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无人超市 科技颜值新担当
无人值守超市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人工成本的降低,更在于监控安防、人脸识别等技术带来的消费体验升级。同时,借力科技,消费者的消费数据被迅速收集、形成反馈,为零售行业带来新的机遇。http://
2017年,无人值守超市蜂拥而至。6月,号称“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可规模化复制的24小时无人值守便利店”的缤果盒子(BingoBox)现身上海。7月,阿里巴巴首家无人值守商店千呼万唤始出来,X空间(X-SPATIUM)在5天之内先后在北京、汕头开业两家无人值守商店。无人值守商店究竟会昙花一现还是大势所趋,归根结底还要取决于背后的黑科技是否坚挺。 炫酷 无人值守商店究竟会昙花一现还是大势所趋,归根结底还要取决于背后的黑科技是否坚挺。图为京东大厦无人值守超市。
现实,防盗为先
其实无人值守超市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此前,台北市就曾开设一家无人店,不料开业不久竟被偷光,无奈关门停业。因此,能否利用科技手段将“旁门左道”拒之门外,是新一轮无人值守高潮可否延续下去的重要条件。
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无论是哪家无人值守店,消费者在进店的那一刻,就已经身处监控科技之中。阿里的“淘咖啡”单肉眼可见的摄像头就有8个之多,更不必说“不可见的”传感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支撑科技。2016年在广州落地第一家,2017年再接再厉拓展上海市场,缤果盒子表示,在其16项专利发明中,涉及防盗的技术比例不小,从全智能商品识别,到人脸识别,再到动作识别,缤果盒子的防盗技术已经形成一套系统。得力于技术支持,缤果盒子自2016年8月在广州中山地区测试以来,接待用户数万名,无一偷盗。
据悉,光顾缤果盒子,首先要扫描微信二维码,开门的同时智能识别身份。在选好商品后,顾客需将商品放置到收银台检测区,待系统识别完成后,购物者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这里或给不法之徒留有漏洞,但“盒子”开门前还有一道屏障。出门前,顾客需要稍作停留,以便“盒子”进行最后的商品扫描。缤果盒子创始人及CEO陈子林表示,“我们追踪每一件商品的支付状态,检测商品全部支付后,缤果盒子会自动开门,如发现有未支付商品,‘盒子’会自动发出警报并通知客服。”由此可知,缤果盒子的远程客服技术已经被赋予了多一种功能――防盗。
无独有偶,X空间表示,技术、无人看守是他们的卖点之一。入口采用面部识别系统,收银台使用RFID标签自动识别商品,顾客可通过扫码进行支付。出口检测区再次使用面部识别及RFID标签检测,增强了防盗能力。
这里所说的RFID听起来离日常生活遥不可及,其实它早已被广泛应用,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作为构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
除了普遍采用的监控安防、智能客服、人脸识别,以及涉及支付的相关技术外,不同商家的无人超市还会应用一些??家技术来体现优势。譬如X空间就开发使用了当下火爆的AR/VR展示互动技术。与其他无人值守店相比,“淘咖啡”多了淘宝大数据的支持。顾客身份确认后,店内液晶屏便会根据顾客平时在淘宝的购物习惯,投其所好地显示出推荐商品。在虚拟货架选购商品后流程与网购无差,商品由电商配送到家。在实体货架挑选商品后,消费者需通过两道结算门,第一道门感应到顾客的离店需求时会自动开启,顾客由此进入商品识别、结算区,结算完成后第二道门会自动开启。
据阿里技术相关工作人员的介绍,“无人值守”背后有三套核心技术系统支撑――生物特征自主感知和学习、结算意图识别和交易系统,以及自助检测与跟踪系统。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完成这些技术更像是实现一个梦想或目标,并没有过多考虑商用成本,因此批量落地的可能性比较有限。与此同时,阿里方面也表示过,阿里做无人店解决方案并不是要取代线下实体店,让门店里完全没人值守,而是根据业态种类致力于效率提升,运营优化,减小零售商开店难度。
相比之下,目前还处于内测阶段的Amazon Go更加“厉害”,消费者购物“不用”埋单,商品随便拿。据悉,这家面积约为167平米的店面一次可接纳不超过20位顾客。消费者通过亚马逊APP扫码进店,挑选商品时货架上的摄像头会捕捉并记录顾客“拿起”或“放下”的动作,再通过红外传感器、压力感应装置、荷载传感器等判断顾客购买了哪些商品,消费信息将实时传输到门店的信息中枢,并自动在顾客的亚马逊账户上完成结算。由此,光顾Amazon Go的步骤一共有三步:进店、选货、离店,无需进行单独的商品扫描,省略了结账环节。
未来,更新更酷更高效
相比于阿里的难复制,缤果盒子打出了“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可规模化复制的24小时无人值守便利店”的口号,不仅体现了缤果盒子创始人兼CEO陈子林对这种新型零售模式未来前景的认可,更说明了他对无人值守背后科技可广泛应用的信心。
陈子林直言,“很感谢 Amazon Go,他们2016年12月发布了‘无人超市’的概念,让更多人看到了无人便利店的可能性,无人便利店并不是异想天开,它离我们的生活不远了。”但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Amazon Go即买即走的看法:很多技术都是可以实现的,但产品设计要克制。在他看来,即买即走涉及到的是人体支付,这个第三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缤果盒子之所以没有采用这种支付方式,主要是通过生物特征去授权支付或有一定侵犯性。更何况在国内,手机支付已经十分普遍,使用这种方式付款也可以高效购物。
据透露,目前缤果盒子的商品识别途径主要是RFID标签,与图像识别技术相比,无论成本、效率还是体验感,都略逊一筹。对此,陈子林表示,虽然RFID会产生额外成本,但他们前期进行了关于RFID低成本化设计的攻关,将价格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单个盒子的成本不方便公开,涉及到商业机密,但这个成本会比大家想象的要低。”
同时他分析称,商品识别是无人便利店最前置的环节,并非最重要的环节。尽管 RFID 的成本结构并非最优,且它对后端供应链有一定的改造压力,但早期采用 RFID 技术可快速搭建销售体系。这就意味着后期缤果盒子需要进行技术迭代。
“我们正在开发可以对多个商品同时进行辨认的图像识别技术,只是深度学习是需要时间以及充足的数据样本。如果是单个商品,图像识别很容易实现,我们在3月份已经做到了99.9%以上的识别率了,但多个产品识别难度明显加大。目前团队中有20个技术人员在从事不同的测试,已做到可实现5个商品的识别。”陈子林说。
对于近期炙手可热的人脸识别技术,陈子林坦言,其实缤果盒子2016年就已经实现了这一技术,但就目前“零偷盗”记录,他认为还没有必要将其上线。
无人值守商店尚属于新兴产物,在落地过程中难免暴露问题。2017年夏天,上海欧尚店的缤果盒子就因气温过高而被迫停业。对此,缤果盒子表示,盒子本身正处于测试和使用阶段,这对于落地不同环境进行复制铺设具有参考价值,不必过度解读。 “缤果盒子设计最初只验证了两件事情:一是否有需求,二是如何避免偷盗。因此缤果盒子的选址逻辑是在封闭高端小区阴凉处,避免闲杂人员,同时不占用消防通道等公共空间,而且有玻璃的一面绝不朝西。欧尚门口那个盒子曝光后人流量太大,门一直开着,空调就算超载负荷也跟不上。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南北方气候、材料选择、颗粒度等一系列问题,但是技术总会有不足之处,也会有很多料想不到的意外。”陈子林补充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