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独立是中国父母的必修课
离开子女,父母就恐慌http://
这个月,我和老公非常无奈地去了三亚陪4个老人(我们各自的爸妈)度假。
其实,最初的打算,是让4个老人自己去,我和老公负责帮他们订好机票和酒店即可。可临近启程,因感受到了他们不同程度的恐慌,我和老公不得不一同前往。
他们会有意无意地提及这些问题:平时很少坐飞机,我们会不会晕机?异地他乡,我们会不会迷路?大半个月都在外地,我们会不会对那里的环境不适应?以及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如果你们不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结果,一同前往后,仍然出现了很多问题。集中表现为:他们4个一旦离开我和老公,就或多或少地会显得焦虑,不愿意去体验新的环境,也没兴趣尝试新的事物。于是,仍然和在家里时一样,4个老人围着我们两个团团转,复制他们一生的模式:为了儿女生活。
他们动不动就搬出这样一句话:爸妈这一生,都是为了你们,只要你们好,我们怎么样都无所谓。也就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在提倡女性独立的当下,比中国女性更需要独立的,其实是中国父母。
中国女性其实懂得为自己而活,只是过去因为社会环境的限制无法完全实现独立。但中国父母“为儿女而活”的意识,却根植于他们的思想体系,且被他们津津乐道,并将其奉行为“伟大”。
每一个中国父母都把“为儿女牺牲”视为天然正确,而把那些真正敢于活出自我的父母视为自私渎职,比如王菲。即便她是有着万千拥趸的歌唱天后,也逃不开“自私母亲”的标签。因为她从未放弃自己的歌唱事业和爱情,没有全身心地去照顾孩子。
多少年来,王菲一直遭到众人的恶语相向。哪怕她的两个孩子十分优秀独立―一个小小年纪就开个唱,音乐事业风生水起;另一个阳光自信,健康快乐―王菲也不得不时常面对大家对她的“审判”。
基本上如果你不能为了孩子牺牲自我,那么你就一定不是“好父母”。
注重自我的女人,不配做妈妈?
在我们家的亲戚中,我表婶是一个被大家极其憎恨的人。年轻的时候,她爱美。我记得那时去她家里做客,走进客厅,一整面柜子里全是她各式各样的衣服,我第一次见到高跟鞋,就是在她的柜子里,红色漆皮的,白色细高跟的……对七八岁的小姑娘而言,她的衣柜有一种华丽的吸引力。
那时我暗暗发誓,要活得像她一样绚丽多彩。
可是,我每每从她家里出来,得到的却是大人们的耳提面命:你可别学她,你看她天天打扮成那个样子,哪像一个当妈的。然后他们会搬出一个非常“正面”的母亲形象来引导我,而那个所谓的“正面形象”却是黯淡的、隐忍的,像是作家张晓风笔下那个永远吃剩菜、穿粗布衣衫、守着家里最后一盏灯,拴好所有门窗的母亲。这是人们对于中国式母亲的印象:灰色调、忍耐克制、没有自我。所以偶尔有一个像我表婶这样追求个性、注重自我的母亲,便人人得以口诛笔伐。
事情发展到我表婶离婚的那一天后,我表婶所面临的羞辱就更多了。她和表叔离婚其实没什么恶俗的家庭剧桥段,只是因为这两个人一个是新式人物,一个比较传统,长久相处下来,三观不合以致怨怼渐生。我表婶提出离婚的时候,他们的孩子刚上小学。我记得非常清楚,那一天她婆婆将她所有的鞋和衣服扔了出去,说她不配做一个妈妈。
从此以后,我没有再见过表婶。因为大部分亲戚都恨透了她,所以渐渐地大家都不再来往。当然还是会有人提起她,但那份提起里,全是鄙夷,说她“不配”做妈妈。其实,被他们翻来倒去说道的,也不过是表婶“爱美”和“不将就”。
在中国式育儿观中,牺牲是永远的关键词,你那份被彰显出来的独立人格,会让你变得格格不入。作为中国式母亲,只有你完全地失去了自我,只独留一个母亲的身份时,才会被真正认可。
关怀强迫症
最重要的是很多父母都错误地认为,他们的牺牲能够培养出独立优秀的孩子。
我见过这样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节衣缩食,换了一套又一套房子,儿女在哪,自己就住在哪里。为此失去了更好的工作机会,渐渐地和朋友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然后开始整日怨天怨地。
我也见过这样的父母:为了让尚未满岁的孩子睡个好觉,整晚整晚地抱着孩子晃来晃去。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睡觉习惯,自己也精疲力尽。即使是有别人帮她照看孩子,她仍然不放心。
但事实是:前者的孩子成绩最好的时候,是在妈妈积极工作之时;后者的孩子,在她不在身边的时候,睡得反而更好。
所以,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对孩子的那种关怀,或者说他们潜意识里享受那种被需要感。心理学上有个专业词汇叫“Co-dependency”,即“关怀强迫症”。说的就是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喜欢关怀别人时那种感觉。在我看来大部分中国父母都有这种“关怀强迫症”。他们总觉得孩子是离不开自己的,但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爸爸去哪儿》里,为什么那些明星孩子都会在离开家长独立执行任务时,显现出超乎寻常的潜力?是因为孩子本身的独立人格在父母的过度关怀下会渐渐退化,但一旦离开父母,那种独立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独立,不如先做独立的父母。
独立是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
过度依赖“付出感”是一种不独立。我们要警惕这种不独立。
当父母付出了关怀,他们势必渴望孩子实现某种期待,而当孩子实现不了那种期待,结果就变成双方都很失望。越失望,越逃离,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父母和孩子在成年后越来越疏远的原因。
但是,心理学家丛非丛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爱的结果是连接,绝不是远离。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需要自由,每个人都需要独立的心理空间去感受这个世界。父母子女这一生,如果要避免渐行渐远的宿命,那么就都要学会做独立的个体。
只有父母与孩子都越来越独立,每??人才能够越来越自由。在这样的自由下,才不会让亲子关系缺氧窒息,也才能够产生真正的亲密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