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9669 发表于 2018-8-17 12:19:16

2018孤独是你发了朋友圈无人反馈

  “白天段子手,晚上矫情狗”成为当代很多年轻人的写照――往往第二天早上清醒了才懊悔昨天的自己丧得如同个笑话。
http://
  除了比较亲近的人和夜猫子,此类朋友圈大多是没有评论和点赞的,但往往这种时候人们更需要安慰,哪怕是只言片语,也会有那么点儿存在感。
  但当你看到三两个点赞时更是有种难以言会的复杂感情,仿佛你在做一件糗事迫切要表达自己的不甘与愤怒时,旁人还在感叹你做得不错。
  有人做过调查,一句话加一张图的阅读与互动最多,最少的则是转发一篇文章再配以滔滔不绝的评论,被笑称为“民哲评论圈”。
  因为朋友圈是“读图时代”,微博才是文艺爱好者们做“阅读理解”的地方。弄错了空间,即使说同样的事情,效果也相差甚远。
  删掉朋友圈心理上等于删掉寂寞。但没有痕迹不代表不存在,越到后来,寂寞反而如雨后春笋探出头来,强行克制的感情没有消失殆尽,而是堆积如山直压着人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太过敏感。
  像一场左右手互搏的游戏,一方面因无人赏识无人反馈而抱有悻悻然的自傲,另一方面又通过怀才不遇的说法提醒自己仍有才华。
  在本该拥抱美好生活、努力求事业上进的年纪里,将狭隘心思就用在了与内心世界做斗争上,为此美其名曰:自省与体悟。
  其实只是为自己的不主动联络感情,同时又缺乏对世界的真正探索之心寻找借口和安慰。此时外表冷漠无情,内心如火如炙就像孤芳自赏的情感戏片段,内心住着个马戏团,只不过演员是自己,观众也是自己。
  朋友圈最容易获得点赞评论的应该还是自拍与美食了。因为烟火气、人情味让我们靠近彼此。
  日常生活即使疏远有加,在朋友圈的“生活”上也可互打照面,更像一种事务性交往――未来若有需要朋友帮助之说也不至于太过唐突。就算你再对锦上添花的行为感到目不暇接,也很难拒绝轻松而礼貌的社交。
  只不过我们多数时候渴望的被理解,准确地说,是按照我们所需要的方式得到理解,真的是难上加难,难上加难,难上加难。
  自“抱抱,么么哒”成了网络通用的感性回复语后,我们有时更依赖于这样空洞无物的经典腔调。索性什么都不说,但其实又什么都在不言中。
  我们活在关系中,活在假性亲密中,既对依恋关系有最低的恳求又要求亲密的绝对真诚无欺。
  由倾诉分享次生的情绪,比如说沉默掩饰愤怒、点赞默认欣赏,在此其中我们既有惺惺相惜的安抚,又有例行公事的疏离。
  有心理学家说:“在假性亲密?P系中,分享与获得被视为危险的信号,而与对方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更是被视为不可取的。”
  孤独感油然而生,我们在笼中互相张望握紧对方的手,却没有发现侧门其实打开,我们可以走出笼子拥抱。
  博尔赫斯说:“使我感到遥远的不是时间长,而是两三件无法挽回的事情。”
  我们曾经输出的任何方式:文字、图片、视频,每占用一个字符,就在别人心中占用一个瞬间,往往越肤浅越可以得到认同。
  人享受“朕已阅”舒畅感的同时――若朕无法理解呢,又怎会大笔一挥写下旁批。
  遥远从来不是能见度高的视野之物,而是想象力、创造力、多样性、可能性的精神意识形态。
  个体景深如同水漫开,既伟大又渺小,来去无踪又存在无疑,最后化成了空旷夜里静静的咏叹调,酝酿出最初的依赖――对父母最初的幼时依赖,长大了就成为对朋友的友情考验,逐步再进入爱人、进入家庭。
  精神独立并非精神孤立,更多时候是一种缓慢的蓄力,需要体验,痛苦的失意的,体验到它们落荒而逃,而你已可淡然说出:这算什么。
  比较聪明的做法是:锻炼出唯我独尊的强大本心,成为精神裸奔的主人。朋友圈就是你自己的地方,其他人爱看不看,只要不违法不涉黄不谈敏感话题即可。
  因为语句平淡人会说你小市民庸俗,太过遣词造句又会说你为赋新词强说愁,亲子照闺蜜照人家也不免评头论足,自拍除了围绕“漂亮可爱”的边缘评论已严重词库匮乏,不用配图的美食也会说深夜放毒,而瘦子被嫉妒,胖子被嘲讽。
  至于微商更是不提也罢,TA知道自己被无数人屏蔽,但那又怎样?产品还是要卖,生意还是要做,朋友圈还是依然要刷屏。
  没有一种反馈方式会使人感到百分百满意。即使是明星,随便说个天气都有无数人围拥,他们也苦恼黑粉不实的攻击或者属实的阴暗。
  那么当无视被标了着重下划线后,不仅是对无关紧要的他人直接过滤,更应在面面相觑中感到坦然――没有人反馈是孤独,反馈的不到位也是孤独,要求这么高,活该孤独。
  但你无视这一切后,就会明白孤独人人都有,不增不减也不生不灭。朋友圈像不整齐的兵马俑陈列如前,你清点别人也清点自己。
  有一种我行我素的潇洒可以遮蔽偏执与自怜,选择性热爱生活,就算孤独丧心病狂地反攻,也可如自嘲般嘲笑:你不算什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孤独是你发了朋友圈无人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