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2225 发表于 2018-7-27 17:40:25

2018试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批判思想

试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批判思想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在于它的批判性,马克思在《导言》中阐述了丰富的社会批判思想,这篇文章中的批判思想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批判的彻底性和讽刺性,文章主要从宗教、政治、哲学、阶级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批判层次环环相扣、依次递进,其中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政治批判是宗教批判理论上的升华,哲学批判又是政治批判的目标,而阶级批判又是其他批判的最终归宿。众所周知,马克思在《导言》中有着丰富的批判思想,但我们更应该知道,马克思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单单是为了批判德国,批判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解决问题,即通过革命实现人类的解放,这才是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下面我们来分别阐述以上五个方面。
  一、宗教的批判: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在对宗教的批判中,首先,文章提到了宗教是什么。马克思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所以应该批判宗教。文章在开篇就提到:针对德国而言,对宗教的批判已经结束。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对宗教的批判已经结束马克思为什么还要对宗教再次进行批判呢?接着我们再来谈谈宗教批判的缘由。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没有宗教批判就没有其他任何批判,马克思之所以再次批判宗教是因为宗教批判对其他批判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写这篇文章的主要意图是为了提出人类解放的思想,要想实现人的解放,首先就应该解放束缚他们的宗教的思想,没有思想的解放,任何其他的解放都是空谈,这足以看出批判宗教的重要性。最后我们谈一下宗教批判的目的。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不难发现,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马克思在分析宗教产生的原因时指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宗教是对现实的苦难的抗议,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马克思从而得出结论:不进行宗教批判就不可能进行政治批判,不揭露宗教的本质就不可能揭露德国政治的本来面目。即宗教批判是为接下来进行的政治批判做铺垫。此外,对宗教的批判是为最终实现人的解放服务的,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前提,是实现人的解放的思想准备。
  二、政治批判:对德国现实社会的批判
  用宗教虚构出来的天国消逝之后,我们的任务就是确立真实的现实世界。马克思在对宗教批判之后,自然就应该对德国的现实状况即德国的政治进行批判。首先,《导言》阐述了宗教批判的原因。马克思在这篇文章里说得很直接,也很彻底,即使我们否定了现在的德国制度,1843年的德国制度依然不如1789年的法国制度;这个国家的制度是落后的,它没有同现代各国一起经历革命;却同它们一起经历了复辟。最后马克思发出了呐喊: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这种制度虽然低于历史水平,低于任何批判,但依然是批判的对象,正像一个低于做人的水平的罪犯,依然是刽子手的对象一样,不是要驳倒这个敌人,而是要消灭这个敌人。其次再来谈一下政治批判的目的:唤醒德国人民的政治革命意识,即对德国政治的批判要提高到人的层面,只有这样的批判才不会局限在对德国现状的狭隘的批判上。正如马克思在《导言》中所述:问题在于不让德国人有一时片刻去自欺欺人和俯首听命。应该让受现实压迫的人意识到压迫,从而使现实的压迫更加沉重。为了激起人民的勇气,必须使他们对自己大吃一惊,这样才能实现德国人民的不可抗拒的要求。
  三、哲学的批判: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在阐述完对宗教和政治的批判之后,为了实现批判理论的升华,马克思转而展开了更加深层次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对德国的批判不仅要批判这种现存的制度,而且同时还要批判这种制度的抽象继续。这里的哲学批判主要针对的是黑格尔的法哲学。黑格尔认为社会是由国家产生的,没有国家就没有社会;黑格尔还认为绝对理念不需要依附任何物质条件就会产生社会实体,这明显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虽然黑格尔也认为我们应该把国家看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但黑格尔却在为君主制和世袭制辩护,认为它们都是合理的国家制度。针对黑格尔的这些观点马克思提出了国家制度的本质是民主制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一种合理的国家制度应该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利,劳动者应该获得自由和解放,马克思还认为私有财产的存在是产生社会等级的主要原因,认为无论是君主制还是共和制都是不合理的国家制度,都应该加以批驳和改造。此外,马克思还谈到了哲学批判的任务就是既要实现理论的革命又要实现现实的革命,理论的革命就是消灭宗教,进而实现政治解放,政治解放又是最终实现人的解放的前提和准备;现实的革命是指通过彻底的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把德国人真正变成人,即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最后马克思总结出了哲学批判的革命性结论,那就是必须推翻使德国人民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一切关系,更明确地说就是阶级对抗的关系、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四、阶级的批判:马克思批判思想的落脚点
  马克思在这里的阶级批判针对的是资产阶级,他认为现在的德国需要的是彻底的、普遍解放的革命即社会主义革命。由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滞后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资产阶级缺少彻底的革命诉求还不敢按照自己的观点来表达解放的思想,他们只能领导纯政治的革命、毫不触及大厦支柱的革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这不符合德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实的德国需要的领导阶级要能够代表德国整个社会的普遍利益,这个阶级需要和整个社会亲同手足,打成一片。特殊的革命(社会主义革命)需要有特殊的阶级来完成,这里所指的特殊阶级就是无产阶级,在马克思看来德国的现实出路在于有这样一个阶级:它不是同德国国家制度的后果处于片面的对立,而是同这种制度的前提处于全面的对立,在于形成一个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从而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就不能解放自己的领域,它表明人的完全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回复才能回复自己本身。这个阶级正是无产阶级,他才是德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最后应该强调一下,马克思提出的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马克思第一次正式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历史使命,以往任何社会革命导致的后果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统治,进而实现自己阶级的统治,都没有使人民从根本上摆脱阶级统治,建立起来的社会本质上都还是阶级社会,而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真正能实现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的革命,是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革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五、人的解放:一切批判的最终归宿
  马克思在《导言》中对德国的批判想要表达的终极价值诉求就是让人民意识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思想,即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多次提到这一点,马克思在文章中对德国现状的无情批判也正是在为这一中心思想服务。在马克思看来,要想真正实现人的解放,首先就应该让人民意识到他们受压迫受剥削的现状,马克思正是想通过对宗教、政治、哲学、阶级的批判,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进而使人民产生自觉意识,这是实现人的解放的最基本的条件。此外马克思还强调了理论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马克思看来,德国的理论和现实发生了时代的错乱,德国的革命理论发展程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但德国的实践要落后的多,所以必须用先进的革命理论来武装人民的头脑。在革命年代马克思强调了用先进的革命理论来武装人民头脑的重要性,在和平年代我们也必须要重视理论的巨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正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理论的作用无论在什么年代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总之,在《导言》这篇文章中,马克思沿着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哲学批判阶级批判的行文脉络,阐述了最终要达到人的解放的目标,真正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终极关怀,实现人的主体性的回归,将其毕生精力献给人类解放的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试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批判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