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2672 发表于 2018-7-27 18:05:04

2018论死刑存在的法学原理

  论死刑存在的法学原理 论文网 http://
死刑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实施的剥夺其生命的刑罚。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刑罚,死刑直在刑事惩罚措施中居于领衔地位。近代以来随着人权呼声的日益高涨,死刑的存废成为刑法理论界论文联盟http://讨论的热门话题,国内学者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就死刑废除论的一些观点来看,死刑废除论者往往超越死刑本身的内涵、从人道、人权、宗教等抽象宏观的角度来论证死刑的不合理性,得出的结论不免偏颇。
  
  一、死刑是必要的恶
  
  任何刑罚都是一种恶,都具有非人道性,都具有利损性。人对人进行裁判的制度是一种必要的恶,为对人进行裁判而制定的基准即刑罚,同样也是一种必要的恶。
  死刑废除论者所持的死刑践踏人权、违背人道的理论是孤立,片面的指出死刑的不人道,最终不免陷入空洞的人权论的怪圈,表面上义正言辞、掷地有声,实际上无视刑罚恶的本质。
  人的生命权不是绝对的,刑法保护的是一般人的人权决不是任何人的人权。人的生命权的普遍性和不可剥夺性应理解为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的普遍性只能及干一般人而不能适用于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人,只有人人都不侵犯他人的生命权,每个人的生命权才能得到保证。从权利义务的对等性来看,每个人在享有生命权不得受他人非法侵犯的同时有负有不侵犯他人生命权的义务。作文 http:///zuowen/
  
  二、死刑权行使的合理性依据
  
  (一)死刑是社会价值观的必然反映
  报应作为人们心中的一种主观预设,已经成为社会伦理的一部分。报应观反映在刑法学上就是报应主义,报应主义强调刑罚的施加在于报应。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是人伦常情,犯罪是一种恶,对于犯罪之恶必须以刑罚应之。死刑就被视为严重罪行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刑罚报应主义主张以恶制恶,从而实现刑罚之善,以刑罚之不人道应对犯罪之不人道,从而实现刑罚之人道。康德就主张等量的报应,刑罚必须体现质与量的公正,刑罚的严重性应当相当于侵害行为的严重性,因此,他主张杀人者必须死。国家基于集体意志而产生,必须反映公民的合理期望,尤其对于我们这个^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法律必然是人民大众利益的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反映者和捍卫者。
  
  (二)死刑是犯罪人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
  人人都有选择自己行为的自由,即自由意志,人的自由意志就是使人具有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够选择此行为而舍弃彼行为的能力。因而也就具有对这种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从此种意义上说死刑的降临是罪犯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美国一学者认为,对杀人犯处以死刑是基于杀人犯自己的理性选择,是法尊重其自决权的表现,因而是合理的。代写论文 http://
  
  (三)死刑具有其他刑罚无可比拟的遏制力
  从特殊预防来看,死刑的除恶务尽是其他刑罚无可比拟的,死刑彻底剥夺了犯罪人再犯的可能性。死刑的最显著的而且它最完美地具有的特征是剥夺罪犯进一步实施损害的力量,社会以一种迅速而完全的方式解除了所有的恐慌。从一般预防来看,死刑也具有其他刑罚无法比拟的威慑力。保持生命是人类 代写论文 htt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论死刑存在的法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