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营 造 人 文 环 境 提 升 校 园 内 涵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其鲜艳夺目的人类文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翻开中华文化宝典,纵览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卷,夏商时的天文历法、商周时的青铜文化、年龄战国诸子百家争叫、影响中国二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秦砖汉瓦、唐诗宋词、灿烂辉煌的书法、绘画、雕刻艺术、流光溢彩的丝绸之路,以及造纸术、印刷术、炸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戚继光抗倭、林则徐禁烟、郑成功收复台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全民族抗战气贯长虹。这是我们民族的根、民族的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需要弘扬、需要传承。学校不仅仅是授业、解惑的平台,更是传承文明的载体。浓郁的文化气味,体现儒雅、布满人文色彩的校园,会以一股强大的气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着置身其中的每一个学生,使之冶情、砺志、感悟人生。知也无涯、学不可已,淑性陶情,厚德载物。人文的环境需要营造,校园的内涵需要提升。
现在的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校园中高大宏伟的建筑拔地而起,一座座鳞次栉比,如集装箱、火柴盒似的堆砌其中。固然散发着鲜活的时代气味,但这仅仅是一个华丽的外表,如同一具毫无灵魂的躯壳,缺乏精神与活力。
而今的各类学校都非常注重校园的绿化、亮化、美化,把很多精力用在了做面子工程上,而在文化建设、如何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方面下的工夫还不够深。固然校园打扮漂亮了,但始终缺乏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缺乏人文气味、缺乏文化内涵,让人体验不到学校的文化底蕴。这样,即使是一个教学质量非常高的学校,也不能充分显现学校的文化内涵。倘若校园中或多或少地将某些历史文化名人的塑像雕刻其间,将某些尽唱千古的诗词歌赋篆刻于绿草碑林之中,将祖国辉煌灿烂的艺术奇葩、文化瑰宝浓缩点缀其内,让每一块空地赋有生命,让每一块怪石具有灵魂。那么,不难想象,一尊孔子的塑像,定然会使人体验到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一组唐诗碑刻,定然会使人体验到大唐歌飞的唐朝诗歌艺术;一组荡气回肠的长征组歌,定然会使人眼前浮现出红军长征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壮举,从而体验到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一座科幻浮雕,定然会使学生对未来布满遐想,激发其奋发向上的精神。
当然,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尽不只是停留在对环境表面的打扮。一尊雕像、一幅篆刻,尽对不可能充分展现其人文色彩、体现其办学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使校园中的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员工都要具有人文理念、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环境,提升校园内涵,既要考虑人文景观的配置,又要考虑如何才能使人文的理念深进人心?同时,还要注重人文景观与环境的协调性。为此,可否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手:
一、加强宣传教育,烘托人文气氛:
学校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教师是人文思想的传播者。校长是学校发展的引路人,首先应具有全新的育人理念和较强的人文意识,同时,应具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校园人文性、提升校园內涵的决心和实际行动。以校长的思想、行动感染全校师生,加强宣传教育,烘托出人文气氛。召开全校师生动员大会,发出弘扬人文、追求卓越倡议,大张其鼓地利用广播、标语、橱窗、黑板报等广泛宣传;请专家、教授、民间艺人到校作专题报告、专题演讲,烘托出崇尚科学、弘扬人文的环境气氛。教师帅先垂范在全校掀起大张旗鼓的弘扬人文、营造人文环境的活动,让全体师生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这个高雅地活动中来。
二、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培训: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学生的青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最易接受新思想的时期。因此,将人文知识、人文思想的教育融进课堂,有目的地进行培训,让学生更多地知晓和了解我国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形成人文思想、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用人文学科的精神财富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增强人文意识,确立人文理念,树立人文精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