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53937 发表于 2018-8-18 19:14:25

2018中西医结合治疗臂丛神经痛1例

 臂丛神经痛又称parsonage-turner综合征、急性臂丛神经炎、神经源性肌萎缩、臂丛神经病等,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性表现为一侧肩背部及上肢严重疼痛,随后出现肩胛带或上肢肌肉无力、萎缩及感觉缺失,可发生于臂丛神经分布的任何部位,也可波及颅神经或下肢神经,临床表现多样。本病临床少见,国内报道较少,容易误诊为脑血管病或颈椎病。现报道1例臂丛神经痛患者,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及时早期治疗,缓解症状,减轻患者心理及经济负担。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2岁,2014年9月22日以右颈肩部疼痛2 d为主诉来本院门诊就诊。患者2 d前宿眠于阴冷潮湿房间后,出现右颈肩部疼痛,逐渐发展至腋窝及肘关节以上,伴有麻木,右上肢不能抬举过头,下垂时疼痛加重。外院查头颅DWI、MRA无异常。门诊查体:T 36.8 ℃,P 70次min-1,R 20次min-1,BP 130/80 mm Hg(1 mm Hg =
  0.133 kPa)。颅N(-),右上肢肌力2级,肌张力低,肱二头肌反射减弱,右肩部针刺痛觉减弱,无肌肉萎缩。颈椎MRI、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等检查无异常,右上肢神经电生理无异常。收治入院后,给予神经营养剂、活血化瘀药物、B族维生素配合针灸、理疗,并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每次10 mg,每日1次,连用1周后,改为醋酸泼尼松龙片每次30 mg,每日1次,逐渐减量,总疗程为3周。2周后,右上肢疼痛明显缓解,肌力改善,能上举过头。嘱患者坚持功能锻炼,1个月后,患肢已基本恢复正常,但患肩仍低于对侧。
  2 讨 论
  臂丛神经是由第5~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前支组成,个别有第2胸神经参与。其终末支主要有腋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等,主要支配上肢的感觉和运动。由发出臂丛神经的神经根以及神经丛、神经干原发或继发病变所产生的疼痛,称为臂丛神经痛,属中医学周痹。《灵枢周痹论》记载:此内不再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命曰周痹。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病位在十二经脉中某段经脉(多在肢体或靠近肢端或离开脏腑),并非某经络的整体之病;病因病理为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说明周痹的主要症状为疼痛,以排分肉而分裂来形容,说明疼痛的剧烈程度。
  1943年,Spilane首次报道神经痛性肌萎缩1例。
  1948年,Parsonage和Turner确立并明确描述了136例军人患者的临床表现,称为肩胛带综合征或麻痹性神经炎,后来国内陆续有相关报道。本病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考虑与免疫介导的多灶性炎症反应有关。本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见。神经电生理显示受累神经传导阻滞,诱发电位波幅减低,尤以运动传导等影响明显,部分患者早期(1~5周)可无明显神经电生理病理改变。本病为自限性,预后多良好,3年内痊愈率达89%。诊断需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并结合颈肩部影像学检查以排除颈椎、颈段脊髓及肩关节病变,再根据神经电生理提示神经源性改变以确诊,激素和营养神经剂及针灸、理疗等可缓解症状。
  本例患者有臂丛神经痛典型临床表现,如一侧颈肩部麻木剧痛,前臂无力伴感觉障碍,早期神经电生理无异常,影像学检查排除颈、肩、脊髓病变,激素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有效等,可诊断为臂丛神经炎。
  3 参考文献
  李娟,张宝荣.伴有颅神经损害的神经痛性肌萎缩
  1例报告.中国医药导报,2008,5(1):123.
  娄玉钤,李满意,杨亚飞.《灵枢经》周痹浅议.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3):45-48.
  Kuhlenb?umer G,St?gbauer F,Timmerman V,et al.Diagnostic guidelines for herediary neuralgic amyotrophy or heredofamilial neuritis with brachial plexus predilection.On behalf of European CMT Consortium.Neuromuscul Disord,2000,10(7):515-51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中西医结合治疗臂丛神经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