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6153 发表于 2018-8-20 11:12:44

2018电子商务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1.准确定位教学培养目标
  作为一个较为新兴且涉及面宽广的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在探索初期容易给学生以定位模糊之感,如此不利于本专业的学科建设,也难以培养出目标明确,具有电子商务专业特色的人才。因而高职院校应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有一个准确清晰的定位,将学生培养为一群能面向数以百万计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类岗位的复合型高技能运用人才,他们必须具备优良的综合素质及职业道德,不但了解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还掌握较为先进的营销管理理论,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熟知现代商务运作的流程,具有鲜明的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及突出的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此外,还可在强调培养学生商务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基础上,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细分为网络营销、网站建设、物流管理等方向,使电子商务这个涉及面宽广的大专业有更为明确的教学培养方向及目标,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加强电子商务能力型课程体系的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时,应以就业为导向,充分掌握并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加强能力型课程体系建设,着重培养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全方位培养形而上的关键能力,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进行电子商务专业科目课程改革,以国家技能鉴定培训、考核内容为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使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必要时可进行课程整合,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调整课程。专业课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的开发设计,按照项目、任务、案例、设备、现象、产品等内容的平行或递进关系对专业核心能力进行层级分解,形成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主线的实践课程体系。学生在初学阶段进行公共基础课、经济管理基础课程以及商务交流课程等专业性模块的学习是必要的,这是培养其人文素养、基础能力及经济管理能力、商务贸易交流能力、沟通能力等电子商务专业必备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这些课程应作为必修课供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此外,课程体系的建设不但要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因素,还需兼顾学生的长远利益规划,拓宽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知识层面,尽可能多开设有用的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特长爱好,选修相关的强化课程,为培养自身的专业特长及个人核心竞争能力,乃至形成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
  3.构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打造一群具备计算机信息技术,熟知经济活动规律且掌握商务运作流程、有较强的综合电子商务能力及商务操作能力,工作效率高、协调能力强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复合人才。因此需构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职业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并与时俱进,随时关注市场变化及需求,及时予以调整,强化学科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电子商务实践体系的建构可分为课内实践课程和课外实践课程,课内实践课程需要教师针对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相关的实践操作环节,学生不断进行练习直至熟练地掌握并加以运用,主要在课堂上、或是校内实验室进行,例如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感知型实践,模拟电子商务运营活动的模拟性实践,而课外实践课程则需要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用人单位等校外场所进行实际操作、现场观摩并掌握应用专业性较强的技能,诸如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课内实践课程和课外实践课程的综合运用是将实践教学的全部内容贯穿于教学的整合过程中,使之融合在实训、实验、实习等环节中,使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能相互融合,两者相辅相成,为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及相关电子商务企业的运营模式有深刻地认识,加强学生对电子商务岗位工作过程中相关识与技能的培养,提高其的实践能力及职业素质,为学生将来毕业、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电子商务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