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84例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诊治的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腹腔镜联合诺雷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及2年后的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9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年后妊娠率为76.2%,对照组2年后妊娠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应用诺雷德联合腹腔镜的方式比较理想。 【关键词】 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 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11.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0034-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017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疾病中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盆腔疼痛、月经异常、阴道流血等,甚至可能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该病在我国每年的发病率呈增长的趋势,在育龄女性中发病率较高,且是女性导致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大部分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由于对自身生育考虑,多选择进行腹腔镜保守型手术,但是临床实验中其复发率较高,因此如何有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高患者的妊娠率,是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问题。本文针对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84例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诊治的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2例患者中年龄21.3~38.4岁,平均(28.42.1)岁,其中Ⅰ期和Ⅱ期共计21例,Ⅲ期11例,Ⅳ期10例;对照组42例患者中年龄22.1~39.5岁,平均(29.11.7)岁,其中Ⅰ期和Ⅱ期共计18例,Ⅲ期12例,Ⅳ期12例。排除伴随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半年内服用过激素类药物、血尿常规检查及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标准,同时满足两年内无避孕措施且未妊娠过;未经过卵巢、输卵管手术、丈夫无生育问题等条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使用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腹腔镜联合诺雷德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在月经后7 d可进行腹腔镜手术,在术前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的囊肿,患者均可进行腹腔镜手术,进行全麻后将腹腔镜自脐部进入腹腔中,先将患者的腹腔黏连带分离,将卵巢囊肿暴露处理,并将穿刺吸引器插入囊肿中,将囊液抽吸完毕后即可将囊肿剥离下来。术后进行不同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月经后7 d开始服用孕三烯酮,2.5 mg/次,2次/周;对照组患者在月经后7 d注射诺雷德,3.6 mg/次,1个月1次。Ⅰ、Ⅱ期患者治疗12周,Ⅲ、Ⅳ期患者治疗24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以及2年后的妊娠率。完全缓解:囊肿消失,卵巢正常;基本缓解:囊肿有一定的好转,但未全部消失;无效:囊肿无变化。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基本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9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完全缓解(例) 基本缓解(例) 无效 (例) 治疗有效 例(%) 治疗组(n=42) 25 14 3 39(92.9) 对照组(n=42) 24 14 4 38(90.5)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2年后妊娠率比较 治疗组2年后妊娠率为76.2%,对照组2年后妊娠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复发率为35.7%,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对照组复发率为23.8%,并发症发生率为11.9%,治疗组并发症状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和表4。 表2 两组患者2年后妊娠率比较 组别 妊娠 未妊娠 妊娠率(%) 治疗组(n=42) 32 10 76.2 对照组(n=42) 30 12 71.4 P值 0.05 表3 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 组别 复发(例) 未复发(例) 复发率(%) 治疗组(n=42) 15 27 35.7 对照组(n=42) 10 32 23.8 P值 0.05 表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组别 阴道出血(例) 体重增加(例) 转氨酶 增加(例) 其他并发症状(例) 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组(n=42) 2 3 3 2 23.8 对照组(n=42) 1 2 1 1 11.9 P值 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以外的部位,并且周期性出现的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率达到了10%,并且有40%~60%痛经患者是由于该病,严重者可能导致不孕不育。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其发生部位可分为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阴道直肠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五种类型,其中主要以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最高,文献指出,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所占比重为20%~40%。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在医学界中尚未清楚,在临床上有多种形态、多种表现,且该病具有较高的反复性,是妇科中一种较难治愈的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导致患者出现痛经、盆腔疼痛以及性交痛,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外科手术治疗以及化学药物治疗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途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是为了消除患者的卵巢肿囊,保障患者的生育能力并且有效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对于育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来说,其主要是通过改变病理变化以及病理解剖环境,预防对生育能力造成影响。目前对于保守药物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也较多,但是文献指出,囊肿直径超过1 cm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无法通过药物完全治疗,当囊肿发展至直径3 cm时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的方式有传统的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其中腹腔镜手术应用最为广泛,其具有诊断与治疗的双重效果,且其是一种微创技术,能够益于患者的预后,愈合时间短,术后复发概率低。腹腔镜手术是在腹腔内进行机械的操作,能够有效防止患者腹腔脏器长时间暴露且能够降低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避免术后黏连。腹腔镜手术能够利用现代技术利益腹腔画面方法观察囊肿,能够比较清楚的观察到患者的病症,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准确性与科学性,并可使用电刀及激光技术达到止血的效果。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的一种,其出血量较少,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并且能够达到缩短术后愈合的时间,同时腹腔镜手术具有诊断与治疗的作用,能够同时进行。腹腔镜手术可分为保守型、半保守型以及根治型手术,且对于育龄患者来说,大部分患者为了保障生育能力会选择保守型手术治疗,因此其复发率较高。文章主要为了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84例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诊治的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 39例(92.9%)和38例(90.5%),2年后妊娠32例(76.2%)和30例(71.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并发症状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比较理性,应用诺雷德联合腹腔镜的方式能够有效防止术后复发且疗效较明显,并发症较少。 参考文献 罗胜田,尹艳英,李娜,等.腹腔镜联合药物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前后IFN-r/IL-4的影响机制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53-54. 程爱花,王伟,郭丙静,等.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分析.肿瘤学杂志,2012,18(8):612-614. 刘思均.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效果观察.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9):5205. 李琳,成莉,周敏,等.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71-72. 耿素玲,郜翔,韩义娜,等.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疗效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159-160. 陈梦坤.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效果观察.医学综述,2014,20(16):3068-3069. 朱华,李洁.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价值.吉林医学,2013,34(12):2238. 陈小平,陈靓芬,黄丽萍,等.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腹腔镜对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血清MCP-1,RANTES的影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4):319-322. 王菊.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5,22(8):91-93. 蒋秋丽,陈钢.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比较.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781-1782. 郭欢,任艺婷,李晓燕,等.ER、PR和A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2):39-4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