、多元化流通格局、商品市场成熟程度、市场中介组织发育情况等因素综合衡量,已接近60%。进入21世纪的前10-20年,将是有中国特色的商品流通总框架逐步形成时期,是商品市场体系逐步建成时期;是流通的社会化、现代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迅速推进时期。抓住这一时期的流通业,就是抓住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流通业将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加入WTO,将加速中国流通业新的变革。
  新世纪的中国流通发展战略要分三步走,第一步,第一个十年,即继续完成两个根本转变时期,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流通总框架和大流通、大市场的总格局,与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第二步,再经过十年,流通的市场化基本完成,与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相一致。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流通的现代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流通业的发展要以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为指针;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为核心;以加入世贸组织,应对国际竞争为契机和动力;以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发展为重点,推进连锁经营、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切实改善和调整流通行业的所有制结构、业态结构、规模和组织结构、城乡和地区分布结构;培育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流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先导性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推进中国流通体制改革
  “十五”规划指出,要“积极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增强流通企业活力。”十六大指出“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流通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完成。朱容基总理曾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真正搞好,解决好流通问题最重要,只要把流通领域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正确地解决了,那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就基本建成了。”中国的流通体制要解决六大问题:
  第一,理顺流通行政管理体系。一定要打破内外贸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管办不分、分工重叠的格局,为建立全国大市场创造条件。
  第二,进一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包括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调控,进出口调控,战略储备与市场调节储备,建立市场与价格基金,调整重要商品购销体制等等。
  第三,进一步培育商品市场体系。使市场主体、客体、载体、市场中介各就其位,使批发与零售市场、有形与无形市场、现货与期货市场、一般与特种市场协调发展。商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还有赖于要素市场的发展,在“十五”期间,没有要素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商品市场将难于健康发展。
  第四,重构流通企业组织体系。目前形成的所有制与业态多元化格局是动态的,流通企业还没有形成一批大型集团,中小流通企业还很弱小,特别是农村的流通网络比较落后与粗放,“十五”期间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战略性调整。
  第五,强化流通法制体系。市场秩序很乱是“九五”以来一直非常严重的问题,表现于商流中资金互相拖欠,进口,出口骗税,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地区封锁,过度价格竞争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有有法不依,执法不力的问题,另一方面有无法可依的问题,所以必须加快流通立法,形成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有一个人人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
  第六,调整商品与服务价格体系。市场经济并不等于价格全部放开,对特种商品与服务,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是政府定价的,在特种情况下,还要实行价格管制。从总体上讲,我国在价格问题上还管的太多,而对有些垄断价格则调控不力。所以我国的商品与服务价格体系还处于调整期。
  以上六大体系的改革与调整,将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商品流通总格局。
  (二)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
  中国已加入WTO,没有必要在得与失,利与弊上去争论不休,我主张攻防结合,以攻为主,没有必要处处设防,处处设防等于保护落后,五年过渡期已给我们设了防线,我们要做的是跟上时代步伐,该做的我们都要努力去做,并在五年过渡期内基本做完。
  加入WTO以后的总体分析是:对批发业的冲击力要大于零售业,沿海的冲击力要大于内地,新型业态的冲击力要大于传统业态。由于改革开放以后,批发业全行业亏损,到目前为止还未走出困境,而外国批发集团的进入,借其资金实力、人才实力、管理实力在中国建立分销体系是完全有可能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而零售业,到2001年底,外商投资零售企业的销售总额只占全国消费品市场份额的5%左右,对整个中国消费品市场影响不大,就是占了10%-20%的份额也用不到大惊小怪。
  中国的流通现代化,重点要抓好以下三件工作:
  1.大力发展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是我国流通领域带有方向性的一项改革,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2000年实行连锁经营的企业增加到1092个,门店21388个,同比增加46.2%,销售额增长44.2%,占同期全社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零售总额的5.8%。2001年又有较大发展。由于加油站和一些生产企业自建的连锁销售网络没有统计在内,连锁店的实际销售额及其比重还应该更高一些。
  为充分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要大力推广这种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力争经过五年努力,初步确定连锁经营在商业和服务业中的主导地位,使连锁经营销售额、连锁企业店铺数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国家经贸委规划,到“十五”期末,全国连锁企业店铺数发展到10万个,销售额7000亿元,占社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0%左右。年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连锁企业达到20家,培育5-10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
  一是在地区上,鼓励有条件的连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资产重组、参股控股或通过输出商标、商号和经营管理技术、发展特许经营等方式,把现有分散的连锁企业纳入大型连锁企业。同时,通过合资、合作和联营等方式,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争取在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方面有所突破。
  二是在业态上,从超市、百货店向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店等多种业态发展。
  三是在行业上,在零售和餐饮服务业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拓邮政、电讯、石化、烟草、图书报刊、医药等实行集中管理和专营专卖制度的行业,以及家电、电脑、软件、家具、装饰装修材料、汽车销售及租赁、服装等行业和房地产中介、教育培训、汽车配件及维修、家庭服务、旅游等新兴服务业的连锁经营。
  四是在形式上,在直营连锁不断完善和规范的同时,选择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管理基础好的企业,积极探索特许经营的发展模式。
  特许经营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期以来已风靡世界。在美国每1美元的销售额中,55美分花在特许商品或服务上。美国有5.4万多家特许加盟后,拥有职工近1000万。日本现有的4.1万个方便店中,其中特许形式的有1.8万个。法国2.1万个特许加盟后的营业额占全国总营业额的60%。特许经营无禁区,不仅在零售与饮餐业中,已扩大到旅游、不动产业、租赁业、健身美容业等,中国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要作为连锁经营中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来研究,来发展。
  2.积极推进现代物流发展
  现代物流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物流业不断适应国际分工变化和企业投资、生产、经营全球化要求的过程,也是满足不断加剧的国际竞争需求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与物流国际化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近10多年来,国际物流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改善,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基础与条件,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又对国际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国物流业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由于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以及全球采购的兴起,使全球货物贸易量大增,使全球物流规模增大,物流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已到达世界的所有角落。
  第二,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电子物流相适应而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实现了网上购物与网上支付,而相配套的是电子物流的发展,没有电子物流系统,网上购物是空的,供需双方是无法连接的。1998年,全世界通过电子商务的贸易额为430亿美元,2000年4000亿美元,2001年9000多亿美元,到2010年,三分之一的国际贸易将在网上进行。这就要求物流过程进一步网络化。
  第三,供应链的竞争将逐步取代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竞争。一个企业形成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以及相应的物流服务已形成资源与服务优化组合的供应链管理。在供应链中,许多企业已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在市场上共同抗争,这一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就像区域性自由贸易区一样。
  第四,第三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发展。
  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的比重发达国家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有可能达到50%左右。跨国物流公司经过全球性兼并形成了新的格局,美国联邦快递、总统轮船公司、联合包裹公司、丹麦马士基、德国邮政、日本通运等年营业额都超过200亿美元。世界性、地区性、社会化物流中心崛起。配送中心社会化,配送已渗透到各个领域,涉及到大部分商品。
  第五,物流装备现代化加速。包括信息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集成化技术等等。物流技术已成了许多高科技的集成。
  第六,物流服务的优质化进一步明显。物流作为一种服务模式已为全世界公认,物流的核心是客户服务理念、供应链管理模式,以及物流成本降低的实现。现代物流的“八大原则”即提供最适宜的运输工具和最便捷的联运方式、最短的运距、最适宜的包装、最少的仓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信息、最佳的服务、最适宜的成本是客户的必然要求。我们常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做到全程系列化服务,无缝对接,全天侯运作,最优化整合等等,都是物流企业必备的条件。
  加入WTO,外国跨国物流企业进一步进入中国市场,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物流服务理念,新的物流管理模式,新的物流技术与装备,对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对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落后观念,粗放管理,效率低下是一个巨大冲击。这可以促使中国传统物流业找到自己的差距,压力就是动力,急起直追,才能加快发展。
  面对这一现实,中国的物流业要重点抓好以下战略发展:
  第一,政府对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要作出总体规划,创造条件,积极推进。按“十五”规划,加快物流资源垄断部门的改革,重点是提升改造传统的流通业、运输业与邮政服务业,加快电子、铁路、民航、仓储业的管理体制改革,使物流资源全部进入市场,并引入竞争机制。
  出台物流业发展产业政策。主要是土地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市场准入政策、金融政策等等。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做法。
  成立物流标准化委员会,设计中国特色的物流标准化体系,并与国际接轨,这件工作主要依托各行业协会来进行,但政府要指导,要协调,要在财力上给予支持。
  第二,培育物流市场
  ①要提高全民物流意识,首先解决企业领导层的物流理念,改变企业商业运作模式,把物流活动逐步从工农业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中分离出来,培育物流需求,这是物流业发展的前题。
  在“十五”期间,要培育5-10个中国物流企业集团。同时要支持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包括支持传统运输企业与仓储企业改造为物流企业,也包括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物流领域。
  第三,以城市为中心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物流。重点是:
  按实际需要规划建设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提高城市经济活动与综合实力;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农产品物流,特别是农产品增值物流,提高农民的收入,并建立新的城乡关系;稳步推进电子商务,特别是B to C,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四,启动物流人才工程。
  尽快在高校设立物流专业,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全国应有20家左右高校设物流专业,在经济专业设物流课程;引进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物流师与采购师资质证书培训,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自己的资质证书培训体系;强物流基础理论研究。重点是物流成本研究,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模式研究,物流学科研究、物流经济学研究、物流标准体系研究等等。
  第五,大力推进物流信息化与物流装备现代化进程。物流的现代化应包括四个方面:物流观念的现代化,物流管理的现代化,物流技术的现代化,物流装备的现代化。
  这涉及到目前国务院许多部门与许多行业,需要协同战作,瞄准国外先进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该引进的引进,该研制的研制,该改进的改进。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期,经过加入WTO五年过渡期,将形成中国物流市场的基本格局,再经过20-30年的发展,中国可以实现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中国作为一个物流大国一定能走向物流强国。
  3.积极稳妥推进电子商务
  1997年7月美国政府提出《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同年12月又与欧盟发表有关电子商务的联合宣言;1998年5月,WTO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庆祝多边贸易体制50周年时,把电子商务作为主要议题,并发表了《全球电子商务联合宣言》;同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把电子商务作为重要议题之一,成立了电子商务专题组,并在随后召开的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亚太经合组织电子商务前景的声明。电子商务受到发达国家和国际性组织的高度重视,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跨国、跨地区的商贸文件、资金流动、商品交易频繁起来,而且涉及的内容繁多,加之各国的商务政策和处理方法不同,使数据量剧增。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电子商务系统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据联合国的调查报告,2000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超过4000亿美元,到2005年有望突破8万亿美元。未来10年,国际贸易额的1/3将通过互联网进行。中国2000年网上交易额已达7亿元人民币,而网上撮合,网下交易的达700多亿人民币。
  电子商务除美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以外,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因此,我们不能错过这一发展机遇。中国的电子商务应从B to C(即商业主体对消费者)起步,但重点应发展B to B(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批发与零售将是一场巨大的革命,可能成为今后商业主导形式,但不可能成为唯一形式替代所有的经营形式和零售业态。现代消费是集购物、休闲、旅游、娱乐于一体,购物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人际交往,是时代气氛的熏陶,这是网上交易所无法替代的。
  国家经贸委2001年上半年对630多家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在互联网应用和开展电子商务方面,东部地区的企业好于中部地区,中部好于西部,大城市的企业好于地处偏远的企业,新企业好于老企业。
  企业电子商务的开展,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观念和制度的变革,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人才,也提高了企业的市场认知程度。互联网应用水平较高的企业,其市场开拓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业务流程的重组及企业管理的观念与制度,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优化。
  但总体来说,我国企业互联网应用和电子商务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目前尚处于信息发布与交流的初级阶段。前几年电子商务出现的泡沫现象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明。因为企业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在网络安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信用、法制环境、网络支付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网络市场规模尚未形成,资金投入不足,综合性人才缺乏,大多数企业缺少清晰的互联网应用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规划。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抓好以下几件工作:
  第一,打好基础。要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打好电子商务的应用基础。
  第二,制定政策法规。一是制定流通产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的目标与政策措施,并根据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公布我国流通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白皮书。二是制定网上销售的相关法规,建立对商品交易和服务贸易类电子商务网站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网上交易规则,规范网上交易秩序,维护交易方的合法权益。三是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如网站的经营范围、税收等,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第三,继续试点。国家经贸委批准北新建材集团组建的“中国建材总网”进行试点,今后将继续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试点和示范工程。一是在钢材、电子、医药、建材等传统行业中,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建立上下游客户的网上采购,探索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二是在粮食、棉花、食糖、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批发市场中建立专业网络系统,探索有形市场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三是探索连锁企业、代理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模式,利用连锁店铺与代理商的有形网络,通过开办网上商店,拓展经营品种与业务范围,取得更好的规模效应。四是探索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使全国全球采购网络、销售网络、配送网络发挥巨大作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竞争力。通过这些示范工程,总结经验,探索中国电子商务的不同发展模式。
  (三)打造中国信用体系
  市场经济是靠“看不见的手”,即价值规律与“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宏观调控来运行的,没有一个国家只靠一只手来运行。对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大小,区分了美、德、日市场经济的不同模式。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进行体制转换,还要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在一起。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如何建立一种市场运行制衡机制,发展信用经济,建立信用体系,我认为重点要抓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充分运用市场经济自身的规律,在竞争中形成优胜劣汰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有的生产者与经营者都依靠产品质量、价格、服务来参与竞争,创品牌、创名牌已是一种共识,这种品牌意识、名牌战略是对用户负责的一种信用,是创企业自身的信誉,这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如果为了一时的利益,不讲信用,不讲信誉,那是自毁长城,必然淘汰。这是一种任何人都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第二,要把信用意识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全民教育中的内容很多,但应当把信用意识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信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民信用意识,信用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市场主体的成熟,而培育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市场主体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信用意识的增强有利于信用制度的建立,而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信用意识,还有利于提高对各种非信用行为的识别能力,使其无立足之地;增强信用意识,也是全民职业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
  第三,建立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要把信用意识变为一种法律的力量才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法制包括立法、执法和守法三个方面,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是健全市场经济法律的根本前提,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则是市场经济法律的中心环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中,有市场主体法、市场主体行为规则法、市场管理规则法、市场体系法、市场宏观调控法、社会保障法等。可以用民法、商法与经济法加以概括。与发达的市场经济相比,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是不完善的,所以加快立法与对法律法规的修订是当务之急。
  但另一个当务之急是执法与守法,加强守法教育,加强执法力度,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以法办事,任何个人都不能以权代法。我国的《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等都明确规定了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折不扣的按这些法律办事。
  第四,加快建立信用制度。信用对国家、对单位、对个人都是一种资源,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培植这种信用与如何利用这种信用。国家的信用与国有企业的信用我们用的比较多,但对非公有经济的信用与12亿中国人的信用却用得不好。拿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来讲,目前刚在上海试点,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但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并非易事,首先要有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对每一位消费信用申请人就资信状况进行科学、准确的信用风险评级,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并实行跨银行联网查询,还要解决信用监管、信用风险与信用惩罚等问题。在发达国家,个人信用是第二身份证,对个人来讲,不仅为了便于向银行借贷,更重要的是个人拥有道德信用与资产信用的一个有力证明。我认为在中国建立单位与个人信用制度势在必行,信用制度的建立,才能使市场经济真正成为信用经济。
  (四)进一步确立流通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全民流通意识
  ①商品流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和成熟程度的主要标志。流通问题是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不仅可以引导生产和消费,起桥梁纽带作用,而且对稳定经济全局和优化资源配置作用越来越大,流通产业已成为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的先导产业;流通体制运行状况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整体推进的快慢;商品市场体系的培育是整个市场体系建立的基础条件。没有发达的流通,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真正搞好,解决好流通问题最重要。只要把流通领域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正确地解决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就基本建成了。
  ②商品流通是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社会与经济结构是否合理,国民经济是否协调发展,首先在流通领域表现出来。流通反映着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流通如同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地循环,不停地运作,随时调节着“机体”内部各器官的协调与平衡。流通是反映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正常与否的“晴雨表”,流通的顺畅与否,决定着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能否实现。当前流通领域中存在一些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如一些重要商品“少了少了,多了多了”,的现象反复发生,特别是一方面生产的产品积压,另一方面有效需求的产品得不到满足,以及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这些现象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中较深层次的矛盾即结构性矛盾。流通已成为国民经济运行的“瓶颈”领域,流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关键。
  ③流通生产力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的商品流通,必须依托于先进的流通生产力和流通生产关系。一方面,流通生产关系要适应流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人为的超越。另一方面,在一定的流通生产关系条件下,流通生产力水平越高,流通效率越高,社会总产品价值实现越好,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一个有力保证。国外发达国家的流通实践证明,先进的流通生产力,有利于降低流通费用。流通费用的降低,推动着工农业生产成本的下降、销售价格的下调,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效益。
  ④当前流通的现状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加速流通的“两个转变”是当务之急。目前,流通现代化水平落后于工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流通的规模落后于生产的规模,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流通现状无法与大生产相适应,无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造成大生产与小流通的矛盾,必然导致社会有效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均衡,最终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所以,加速流通领域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当务之急,应当确立流通产业加速发展战略。
[公共管理综合论文:重新认识流通]相关文章:
1.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的论文
2.公共管理相关论文
3.公共管理的论文
4.公共管理前沿论文
5.公共管理论文
6.公共管理课程论文
7.公共管理方向论文题目
8.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9.公共管理专题论文
10.当代公共管理务实论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公共管理综合论文:重新认识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