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6151 发表于 2018-8-22 20:35:58

2018用存在的动态特质把握 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区别

用存在的动态特质把握 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区别
  准确区别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有助于我们确定何为真知,这一区别既是心理学上的区分,也是哲学上的区分,它能够增强我们对自我把握能力的认识。关于这一问题,布伦塔诺做了全面而透彻的论述,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一思想,关键在于领会心理现象的动态特质。
  与心理现象相对应的是物理现象,他们共同构成了我们意识材料的一个整体,但是二者对我们的认识却起着不同的作用。可以说,只有心理现象才能形成知识,而物理现象则不能。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区分清二者,这样的区分最大的意义在于使人更深刻地领会心理现象的作用,它是我们人类认识活动的基础和源泉。
  长期以来,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的界限都不够分明,或者存在很大争议,鉴于此,布伦塔诺作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比较和阐释。他首先以实例来明确了二者的不同性质,其次给他们分别做了定义,即,心理现象是表象以及建立在表象基础上的现象,物理现象则是不属于这一范围的所有现象。接下来,讨论了通常人们用以区分二者的广延性标准,进而否定了这一标准。之后,谈到心理现象的一大区别性特征意向性的内存在,这是心理现象的特有性质。继而,又将心理现象定义为内知觉的唯一对象,只有它才是直接的、自明的、无谬的知觉,这样,就得出了心理现象的进一步定义:唯有心理现象既是意向性的存在又是实际的存在。最后,还指出了心理现象的一大区别性特征:尽管心理现象是多重的、复杂的,但他们总是以统一整体的面目呈现于人的内知觉。
  在罗列了这些特征之后,布伦塔诺明确指出,只有意向性的内存在才是心理现象最显著的特征。由此,他把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区别开来。我们知道,对物理现象的研究形成了自然科学,它探讨的是事实、现象,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它通过采用一些纯粹抽象的方法如恒温、真空研究事物,进而为人类的生活提供方便。而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则形成人文科学,它追问的是存在、意义、价值,进而影响人们的思想,帮助形成道德。心理现象的这一显著特征表明了它既是实际的存在,同时又是意向性的存在。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物理现象与心理现象的区分还有助于我们把握事物,寻找真知。按照布伦塔诺对心理现象的另一个定义:心理现象这个词不仅指称表象,而且也指称所有那些基于表象之上的现象。显然,心理现象既是指我们意会到的那些现象,也是指我们意会的这个过程,甚至可以说,表象的过程意义胜于被表象的东西。这一现象关乎人类的行为、情感和道德。我们的判断、情感都需要表象作为基础,判断就是在意向性中对表象的态度,肯定或者否定,接受或者拒绝我们不能判断任何东西,除非这些被判断、被欲求或被害怕的东西事先被表象出来。我们的情感也同样如此。与此相反,一些没有进入我们意识的状态则不能称作心理现象,例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行尸走肉或是麻木不仁。在这种状态下,是没有东西被表象的,因此也就没有相应的心理现象。
  在我们判断、回忆、期望、疑虑的过程中,我们当下的心理状态表明了我们的偏好、取舍以及一切的价值取向,这个取向实际上是在心理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就完成了的,同时是一个动态的,它的活生生的状态没有人能够虚构和掩饰。正因为如此,作为所有心理现象基础的表象在人的道德行为中才占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物理现象对于人的道德情感是没有意义的,而心理现象则不同,它有意义,因为它包含着人的理解,可以使我们自觉,这种觉,就是对于存在本身的把握。
  要理解心理现象对于道德的影响和主导,就一定要在体验当中去理解;而要理解这种心理,则必然需要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去进行,这个过程不是空洞和抽象的过程,它应该是具体的一个个事件,并且只有经历了这种心理现象的当事人才能够理解。人们常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就好似这个道理。七十多岁的老人经历了生活中的各种磨难和困苦,对人生的理解是深刻的,他会把人生中的一些道理告诉年轻人,但是为什么年轻人往往还是会重蹈覆辙呢?这个道理同我们要表达的心理现象的一个特质是相同的,那就是动态特质。要领悟一定要在动态当中,没有经历过的人就不会有所体会,没有被吓到过,就永远不知道什么是害怕,没有被困扰过,就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烦恼,没有收获过,就永远不知道什么是喜悦,诸如此类。年长者告诫年轻人时所说的只是一个结语,是静态的,它没有能够在年轻人的心中形成表象,于是就无法成为年轻人自己的真知。而当他自己经历这些事件和心情时,所有的东西才开始在他心里形成表象,这个心理现象的过程是动态的,是活生生的,于是才会变作他自己的一部分,成为知识。
  这是从心理现象对道德行为的影响上来谈其动态特质。
  心理现象的最基本特征是它意向性的内存在,关于这一特征,很多哲学家都依据不同方向作过研究。在布伦塔诺的哲学中,他更愿意称其为志向性,这种志向性包含着五层意思:一是指意向中的存在;二是指心灵(精神、内心)中的存在;三是指内在的对象性;四是指对某个对象的指向;五是指和某个对象的关联性。这一志向性帮助构成表象,而他所谓的表象活动则包含了表像、判断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内容。前面我们已经简要地阐述了情感、判断活动的动态特质。接下来我们看看其他哲学家的研究。
  海德格尔同样提出意向性的概念,他以意向性来描述我们的存在情境,强调存在本身,从他严格区别存在与存在物我们就可以看出,意向性在他这里表征的正是事物的在,而不是是。从在到是,再到是什么是一个范围逐渐狭窄化的过程,他称这个时代是一个在的遗忘时代,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存在物而不是存在的状态,海德格尔想要做的就是回归存在本身,这种情境恰好是一个动的状态,这里的动,其实更多的是指一种活的状态。舍勒一生最为关注的是:人的本质、人的宇宙位置以及人的价值之所在的问题。在探讨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时他同样采用了意向的概念,他的论断是:人是超越的意向和姿态,是祈祷的、寻求上帝的本质。他力图回到人种的情境,重新衡量人与宇宙的关系,在人的地位不断被抬高的时代,回到这种关系的真实境地,发掘出人的位置既不在自然生命之中,也不在纯粹精神之中。因为人的本质及人可以称做它的特殊地位的东西,远远高于人们称之为理智和选择能力的东西。使人之所以为人的新原则,存在于所有我们可以在最广的意义上称之为生命的东西之外。无论是在内在心理还是外部活力的意义上。通过考察人和宇宙的伟大与渺小,展现出二者的关系正是这种意向性的一个实证。此外,伽达默尔也同样强调意向性的概念,他努力营造的是一种文化的情境,指出文本、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之所以系于一线其原因就在于文本与作者、文本与读者之间的文化情境,这种文化情境乃是由语言搭建起来的,它是在对话当中营造一种氛围,这种氛围犹如一种场或是气息,在当中文本与作者、文本与读者得以交流和互动,文本在读者的意识中形成的表象就是这种情境的一部分,同一文本在不同读者那里得到不同的解读,这正是意向性的典型体现。而文本意向性的载体乃是语言,因为语言具有意义的发散性,使得它在不同读者那里得到的是不同的理解和呈现。可见,在阐释和运用意向性的概念时,无论哲学家们将它用于哪个哲学领域,都是在一种动态的过程当中去研究、理解和总结,离开这种动态,就无法营造出相应的情境模式,无法在意识中呈现出最真实和生动的各种心理现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用存在的动态特质把握 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