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血清学指标在胃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的几个方法
胃癌是全球第四大常见肿瘤,也是最常见的肿瘤相关死亡原因之一, 我国胃癌发病率占全球胃癌发病率的46.8%,病死率占47.8%,全球70%新发病例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每年新增病例超过100万。胃镜是早期发现胃癌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目前已被公认为诊断早期胃癌的金标准。日本医学界在胃癌早期发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通过对有症状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和对高危患者每年一次的胃镜检查,日本早期胃癌发现率达40%,而我国和欧美国家只有6%~8%。胃癌病人就诊前可有短期症状,如:不明原因体重下降、贫血、上腹疼痛、恶心及呕吐或者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大约有40%胃癌病人未出现消化不良症状,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病人就诊时已处于胃癌进展期,此时治疗手段便受到限制,预后较差。基于胃癌如此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早期发现并给予治疗显得非常重要。目前,胃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侵入性检查,如胃镜和组织活检,该检查费用较高且病人依从性差,不适于胃癌大规模筛查和早期胃癌诊断。因此,寻找新颖、特异、敏感和简易的血清学标志物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胃蛋白酶原、胸苷激酶等血清学指标在胃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1酶类血清学指标
1.1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被誉为血清学活检,在早期诊断胃癌中的应用价值得到国际公认。PG属于天(门)冬氨酸蛋白酶类,主要由胃分泌,据生化和免疫性质分为两类:胃蛋白酶原Ⅰ(PGI)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Ⅰ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及颈黏液细胞合成,PGⅡ由胃主细胞、颈黏液细胞、胃窦黏液细胞及近端十二指肠的Brunner腺等合成,前列腺和胰腺也产生少量的PGⅡ,合成后的PG大部分在胃腔中经胃酸作用活化为胃蛋白酶,仅约1%透过胃黏膜毛细血管进入血循环。当胃黏膜发生病理变化时,血液PG含量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血清PG水平可反映胃黏膜的结构和功能。Zhang等检测了华中地区汉族人口248例胃部疾病患者与34例健康对照组后发现,早期及进展期胃癌含有显著低水平PGⅠ和PGⅠ/Ⅱ比值,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含有显著高水平PGⅠ,与萎缩性胃炎相比,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含有显著低水平PGⅠ/Ⅱ比值,当以PGⅠ70 g/L且PGⅠ/Ⅱ6作为临界值时,诊断胃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1%、94.2%,通过ROC曲线,分析了PG和胃镜及活检在诊断胃癌的准确性的关系,得出低水平PGⅠ和PGⅠ/Ⅱ比值是预测胃癌有价值的指标,特别是PGⅠ/Ⅱ比值是早期胃癌风险筛查的有效预测指标。
1.2胸苷激酶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在细胞内存在两种形式,细胞质胸苷激酶(TK1)和线粒体胸苷激酶(TK2),TK1与肿瘤细胞周期相关研究证明,TK1是一种嘧啶补救合成DNA的关键酶,是S期特殊酶。TK2主要存在于静息细胞中,在增殖细胞中含量很低,而TK1活性与高增殖密切相关,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检测到较高浓度,这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破坏肿瘤细胞,TK1随肿瘤细胞的破坏进入血液,TK1在95%恶性肿瘤细胞中都有升高。化晓莉等对11 880位健康体检者血清TK1(STK1)进行检测,STK1阳性率为0.5%,与相应的癌症发生率相近,83%的阳性者显示的疾病与恶性肿瘤疾病进程相关,阴性组无恶性肿瘤者发现,但在STK1阳性组,发现2例癌前病变和l例恶性肿瘤,由此可见STK1可作为早期恶性肿瘤的危险评估指标。
1.3脂肪酸合酶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是一种能催化脂肪酸合成的多酶蛋白,仅存在于肝脏及脂肪组织,在其他正常组织表达水平低或不可检测,现已发现其在乳腺癌和其他肿瘤高表达。研究指出,FAS在肿瘤患者中的高表达与疾病的进程、侵袭力、转移有关。20世纪80年代中期,李向红等用体内14C标记的葡萄糖处理艾氏腹水癌探测是否肿瘤中所有的脂肪酸均由体内合成,结果表明肿瘤细胞中合成的脂肪酸占所有甘油三酯中脂肪酸的93%,又根据游离脂肪酸和血浆甘油三酯中脂肪酸从宿主细胞到肿瘤细胞的转运速度,肯定内源性脂肪酸是肿瘤细胞生长所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由此,FAS作用的产物是肿瘤细胞增殖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当肿瘤细胞增殖时,FAS就会增加。最近一项研究发现:血清FAS诊断胃癌最 本文由WwW. 提供,毕业论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佳临界值为60 ng/ml,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62%、93.33%,其敏感性高于CA199及CA724。由此可见,血清FAS在胃癌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其在肿瘤早期就有升高,有可能成为胃癌早期筛查及诊断的指标。
2蛋白类血清学指标
2.1胃癌相关糖类蛋白CA724是目前公认较好的胃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在良性胃病升高比例不足1%,而胃癌升高比例可达45.1%,对Ⅰ期、Ⅱ期的敏感性为25.0%~28.6%,而在Ⅲ期、Ⅳ期的敏感性显著提高,为39.5%~52.9%。据报道CA724诊断胃癌的特异性为92.0%~95.9%,高于CEA和CAl99。CA199的用途广泛,在多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均可见,缺少特异性,对早期胃癌诊断的灵敏度较低,而对Ⅲ期、Ⅳ期胃癌患者敏感性显著提高,不具有早期筛查、诊断的作用。CEA为广谱性标志物,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随访和疗效观察,血清CEA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为19.0%~56.1%,特异性为 50%~92%。CA242是唾液酸化鞘脂类抗原,在胃癌、胰腺癌和大肠癌患者的血清水平常有升高。说明胃癌相关糖蛋白对于早期胃癌价值不大,但在监测肿瘤复发、远端转移、预测患者生存、术后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2.2胃癌相关抗原胃癌相关抗原(MG7Ag)于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是由樊代明等通过将低分化胃癌细胞株MKN469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成功制备胃癌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抗原,正常人血液中亦可检测到MG7Ag,是一种含量极低的非特异性膜表面抗原。人体针对其产生的自身抗体可不对其产生免疫应答或仅产生免疫耐受,因此不会对机体造成损伤,但在各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胃癌组织可大量分泌MG7Ag并释放入血,免疫组化证实MG7Ag主要分布在胃癌,在肝、胰等肿瘤组织及正常消化道黏膜无分布。MG7Ag在胃癌中表达率为93.55%, 血清MG7Ag与组织MG7Ag表达有良好的相关性,胃癌患者血清MG7Ag含量明显增高,研究还表明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MG7A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袁先武等[1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