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课堂教学探究
【摘 要】 在“有余数的除法”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反复练习中加深印象,掌握运算技巧,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增添课堂趣味性,让课堂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借以使小学数学课堂活跃起来。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http://
【关键词】 有余数除法;计算;课堂;教学
“有余数的除法”的教材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同时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优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这一教学重点,让学生准确把握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开展“有余数的除法”课堂,让课堂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借以使小学数学课堂活跃起来。
一、动手操作,引出余数概念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能够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明白数学概念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这样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我在带领学生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节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余数的概念,在上课时,我请学生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火柴棍,在我的提示下进行分一分火柴棍,我先请学生们拿出4根火柴棍,分成两份,可以分得几根?再拿出5根火柴棍,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可以分得几根,还有没有剩下的?最后请同学们拿出13根火柴棍,每六根捆成一捆,可以捆成几捆,剩下几根?在学生们自己动手分完之后,我请学生们拿起笔来在算草纸上将这三份火柴棍以列算式的形式写出来,学生们都积极的拿起笔来,认真的写下算式,4÷2=2(根),5÷2=2(根)……1(根),13÷6=2(捆)剩余一根。根据学生列出的三个算式,自然而然的学生引出了余数的概念,然后我又为学生讲解了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能够尝试着自己讲出算式的意义,从而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数学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对相关算式进行理解的时候明白余数就是“剩下的不能再分的火柴棍”。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很好地理解了相关概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充分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还能够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明白相关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估算试商,锻炼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估算商是余数除法教学过程中忽视的一个教学环节,因为学生能够通过估算找到算式中最能够符合条件的除数,而学生在刚刚接触时由于他们的乘法口诀运用得还不熟练,见的题型也比较少,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学生对估算试商学习能力培养,加大练习,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提高估算能力。
在上课时,我还是利用摆火柴棍儿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试商的练习,我先请学生将七根火柴棍放到两个盘子里,学生先拿出两根火柴棍,每一个盘子装放一个,再拿起两根火柴棍儿,分别放入盘子中,这样就得出算式:2×2=4最后剩下一根,不够平分了,最终得出的算式为5÷2=2……1,然后我又为学生出示卡片6×()=20,让学生们想一想,()里面应该最大能填几,想不出来的学生可以动手摆一摆火柴棍,我又引导学生反复的做这种练习题,学生在不断的强化训练和自己的动手操作中,回答问题的速度越来越快了,正确率也越来越高了,将乘法和除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放到一个生活场景中来应用,这样就不仅仅是对学生技能的训练,更多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寻求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当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的数学概念和反复练习估算试商题目,使得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题能力,为了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能够寻求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本节知识的印象,使学生灵活掌握本节知识。
在教授本节知识的第二课时时,我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余数与除数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吗?那我们先来做几道有余数的除法计算题,进行课前预热,再一起来看一看余数的大小?c除数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一边说着,一边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学生们都积极地拿起笔来进行动手演算,看到学生计算完毕,我请一位同学站起来尝试着说一说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回答到:“我觉得每一个余数都应该比除数小。”我接着问为什么呢?学生说:“因为如果余数除数大了,那肯定就是商小了,计算的不正确了。”听到学生的回答,我满意地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刚才这位学生的回答很正确,说明他们在经历了实物分火柴棍后已经得出了结论,然后我又为学生出了几道题:21÷5=?,22÷5=?,23÷5=?,24÷5=?学生得出结果后,我请学生们仔细观察他们得出的结果,别让他们说一说,通过算是他们得出了哪些结论?学生,他们竞相说着自己的认识,热闹的讨论着。最终,学生们得出:“除数要比余数大,而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余数要是比除数大了的话,那么这道题就出现了错误,因为它还可以继续分下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给学生探索和思考的时间,这样能够使学生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得出结论,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形成紧密的思维逻辑,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在“有余数的除法”的数学课堂上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反复练习中加深印象,掌握运算技巧,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增添课堂趣味性,使课堂达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邬益伟.尴尬中的收获――我对复习课《有余数除法》的教学尝试.浙江教育科学.2008(04)
王清宇.教学有余数除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师之友.1996(01)
洪国镛.重读“有余数除法的横式是等式吗?”.教师之友.1994(08)
莫金鹏.教学“有余数除法”的几点做法.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5(03)
张凤琼.“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实录.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下).2007
裴雪敏.《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案例.2016年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四届优秀教学案例论坛论文集.201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