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0987 发表于 2018-8-18 18:40:56

2018超早期中医介入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超早期中医介入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经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治疗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超早期中医介入法,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主观疼痛感进行评分,分析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肿胀度。并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被动位置觉及被动感知阂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休息、术前活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休息及活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术后1周肿胀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活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和肿胀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健侧的本体感觉误差和被动感知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侧本体感觉误差和被动感知阈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超早期行中医介入治疗可明显改善和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能力。  【关键词】 中医介入; 早期;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本体感觉恢复; 康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一种最常见的膝关节运动创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自体移植物(髌腱或腘绳肌腱)或异体移植物等进行关节镜ACL重建。但临床实践表明,重建手术后虽然恢复了患者膝关节生物力学的稳定性,而患者却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膝关节不稳症状。本次研究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超早期中医介入治疗,观察患者进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效果,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140例经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ACL损伤的西医诊断标准,均经过关节镜ACL重建术治疗。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男36例,女34例,年龄20~45岁,平均(32.794.60)岁;观察组男37例,女33例,年龄21~46岁,平均(32.814.6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患者在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康复训练,训练任务逐周增加。分三阶段训练:第一阶段的康复训练强调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后6周内:(1)术后2周内:①锻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可行持续被动运动(CPM)训练;②术后3 d开始膝关节屈伸活动,不超过90;③要求尽量伸直、过伸膝关节训练,持续伸直位戴支具;④可拄拐下地行走,患肢不负重。(2)术后3~4周:①继续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屈膝肌力锻炼;②膝关节活动范围0~120,恢复过伸功能;③下地行走佩戴支具,患肢不负重。支具调整到60。(3)术后5~6周:①继续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屈膝肌力锻炼;②膝关节活动范围达到正常;③下地行走佩戴支具,患肢不负重。第二阶段的康复训练是结合力量的训练,术后7周~3个月:(1)可使用弹力绳增加力量训练;(2)术后7~8周时增加爬楼梯、下蹲等训练;(3)在2~3个月时,加强负重的训练,加强下肢肌力锻炼;(4)佩戴支具进行正常行走或日常生活训练。第三阶段的康复训练是增加特殊的体育锻炼。术后3~12个月:(1)术后3个月时允许跑步;  (2)术后4~5个月时,开始旋转和扭转的活动。术后  6~12个月:(1)可参加非对抗性体育活动;(2)在肌力恢复之前,避免膝关节过度旋转的活动。  1.2.2 观察组 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超早期中医介入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一样的常规康复治疗,同时配合超早期中医介入治疗。超早期中医介入治疗主要包括中药熏洗、中药内服、推拿等方面。具体方法是:(1)中药熏洗:在患者术后1~3天,组成:伸筋草15 g,透骨草15 g,五加皮12 g,三棱12 g,莪术12 g,秦艽12 g,海桐皮12 g,牛膝l0 g,木瓜10 g,红花10 g,苏木10 s。以上药用量比例制成粉碎干燥颗粒。使用时取上药80~150 g置于盆中,用沸水浸泡后,先熏患膝,并轻按摩股四头肌及小腿肌群,待药液温和后再泡洗患处,2次/d。(2)中药内服:黄芪30 g,鸡血藤30 g,茯苓20 g,白芍20 g,寄生15 g,独活12 g,牛膝15 g,当归15 g,骨碎补15 g,熟地15 g,秦艽15 g,川芎10 g,細辛3 g,甘草6 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温服。两组患者均在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参照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分数与疼痛程度成正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主观疼痛感进行评分,总分10分,0分表示不疼,10分表示最痛;对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肿胀度进行测量。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被动位置觉及被动感知阂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休息、术前活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休息及活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及肿胀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术后1周肿胀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活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膝关节术后3个月活动度和肿胀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本体感觉误差及被动感知阈比较 两组患者健侧的本体感觉误差和被动感知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侧本体感觉误差和被动感知阈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后易出现关节稳定性差的症状,术后不易康复。前交叉韧带限制胫骨前移及旋转与关节活动度、肌力等因素相关,也还参与构成膝关节的本体感觉。本体感觉是指大脑接收来自躯体深部的肌肉、肌腱、骨膜和关节等对躯体的空间位置、姿势、运动状态及运动方向的感觉。而膝关节本体感觉主要包括位置的静态感知能力、运动的动态感知能力、肌肉收缩及肌张力的调节能力。本研究通过分析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超早期行中医介入对患者本体感觉恢复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休息、术前活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休息及活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术后1周肿胀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活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膝关节术后3个月活动度和肿胀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超早期行中医介入治疗可明显改善和恢复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能力。分析原因可能为在行中医疗法时,于熏洗的过程中对患肢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且采取内服外敷方式进行治疗具有活血化瘀功效,能够改善膝关节的活动度。同时,循经点穴的推拿方式为一种被动疗法,可使膝关节的早期训练时的负荷减少,促进患者损伤组织血液循环,使关节内压降低,从而促进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同时,通过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的分析,可知两组患者术前的休息和活动时疼痛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再次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休息和活动时的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经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超早期行中医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其疼痛症状。  综上所述,经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超早期行中医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促进其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本体感觉能力,并减轻疼痛。  参考文献  杨勇,尹吉恒,冶尕西.电针治疗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膝肿痛.中医正骨,2016,28(10):50-51.  李克军,蒋拥军,何梦凡.电子生物反馈技术结合渐进抗阻训练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股内侧肌肌力训练中的应用.中医正骨,2016,28(5):13-15.  彭杰威,吴宇峰,宋伟毅,等.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超早期中医介入的康复疗效观察.中医临床研究,2016,8(3):117-118.  谢艺君.单隧道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的康复训练观察.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6):39-40.  李品,陈红云,孔舒娅,等.医护一体化康复锻炼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Lysholm评分的影响.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4):139-141.  郑晓捷,柳思露.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快速康复的护理探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02-203.  柏小金,黄文良,徐林,等.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早期专科康复治疗效果分析.中国疗养医学,2016,25(8):826-828.  刘丽琨,蔡斌,岳冰,等.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粘连患者的综合物理治疗30例报告.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5(10):743-746.  闵重函,周瑛,荆琳,等.手法加中药熏蒸对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国骨伤,2016,29(5):397-403.  唐洪渊.专业运动康复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应用效果.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2):77-80.  何世平.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中医康复治疗.医学信息,2016,29(12):314-315.  陈飞.中医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207-209.  杨金初.功能锻炼联合中药熏洗、手法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亚太传统医药,2016,12(4):118-119.  李毓吉,唐能能.不同康复计划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预后的比较研究.医药前沿,2016,6(27):130-131.  赵志远.功能锻炼联合中药薰洗和手法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1):93-95.  秦广珍,郭玲,刘华,等.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中西医康复护理.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9):119-120.  张蕾蕾,马向浩,张颖,等.功能锻炼联合中药薰洗和手法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中醫正骨,2015,27(6):35-36.  李品,陈红云,孔舒娅,等.医护一体化康复锻炼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Lysholm评分的影响.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4):139-141.  朱洪江,郑祥,关健,等.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不同康复方案临床疗效对比.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0):2442-2444.  闵重函,周瑛,荆琳,等.手法加中药熏蒸对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国骨伤,2016,29(5):397-40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超早期中医介入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