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50722 发表于 2018-8-22 20:52:01

2018探究在物理教学中体现“学讲教学”的优势

  从2013年上学期开始,江苏省徐州市开始宣传并实施学讲教学。学讲教学的核心是学进去,讲出来。它是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学讲教学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先学,合作学习,共同学习,再通过讲出来的方式呈现所学内容。理论虽好,但在应用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笔者结合物理教学实际谈一下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一、做好课前的学讲导学案
  学讲教学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前置。在上课之前,学生要根据导学案上的问题自主先学。这就要求老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要精选问题,科学设置,把握好梯度和难度。如果本节内容较简单,可以设置较多的问题,将本节课的内容基本上以问题的方式展开讨论,共同学习;如果内容较难且抽象,问题的设置则要注意难度和梯度,由浅入深笔者在设计导学案时,基本上是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1)本节课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这节课要掌握哪些知识。
  (2)课前导读。这是自主先学的主要部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预习,避免学习的盲目性。课前导读设计的问题以简单为主,以基本概念的理解为主。
  以必修一《质点、坐标系与参考系》为例,课前导读如下:(带着问题读书吧!读后,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①我们学习的第一章是《运动的描述》,
  那么,什么是运动呢?②运动是具有物质属性的,是依赖于物体存在的。在物理学研究物体运动时,为什么又引入质点的概念呢?③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研究?④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回忆一下,我们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为什么引入参考系的概念?你对参考系又有哪些认识?
  (3)导读检测。通过一些简单的题目检测一些易错、易混淆概念理解。
  (4)当堂巩固。在导读检测的基础上,结合老师的讲解更深层次地解决学习目标。
  (5)课堂小结。总结课堂内容。
  总之,一个好的导学案是上好一节课的主线。
  二、学讲教学在高三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身边的一些同事认为高三教学任务重,课程紧,学讲方式会耽误教学进度。其实不然,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包括平时高一、高二基础年级章节复习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学讲计划其实更容易实施。高三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以及其他学科到了二轮复习之后,练习题的数量比较多。在讲解某一试卷时,可选取错误率较高的几道题,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讲。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先分组讨论本节课需要讲解的问题,大概占用十五分钟的时间,然后用三十分钟去集中讨论,各抒己见。有时学生的方法比我们老师的方法还要好。例如,在复习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本实验用到了什么物理研究方法?
  (2)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怎么平衡?平衡是否恰当标准?
  (3)对牵引小车的重物质量有什么要求?讨论并计算证明。
  (4)如何用图象法找到加速度与质量关系?高中阶段还有哪些实验用到了类似方法?
  这几个问题把这节的重难点都包括在里面,而且在设计时可以进行整个高中阶段类似知识的回顾,效果很好。
  三、学进去讲出来的主次之分
  笔者认为,学进去与讲出来之间要更突出学进去。学进去是讲出来的基础。讲出来是学进去的呈现,但要更突出学进去,我们不可能苛求学生在讲出来上有老师的技巧及语言艺术。并且在学生讲的同时,老师要及时的地根据学生的讲解纠错,补充,完善。
  四、如何进行分组
  合作学习,共同学习是学进去的重要部分。每个班级里的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是有客观存在的差异的。因此在分组时要考虑这一点。我们把学生的认知水平姑且分为A、B、C三种等级:A代表程度较好,认知能力快;B代表认知能力一般;C代表认知能力较差。结合班级实际人数以每组五到六人为宜,A、B、C皆有。可以让每组的B去讲,A去补充,C记录。如果本节课内容较难,也可以让A单独讲。小组内的学生组合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经过一段时间,如果组与组之间有差异也要适时调整。总的原则是尽量使每一组内优生、中等生、潜质生皆有,但要保证组与组之间的平等。另外,学生在分组讨论时老师要参与到其中,保证课堂纪律良好,同时及时指导在讨论中发现的问题。
  五、学生位置的排列
  在进行学讲教学时,座次的排列要充分考虑学生讨论的方便性,传统的位置排列没法进行有效讨论。通过几次摸索,笔者认为下图所示的排列方法较好。
  这样既考虑到了分组讨论的方便,
  又兼顾到了两边学生的视野。
  学讲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一套很先进的教学理论。如何将这一理论通过具体实践体现出来,这还要我们老师动动脑筋,需要不断地摸索改进、完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教学细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探究在物理教学中体现“学讲教学”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