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9295 发表于 2018-8-22 18:48:33

2018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分析的论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学困生“、”后进生“的转化。学生往往并不缺乏求知欲,而是缺乏激励。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在观察这些物理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如在观察”摩擦起电“规象时,要提示注意:①手帕摩擦过的塑料膜对碎纸屑有什么作用?②手帕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在相互接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③把用手帕和毛皮分别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靠近些,它们之间会产生什么现象?通过观察,学生自己得出了”摩擦过的物体带电及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结论。通过对上述物理现象的观察,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成功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从生活中提出新颖有趣的问题,会引起学生探新寻因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
  3、注重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忽略了个体的差异,偏于求同思维,所以不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兴趣。而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应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教育并不是千篇一律。如在开放性、探究性题中,答案并不唯一,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求异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勤于观察实验重视科学探究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1、物理实验有助于探究自然过程。
  当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重讲解、轻实验”,“重结论、轻过程”的错误倾向。其弊端是有目共睹的。而新教学观念则重在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思维方法、创造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安培表、伏特表的连接特点及“+”、“一”极的接线位置,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又避免量程过小使电流烧坏仪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学到课本上没有的或者是一带而过的知识。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物理实验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初中生由于受抽象思维的局限,开展实验探索教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为思维加工提供大量的素材,而且为学生能力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
  三、善于提问师生探讨
  1、问是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这种求索的心理倾向,有力的推动学生不断地带着疑问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提出启发性的有效提问,还要注重创造机会让学生去发问,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1。探究式、启发式教学。
  围绕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经过精心设计,进行有目的、有趣味、有启发性提问,对促进学生思维会有很大的作用,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初二物理课上,我讲到《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同学们见过器乐合奏吗,你看舞台上多姿的乐器,有长的、圆的、有金属的、竹子的、有吹的、拉的、打的、形状不同,构造各异,可是都能发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同学们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能发生呢?各种乐器发声的方式虽不一样,但在发声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这个现象是什么?”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振动”。教师通过启发性的提问,把本课所要阐述的问题——物体在振动时会发出声音,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归纳出来了。
  2、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
  联系到我们课堂实际中来,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则说明他们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自己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们通过真正动脑提出自己急于想知道的问题时,已经极大地激发了求知欲,提出的问题愈多,好奇心就愈强,兴趣也就更浓,课堂的注意力就愈发集中,思维就愈活跃。
  四、多于思考勇于探索
  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首先要集思广益,博取众人之长,才能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其次要勤学多问,学习重于存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会接受而不会质疑,只是做被动者的角色,而不会成为主动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分析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