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时空弯曲是必须的吗?
相对论和量子论是二十世纪人类认识自然的两个最伟大的科学成果。在“等效原理”和“广义相对性原理”的假定基础上,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这是一个关于引力场的理论,它表明,无能量存在的真空是平直的,是一种三维的欧氏空间,但当真空具有能量时,真空即发生弯曲变形,此时的真空就不再是平直的欧氏空间,而是弯曲的黎曼空间,欧式几何不再适用,而应代之以黎曼几何。
广义相对论用几何化的方法描述引力场基本是成功的,基本揭示了引力场的几何本质。
但是我认为,将物理性质的引力场进行这种抽象的数学几何化的做法,是不能令人满意的。除此之外,广义相对论还有其他缺陷。
一、广义相对论的缺陷
1、广义相对论“奇点”的存在 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为:
这个方程是高度非线性的,一般不能严格求解。只有在对时空度规附加一些对称性或其他要求下,使方程大大简化,才有可能求出一些严格解。
在引力场球对称的假定下,可以得到方程的史瓦西解:
显然,度规在r=2MG/c2和r=0处奇异(趋于无穷大)。但是,r=2MG/c2处的奇异是由于坐标系带来的,可以通过适当的坐标系变换来避免。r=0处的奇点是本质的。在奇点上,时空曲率和物质密度都趋于无穷大,时空流形达到尽头。不仅在宇宙模型中起始的奇点是这样,在星体中引力坍缩终止的奇点也是这样。在奇点处,“一切科学预见都失去了效果”,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无穷大的出现显然是广义相对论的重大缺陷。
另外,对于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形式复杂性,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波恩说:“它的形式复杂得可怕”。
2、广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不相容
量子理论是非常完备的科学理论,而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彼此间并不相容。
1920年,韦尔提出了一个将电磁场和引力场联系起来的电磁场几何化的理论,他的基本想法是:把电磁场与空间的局部度规不变性联系起来。韦尔的理论不仅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而且也与实验结果不符。之后,瑞尼契、惠勒、米斯纳等人也作了很多将电磁场几何化的尝试,都没有获得成功。
人们也曾试图将引力场进行量子化,并从中寻求引力场与电磁场的本质联系,企图用量子论的方法实现引力场与电磁场的统一。电磁场的场量子是光子,类似地人们欲将量子化的引力场的场量子称为引力子。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引力场的量子化尝试连连失败。
二、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改造
显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有缺陷的,我们认为该定律是一个正确定律极好的近似。为了便于进行类比,我们来看一个电磁学现象:
在一个范围内,同时有一个恒定的电场和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其中,电场由带电量为-Q(场源)的均匀球体产生。距离球心r处,有一静止检验点电荷,带电量为+q(q<<Q),其对场源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则点电荷不受磁场的作用, Fc=0;所受电场力(库仑力)为有心力,大小为:
Fe =Qq/4πεr2……(1)
如果点电荷以速度v运动,则所受电场力仍满足(1)式,同时,它还要受到磁场力(洛仑滋力)的作用,大小为:
Fc =Bqvsinθ……(2)
θ为B与v的夹角,洛仑滋力Fc不是有心力,其方向恒与速度v的方向垂直,由左手定则确定。可知,洛仑滋力Fc对点电荷不做功。
万有引力F1=(GMm/r2)与(1)式很相似,因此,我们假定,在万有引力场中运动的物体,除受引力F1之外,同时受到另一个类似洛仑滋力力(暂称为附加力)F2的作用,F2是速度v的函数,其方向恒与速度v的方向垂直,在v 与r构成的平面(密切面)之内,指向曲率中心一方,大小为:
F2=(GMmv2/r2c2)
由此得到万有引力的精确表达式为:
F=(GMm/r2)
=(GMm/r2)+(GMmv2/r2c2)……(3)
其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m为物体的运动质量。
m=m0/1/2
我们称第一项(GMm/r2)为爱因斯坦引力,第二项(GMmv2/r2c2)为附加力。
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改造,下面对新理论进行检验。
三、对新理论的检验
我认为,在考虑“引力场”和“变速运动”的情况下,时空仍然是平直的。
1、太阳光谱线“红移”
根据改造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光的波粒二象性,就可以得到太阳光谱线“红移”的结果。
当光子从太阳(r0=R)运动到地球(r=∞)时, 对于速度为c的光子, 太阳的爱因斯坦引力f1对光子作负功,地球的爱因斯坦引力F1对光子作正功, 太阳、地球附加力(F2)对光子不作功。f1引起光子的能量变化为:
ΔE1=-∫f1dr=-GMm∫(1/r2)dr(光子的质量m变化很小,故可提到积分号外)
以太阳为参照系,当光子从太阳(r=R)运动到地球(r=∞)时, 将r从r=R到r=∞积分得:
ΔE1=-GMm/R
光子的能量E=mc2=hν, ΔE1=hΔν=-GMm/R
Δν=-GMm/hR
F1引起光子的能量变化为:
ΔE2=∫F1dr=-GM’m∫(1/r2)dr
=-(GM’m/r)+C’
以地球为参照系,当光子从太阳(r=∞)运动到地球(r=R’)时,
ΔE2=GM’m/R’
ΔE2=hΔν’=-GM’m/R’
Δν’=-GMm’/hR’
光子的能量总变化为:
ΔE=ΔE1+ΔE2
=-GMm/R +GM’m/R’
=Gm[(M’ /R’)-(M/R)]
相对而言,地球的引力比太阳的引力小很多,地球的质量与半径的比值(M’/R’),比太阳的质量与半径的比值(M /R)小4个数量级,故对光子能量总变化的主要贡献来自太阳的引力,ΔE≈ΔE1,Δν=-GMm/hR
而E= hν0,ν0=E /h=mc2/ h
Δν/ν0=-GM/Rc2=-2.12x10-6
负号表示光从太阳运动到地球频率变小。这就是太阳光谱线“红移”的理论值。实际观测结果为 -2.12x10-6。
对天狼星伴星光线的引力红移,理论值为:
Δν/ν0=28x10-5
1971年,格林斯坦(J.L.Greenstein)利用衍射技术,得到实际观测结果为: (30+5)x10-5。
我们必须注意,虽然新理论的结论与广义相对论一样,但原因却不相同。
我们知道,光源的固有频率是指,相对光源静止的观测者检测到的光源所发出的光子的频率。例如,某原子的固有频率取决于该原子的能级结构,它是该原子的固有属性,与引力场的大小毫无关系。无论是黑洞、太阳、地球上的氢原子,还是遥远太空中远离引力场的氢原子,对于相对氢原子静止的观测者,它们在跃迁时所发出的频率大小都相同,等于氢原子的固有频率。
如果光源远离观测者,观测者检测到的光源所发出的光子的频率将变小(频率“红移”)——这是多普勒效应,但是,广义相对论认为,太阳光谱线引力“红移” 的原因是:太阳表面的引力场比地球表面的引力场强,因而太阳表面的钟走得较慢,当用某种物质从太阳发出的光谱线的频率,与同一物质从地球发出的光谱线的频率进行比较时,结果是,从太阳发出的光谱线的频率较小(“红移”)。
新理论认为,太阳光谱线“红移” 的原因是:从太阳表面的光子运动到地球时,由于其受到的力主要是来自于太阳的引力,而该引力对光子做负功,引起光子能量的减少,但光速大小不变,只能是光子频率减少了(E=hν)。当用某种物质从太阳发出的光谱线的频率,与同一物质从地球发出的光谱线的频率进行比较时,结果是,从太阳发出的光谱线的频率较小(“红移”)。
从太阳发出的光谱线到达地球的观测者,将同时产生多普勒“蓝移”效应。
钟的快慢与固定在它之上的坐标系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与观测者的坐标系有关,与它所处在的引力场强弱无关。
2、地球光谱线“蓝移”
1959年庞德等人在哈佛大学首次在地面上直接验证了引力频移。利用在塔顶发射 射线,在塔底接收。塔高H为 。
此实验在地面上,故可忽略太阳对光子的作用。地球的爱因斯坦引力F1对光子作正功,地球附加力(F2)对光子不作功。F1引起光子的能量变化为:
ΔE1=∫F1dr=GMm∫(1/r2)dr
=-(GMm/r)+C , 将r 从(H+R)到R积分,
ΔE1=(GMm){(1/R)-}
在地面上,(GMm/R2)=mg, GM=gR2,
ΔE1=hΔν
Δν=gHm/h≈gHm/h
[(H/R)<<1],而E= hν0,ν0=E /h=mc2/ h
Δν/ν0=gH/c2=2.46x10-15
这就是光谱线“蓝移”的理论值,表示光从塔高H为 射到地球表面,光频率变大。实际观测结果为2.46x10-15。
我们必须注意,虽然新理论的结论与广义相对论一样,但原因却不相同。
广义相对论认为, 射线“蓝移” 的原因是:塔高H为 处的引力场比塔底的引力场弱,因而塔高H为 处的钟走得较快,故在塔底接收来自 射线的光谱线频率较大。
新理论认为, 射线“蓝移” 的原因是:从塔高H为 处的 射线运动到塔底时,由于其受到的力主要是来自于地球的引力,而该引力对光子做正功,引起光子能量的增加,其相应的频率增大(E=hν)。
如果从塔底将 射线射向塔高H为处,由于其受到的力主要是来自于地球的引力,而该引力对光子做负功,引起光子能量的减少,其相应的频率减少(E=hν),出现“红移”现象。
为了检验关于 射线“蓝移”的正确与否,我们可以做两个实验:
(1)在珠慕朗玛峰大约8000米海拔高度,或者1万米高空的飞机上,原地测出(不要从高射向低,也不要从低射向高)以上 射线的频率;
(2)在广西的北海银滩原地测出以上 射线的频率。
如果在高低两处测出以上 射线的频率满足以下关系式
(高处的频率较大):
Δν/ν0=gH/c2
则说明广义相对论正确,否则错误。
3、恒星光线的偏折
以遥远恒星光子的运动速度的前进方向为x轴负方向,建立平面坐标系x-o-y,在太阳引力场中,光子的运动速度非常大,运动质量m很小,它的偏角θ非常小, 光子在y轴方向的分运动速度非常小,所以:
F1sinθ+ F2=may=m(dvy/dt)
F1=(GMm/r2),
F2=(GMmv2/r2c2),对于光子,v=c,F2=(GMm/r2)
F1与F2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
光子在x轴方向的速度可以认为不变,为c≈dx/dt
sinθdx=rdθ, sinθ=R/r(R为太阳半径,r为光子与太阳中心的距离),在t时刻,光子运动速度与x轴负方向的夹角为dθ,当光子从+∞远处运动到-∞远处时(θ从而到π),光子的总偏角为:
θ=(GM/Rc2)∫(sinθ+1)dθ
=(2+π)GM/Rc2=2.2"
1919年5月,两组科学观测队分别进行第一次实际观测到, 恒星光线擦过太阳边缘到达地球的“总偏角”为1.98"+0.30 和1.61+0.12"。在各次日蚀中,至今已对400多颗恒星作了这种测量,观测数据的范围是从1.57" 到2.37",平均值是1.89"。
4、水星的“附加进动”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它受太阳的引力场影响最大。实际观测表明,水星近日点的进动角为5600.73"/百年,其中,根据牛顿理论得出的进动角为5557.62"/百年(5025"来源于天文坐标系的旋转,占89.7%;约532"来源于其他行星的引力摄动,占9.5%,)。用牛顿理论,无法解释多余的进动角(附加进动)43.11"/百年(占0.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