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校理工类实践教学改革方法探析
随着大学扩招的不断深入,生师比的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出现严重问题,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关于高校理工类实践教学改革方法探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摘要:该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实践教学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引入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以生产实践为导向,将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相互串接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并通过毕业生反馈信息和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该平台的有效性。
关键词:实践教学;理工科;校企合作
目前国内外高校主要分为教学型和研究型大学两类,前者注重适应于社会实际生产需求人才的培养,而后者注重科研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都必须立足于实践,从实践中体验式学习,深入理解、运用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精神。而我国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已无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目前高校研究的重点,该问题在理工科人才培养中尤显重要。
本文以电子信息科学专业为实例,针对实践教学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引入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以生产需求为导向,将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相互串接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并通过毕业生反馈信息和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该平台的有效性。
1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与不足
我国高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而随着大学扩招的不断深入,生师比的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出现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1)实验教学及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滞后,多数以验证性为主,未能结合生产实际;2)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多以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种,集中实习多数是走马观花,未能深入了解企业实际技术核心,分散实习老师更是鞭长莫及;3)毕业设计则存在与学生考研、就业、毕业实习时间冲突和学生主动性差等问题,最终导致流于形式,未能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目标。
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多年的实践教学中,以上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分析原因,主要有:1)实践教学资源经费匮乏;2)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与企业实际生产联系少,实践能力培养欠缺;3)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相互孤立,如毕业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验教学等环节关联性差,最终导致各实践环节未能相互促进,整个实践教学未能发挥相应功效;4)在毕业实习和生产实习活动中,由于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最终导致学生实习走马观花;5)由于实践教学与实际生产联系少,未能体现其相应功效,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6)整体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滞后,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监管不完善。
2以生产实践为导向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构建
任何理论知识学习和创新都应是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最终以服务于人类为目标。因此,无论是教学型或研究型大学,对理工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平台尤为重要。该文拟建立平台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以生产实践为导向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该平台首先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解决学生的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问题;其次,根据企业实际有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和学科发展方向,建立企业技术人员与高校教师的合作团队,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并可将优秀同学引入该团体,提高学生积极性;再次,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合理安排毕业设计选题内容,并将生产实践内容按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基础课的从上到下的层次逐步细分到各门课的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中,最终建立完善的以生产实践为导向的实践一体化教学平台;最后,建立毕业生动态反馈追踪平台,及时了解毕业学生动态走向及市场需求,进一步指导修正一体化实验教学平台建立,同时设立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各个实验环节的有效进行。
2.1建立校企合作基地
实践教学必须源于实际生产,因此,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首要途径应是走入企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这将从根本上改进实践教学,最终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达成实际生产技术与本科教学同步的目标。
校企合作主要目的是加强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主要模式有:1)与就业输送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增强为企业储蓄培养人才的意识,使企业乐于投入热情辅助学校人才培养,促使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落实到位;2)深入了解企业现状,与企业技术人员建立合作项目,共同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加强教师实际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及时了解;3)和企业合资建立校外生产实习基地,通过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为学生实习提高实战场所;4)引进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来校讲座或承担部分实践性较强课程的教学任务,加大学生与社会契合点,使学生带着目的学习。
2.2加强师资力量培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力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培养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对本学科的发展与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如何提高师资力量是办学质量的首要前提。而目前高校用于师资培训的经费少之又少,特别是对于那些非958和211大学国家重点建设院校,而在仅有的师资培训主要用于参加高校组织的各种会议、在其他高校进行访问学习,而与企业联系甚少,最终仍存在教师知识滞后、与实际生产技术脱节,在理工类学科该问题的存在更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实际生活中,引领技术前沿的仍然是企业实际产品,因此,应加大企业合作交流,使教师了解生产一线最新技术进展及难题。如面对企业中的技术难题,通过校企合作,使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做成团队攻克难题,也可吸纳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一方面提高教师科研及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课外研学、学科竞赛起到作用。
2.3构建以生产实践为导向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通过校企合作,将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直接与企业技术挂钩,使学生在生产实践中领悟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难题中激发学习热情及创新意识。而对基础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实验又是生产实践的前提,同时他们又共同指导、决定着毕业设计质量。因此,如何将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五大实践环节环环相扣、相互促进,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将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实际生产在实践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首先可以通过将生产实践中用到的基本技术分解细化到各项基础理论课程实验中,并将分解后的小课题作为课程设计类综合性实验,为生产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通过参观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最新技术,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最终使各门实验课程及课程设计内容落实到位,而非流于形式;再次,将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大的问题或难题通过教师衡量,融入学生毕业设计课题中,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学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并针对性的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题目相结合,二者相得益彰;最后,合理安排各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比重及时间进程,修改实践教学大纲,如毕业设计时间安排提前半学期,避开学生考研、招聘,最终建立完善的以生产实践为导向的实践一体化教学平台。
2.4建立保障系统
建立毕业设计反馈系统,及时跟踪了解毕业学生动态走向及市场需求,进一步指导修正以生产实践为导向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合理的监管机制是整个体系得到保障的充分条件,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各个实践环节的有效进行。
3结束语
本体系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还有利于凝练教师学科研究方向及团队合作能力,架构专业教师科研梯队,促进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发展,形成自身学科优势和特点,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余瑾,李景涌,姚燕.实践教学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28):236-239.
郑永杰,田景芝.日本工科研究生实践教学的经验及其启示.教育探索,2011(6):153-15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