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0422 发表于 2018-8-17 14:32:34

2018针灸结合护理干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针灸结合护理干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 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 同时采取肠易激综合征疏肝理气专项护理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46例, 显效10例, 有效4例, 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34例, 显效16例, 有效7例, 无效3例;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结合护理干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西药结合常规护理治疗, 且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临床应用。
http://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针灸;专项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5.048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缺乏器质性疾病证据的肠道功能破坏疾病, 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 西方国家便秘型多见, 我国则以腹泻型为主, 其通常持续或反复发作, 病情迁延, 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痛苦。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为多因素性、复杂性, 且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故目前主要针对其显著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但只能解决部分症状, 效果不理想, 且不良反应较多。在中医中肠易激综合征属于“泄泻”范畴, 目前中医药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特别是针灸治疗。因此本文选取12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护理干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观察组男20例、女40例, 平均年龄(37.74±4.29)岁, 平均病程(6.83±3.28)个月;对照组男23例、
  女37例, 平均年龄(36.94±5.02)岁, 平均病程(6.93±2.96)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 患者均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中所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 给予解痉药匹维溴铵、止泻药洛哌丁胺或地芬诺酯、肠道微生物制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制剂。
  1. 2.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 取中脘、足三里、背腧穴(大肠腧、胃腧、小肠腧)、天枢等穴。
  1. 3 护理方法
  1. 3. 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包括嘱患者按时服药, 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 心理干预, 健康宣
  教等。
  1. 3. 2 观察组 采用肠易激综合征疏肝理气专项护理干预:①中医运动干预:每天≥1 h的有氧运动, 以振奋机体阳气, 调理机体气血通畅、舒畅肝气、增加食欲, 进而增强机体抵抗力, 促进胃肠道气血通畅运行, 改善紊乱胃肠道功能。
  ②中医饮食护理:主食增加粗粮, 注意增加水果等膳食纤维的食用, 改善气郁。③中医情志护理:心理干预, 严重者服用抗抑郁药, 稳定情绪, 减少波动, 避免大气大怒。④其他:注意防寒, 及时增减衣物, 温和灸, 中药热敷等。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以评价治疗效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便秘、恶心、口干、皮疹等不良反应情况以评价治疗安全性。症状改善情况评价参考文献, 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检验。P0.05)。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 虽然不是一种致命性的疾病, 但是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和困扰。中医学则将该病纳入“泄泻”的范畴, 认为该病病因包括“脾胃虚弱、肝郁气滞、肝郁乘脾、脾肾虚弱、寒热夹杂、大肠燥热”等, 其中脾胃虚弱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因素。因此, 对于该病的治疗应以补气和中、养胃健脾、涩肠止泻为主。目前针灸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方法包括针刺夹脊穴法、耳穴帖压法、脊柱旁反射区穴位埋线法、腕踝针法、小针刀疗法、穴位敷贴等, 对于穴位的选择, 多选天枢、足三里、中脘、背腧穴(大肠腧、胃腧、小肠腧),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西药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 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且无突出的不良反应, 提示其治疗疗效佳、安全性高。除中医针灸治疗外, 在常规的医疗护理基础上, 肠易激综合征疏肝理气专项护理干预, 包括中医的运动干预、饮食护理、情志护理, 注意防寒, 及时增减衣物, 温和灸, 中药热敷等, 这些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降低复发率。这可能是由于, 中?t讲究气血的调畅运行, 通过鼓励患者进行健康有氧运动, 可疏通全身气血, 改善紊乱的胃肠道功能。另外, 中医认为气血郁滞与肝胆关系密切, 疏泄肝胆可调理舒畅机体郁滞的气机, 使人心情愉悦, 旷达, 温和针灸, 刺激相关的穴位, 可以调理肝脾气血运行, 从而使紊乱的肠道功能得到改善。肠易激综合征属于身心疾病, 因此, 情志干预也十分重要, 必要时要抗抑郁药物干预。
  综上所述, 针对目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高患病率, 病情迁延, 病因复杂, 西药的止痛、止泻对症治疗不能根本解决患者的疾病困扰, 而针灸结合护理干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优, 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刁殿军.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概况. 内蒙古中医药, 2015, 34(11):154-155.
   孙海利. 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专项护理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新中医, 2016(2):205-207.
   徐万里, 孙建华.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世界中医药, 2016, 11(6):1109-1113.
   洪珍梅, 马睿杰.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概况.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5):803-806.
   裴丽霞, 孙建华, 夏晨, 等.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临床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28(1):27-29.
   郭光丽, 鲍虎豹, 张亚滨. 温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16):1998-1999.
   孔素平, 王文琴, 肖宁, 等. 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14(10):895-898.
   赵学田, 曾宏翔, 李兆文, 等. 针灸单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中医药通报, 2009, 8(4):63-64.
   曾友华, 包烨华, 楚佳梅, 等. 伏灸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探讨.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8):1774-1776.
   储浩然, 黄学勇, 李学军, 等. 艾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0(6):33-36.
  [收稿日期:2017-10-2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针灸结合护理干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