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育课程对高中生来讲至关重要,不仅关乎着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建设,更关乎着高中生的内心素质建设。高中开展体育教学,不单局限在学生的体能训练上,更重要的是,学生经过体育课上系统的训练,能够提升综合素养,在完成体育项目过程中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基于此,在体育教学中融合拓展训练,可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种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在训练学生体能素质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本文就体育教学工作中的拓展训练环节进行重点分析。http://
一、高中体育融合拓展训练的重要作用
1.体育教学内容更加优化
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多以体操健身跑以及篮球、足球等各类球类运动。以上的项目形式过于普通且形式单一,很难引起高中生关注和参与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体育训练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很容易丧失参与积极性。而扩展训练则有所不同,训练活动中不仅包含了基础体能训练项目,更涵盖着信任背棒、穿越火线、毕业墙等刺激的趣味性项目。学生通过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毕业墙的翻越,此种训练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心智使之更加成熟,并切实领会团结协作在整体项目中发挥的不可估量的意义与作用。
2.丰富拓展训练项目,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热忱
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趣味性的体育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扩展训练融合到体育教学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集个人项目,团体项目,以及竞技类项目于一身。多样化的训练形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项目选择性强,也是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兴趣的主要原因。学生对所面临的训练项目感兴趣,自然会端正态度,主动参与到项目挑战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实现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主的教学目标。
3.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创建集体荣誉感
据目前国内人口基数及其组成而言,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集多方家庭成员宠爱于一身,高中生就团队和集体意识逐渐弱化,这很不利于其今后的成长,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而拓展训练就是针对高中生这一素质训练搭建了一个训练平台,促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通过与人协作共同完成体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逐渐恢复团队协作的思想意识,从而自身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最重要的是,通过拓展训练能够加深同学之间的了解,建立更加深厚的同学情谊,有助于班级的团结。
二、高中体育教学融合拓展训练的具体路径
1.强化教职人员素质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由于拓展训练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因此执行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对教职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因而,在项目开展前夕,学校务必要就项目的实施流程,注意事项以及突发事件预处理等方面开展技能培训。教职人员只有经历过系统且全面的素质培训之后,才具备资格进行接下来扩展项目的切实展开。最重要的是,教职人员要学会融会贯通,懂得如何将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充分结合,才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素质训练空间。
2.加强资金投入,构建完善性的体育设施
扩展项目的复杂性,在硬性设施需求上表现的更加严格。因而,学校为了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开展拓展项目训练,必须要加强体育教学的重视力度。学校拨出一部分资金投入到项目设施建设上,引进先进的体育器材以及提高体育场等硬性设施建设指标。同时,学校在?M织扩展项目之前,应就各项目所需的器材、设施进行功能检修。从而判断其能否正常应用于拓展项目中,以便保障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将事故风险系数降低到最小范围。
3.结合学生实际需求,整合训练内容
关于扩展训练,在项目内容的选择上教职人员一定要慎重考虑。首先,教职人员应充分观察与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掌握学生的身体状态,从而选择符合其自身发展需要的项目类型。同时,在选择项目时,要注重考查该项目是否能达到训练学生团结合作的教学目的。此外,传统体育教学虽然存在诸多弊端,但不应完全摒弃掉。与之相反地,教职人员应善于发掘传统与拓展训练中的精髓,将二者有效融合之后构建更加高效的体育教学。学生经历了基础训练与扩展训练之后,不仅在体能指标上有所改善,更形成更加乐观向上的人格与品质。
4.加强安全监督,保障拓展训练项目安全
体育教学虽然主张以学生为主体,但在扩展项目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扮演者引导者和辅助者的重要角色。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前,交代清楚项目的操作流程,以及各项器械的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活动参与意识,始终秉持团结协作,安全第一的活动思想,从而避免突发事件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在学生项目实践过程中,教职人员站在一旁进行及时监督,主要监督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并就错误之处及时指正,预防安全风险发生。
总之,伴随着素质教学的推出,传统体育教学内容枯燥,且形式单一,限制了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基于此,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扩展训练,旨在希望学生经过系统的训练之后,不仅在健康素质上有所进步。同时,亦可以在扩展训练活动完成过程中,领悟与人协作的重要性。因而,体育教师应该加强扩展训练重点研究,创新训练内容与形式,从而真正意义上满足素质教学需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