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行政法角度下对“举国体制”优劣的探讨
行政法角度下对举国体制优劣的探讨 作文 http:///zuowen/一、举国体制的基本理论
(一)举国体制的含义与特征
举国体制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去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国家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举国体制的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相吻合的,主要表现为:目标高度的一致性,计划管理的统一性,组织实施一体化,政府投入的主力性。
(二)举国体制关注度的数据分析
通过对相关的文章的数据分析发现近20年来,关于举国体制的研究专家学者们发表了大最的学术论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对进行了论述。按照主题检索方式,以举国体制为检索词进行检索,从1992~2012(2012并非全年文献)的20年间,在中国知网上共检索出文献6858篇文献。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对举国体制的研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特别是2008年以后,论文发表数量陡然上升,这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关,奥运会结束以后,关于怎样改革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已成为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李娜单飞夺得网球大满贯后,竞技体育是否该单飞,如何实现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商业化,成为争论的焦点。 总结大全 http:///html/zongjie/
二、举国体制的优势
(一)举国体制最大的好处是能集中精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统一行动,集中力量,快速高效。这种体制有利于重大问题的解决。北京奥运会的完美举办,举国体制可谓功勋卓著。北京奥运会如此庞大的交通、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倘若没有倾全国之力,集结中央和各地方的支持,很难举办的这么完美。在巨大灾难面前,如汶川地震,举国体制显示出了强大的制度优势。512汶川特大地震,受灾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西班牙国土;受灾人口3000多万,比北欧五国总和的人口还要多;地震破坏程度堪称建国来之最,重建规模与难度也是世所罕见。举国体制以强大的资源调动能力,灵活的政策创新,举世独创的对口援建方案,用两三年的时间完成初步的灾后重建工作,上海当时援建都江堰总计117个项目,投入资金达到82.5亿、人员大约1.2万,其中80多个农民集中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是全部一次性到位的。灾后重建工程能带来如此多的项目和资金,原因是其地方政府手里掌握了足够的资源,集中的资源能够被迅速投放到灾区。出在巨大的灾害的面前,灾区交易条件忽然降低,自救力量受到极大的限制,这时举国体制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由政府出面调动资源,进行干预。相形之下,1995年日本神户阪神7.3级大地震,用了将近l0年的时问才恢复重建。这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 论文网 http://
(二)举国体制这种特定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实现特定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与创新,即所谓的科技创新举国体制。举国体制可以保证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尤其是一些科研航天医药方面,举国体制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我国航天事业的蒸蒸日上,神舟飞船系列的成功发射,探月工程的完美实现,这些举国体制下的成果对我国的军事、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功不可没的。
三、举国体制存在的弊端
(一)举国体制过度地强化了政府的权力,行政手段的运用,阻塞了社会参与渠道,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尤其在体育方面,体育的管理通常是上级行政命令,管理信息也通常是通过政府文件获取,小到每一名运动员等级标准,运动员服装和餐饮供应,大到体育院系的专业设置都需要通过政府文件加以界定或规定。最近探索火爆的娜姐单飞、体育职业化的模式则是对举国体制的有力冲击,举国体制表现出的政府对竞技体育资源高度垄断的性质正逐渐成为竞技体育向国际化、职业化、商业化方向发展的障碍。 论文网 http://
(二)举国体制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其运行机制高度依赖政府的行政职能,其资金保障上主要依赖各级政府拨款或者是由各事业单位的间接支持,失去了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且环境适应性能力差,对于政治和经济的任何变化都会产生波动和振荡。比如金融,上海的金融创新超常规发展之势与排他政策之道蓬勃发展而起。改革开放以来,尤其1994年金融改革之后,上海得益于举国体制逐步启动了金融中心的建设。上海在政策支持等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与政策呼应的企业层面微观层面创新显得相对不足,金融企业创新活力不足。最近沪市暴跌至2000点一下,股市的相当不景气,作为经济的阴晴表,不知道在暗示什么,但这种举国体制下的经济模式弊端日益暴露,亟待解决,因为企业终究是企业,在当前,金融创新落后于实体经济发展已成识。作为企业,应从企业市场化运作出发,唤醒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励创新在市场化实现金融行业的全面繁荣与发展。与此同时,提高政府的管理创新能力,减少宏观管理中的行政干预,支持金融企业自主发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