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指由于冠状动脉狭窄,脂质代谢不正常,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又称作缺血性心肌病。近年来他汀类药物不断用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上,但疗效不是特别理想。瑞舒伐他汀属于第7代他汀类药物,由于其生物利用率较高,降脂作用更强更持久。本文在传统基础治疗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本文由wWW. .cOm提供,毕业论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cOm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8月诊断并治疗的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其中男48例,女38例,年龄44~73岁。经检查诊断为冠心病,且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部疼痛、胸部压迫感、胸部闷胀感、气紧等心绞痛症状。并排除了对他汀类药物过敏、肝功能异常及家族性血脂异常者。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绞痛类型、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阿司匹林、-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及基础的病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1次/d,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心电图改变、肝肾功能、磷酸激酶等参数作为指标及有无黄疸、皮肤过敏、肌痛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临床观察指标发作频率(2.20.6)次/周和(4.21.2)次/周、持续时间(2.20.7)min/次和(4.71.3)min/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脂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LDL-C、HDL-C、TC、TG、CRP等指标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明显(P0.05)。见表1。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发现黄疸、明显肌痛、皮肤过敏,肌酸激酶升高及肝功能损害不适等不良反应。仅见部分患者肝酶轻度升高、轻微的乏力、消化道不适等,并未影响服药。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遗产因素、不良嗜好及膳食结构的改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较过去有所提高,分布有所扩大,并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目前很多研究已显示,他汀类药物能更有效地较其他类的药物使血清LDL-C降低至理想的水平,并能够调节其他类血脂水平,继而降低心血管死亡发生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目前广泛地用于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目前调脂效果最强的他汀类药物是瑞舒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是新型的他汀类药物,属于HMG-CoA选择性还原酶抑制剂,其血清半衰期较长,生物利用率较高,降脂作用显著,并且具有很强的肝脏选择性及低亲脂性。瑞舒伐他汀药物作用部位主要是降低胆固醇的靶向器官-肝,瑞舒伐他汀通过增加肝LDL细胞表面受体数目,从而促进LDL的吸收、分解代谢,同时抑制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肝合成,因此LDL和VLDL微粒总数得到降低。已研究发现,瑞舒伐他汀10 mg对LDL-C的降低幅度约为45.6%,且明显优于其他类的他汀类。目前已研究表明,除了良好的调脂作用外,他汀类药物还能够改善血管内皮、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和抗炎等,这些功效都能够有效的预防和降低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率。
本文研究的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后各项血脂指标显示证明了瑞舒伐他汀具有调脂和抗炎的作用,进而使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也大大缩短,心电图缺血有所改善。本文由wWW. .cOm提供,毕业论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cOm
参考文献
陈翀昊,王广燕,苏 衡.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2):1033.
陈 谦,郑良成,杨 瞾.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7及基质金属蛋白酶-8的影响.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03:
9-11.
张孝良,马正磊,赵祥光,等.瑞舒伐他汀钙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疗效.中国实用医刊,2014,42(0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