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价值体现方式
【中图分类号】R4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0.02脑卒中后遗症指脑血管疾病急性期时遗留下的如偏瘫、口齿不清、嘴眼歪斜等症状,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致残率与死亡率较高,威胁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命安全,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本院选取门诊以及住院部的68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显示良好,现进行如下跟踪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对象为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门诊及住院部的68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后遗症临床诊断标准。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其中实验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55~85岁,平均年龄(67.46.3)岁;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52~88岁,平均年龄(67.66.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案本文由wWW. .cOm提供,毕业论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cOm
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治疗具体方案为: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奥拉西坦针及长春西汀扩张血管改善脑循环等,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例如患肢按摩、正确摆放体位、平衡能力以及语言认知功能训练等。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益气活血通络方剂:当归15 g、全蟹10 g、黄芪30 g、赤芍15 g、丹参15 g、桃仁8 g、地龙12 g、葛根15 g、桑枝15 g、怀牛膝15 g。口舌歪斜患者加僵蚕15 g、白附子15 g;头晕头痛患者加钩藤15 g、天麻15 g、石决明15 g;语言不利患者加郁金15 g、远志12 g、石菖蒲15 g;肢体麻木患者加杏仁10 g、甘草10 g、麻黄10 g、薏苡仁30 g,1剂/d,水煎,口服两次,两周为一个疗程。同时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合理的按摩与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1.3 疗效评定指标
患者治疗后根据其临床症状评估患者疗效,基本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恢复健康;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改善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53%,实验组为97.06%,结果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实验组治疗后出现脑卒中复发1例(2.94%),对照组出现复发5例,抑郁3例,肩手综合征1例,痴呆1例,总并发症率为29.41%,两组总并发症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卒中后遗症是由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遭到损伤,导致相应的功能缺损或者丧失,从而引起患者出现语言以及躯体运动功能障碍等,属于中医范畴中的卒中、中风。脑卒中后遗症通常致残率较高,患者丧失生活能力,产生暴躁、抑郁等不良心理,给家庭造成严重负担。
有关研究证实,脑卒中后遗症恢复主要是存活神经网络内突触联结重组,尤其是神经损伤部位周围神经细胞的激活。通过益气活血通络的中药治疗,可加快神经损伤区水肿的吸收,改善循环,再配合按摩与针灸,对患者靶器官进行刺激,激活损伤神经细胞,加快新神经通路组建与网络重组恢复功能。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两组患者治疗后总并发症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 本文由wWW. .cOm提供,毕业论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cOm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并发症率低,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且并发症少,安全可行,可进行广泛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武慧丽,冀润利,赵永青,等.加味补阳还五汤防治脑卒中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09(6):682-683.
张兆泉,杨 华,杜文建,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观察.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2):1769-1771.
张秀英.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53例疗效观察.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179-179.
方润龙.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106例.亚太传统医药,2012,08(6):65-6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