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利用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几个策略分析
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日趋严重,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多主体的投入,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等的通力合作。尤其在社会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社区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如何更好的发挥社区在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本文试就几个重要相关问题加以探讨。一、多渠道筹措资金
利用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离不开资金投入。当前在我国,利用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资金支持比较薄弱。为改变这种状况,多渠道的筹措资金是必不可少的。
(一)强化政府投入
其一,加大政府投入。在西方发达国家,预防青少年犯罪大多属于志愿服务,被列为政府投资志愿服务规划中,资金方面政府一般出大头。在加拿大,年平均为志愿服务事业的投入是865亿加元,其中政府投入占60%;在新西兰,政府为志愿服务事业年平均投入72100万新西兰元,其中政府投入约占56%;即使在美国这样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年平均为志愿服务事业的投入是250亿美元,其中政府投入也占43%。在亚洲,政府投入比例更大,例如香港社会服务的开支中,75%是用于资助非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从事社会服务,非政府社会工作机构经常性开支的90%来源于政府的资助。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也积极投入,例如共青团中央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每年经费的40%都是由政府提供的,深圳市为支持义工联合会的日常工作,除给4个固定编制外,每年还提供活动经费40万元;杭州市志愿者协会80%的经费都是由财政给予开支。但大多数地区政府投入还比较欠缺,总体上比西方国家逊色很多,因此今后必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夯实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事业的资金基础。论文代写 http://
当前在我国预防青少年犯罪领域,不仅要加强资金的投入,另外还应强化政府支持的长效性。目前在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过程中,政府负责建设资金、优惠政策以及规划项目,但缺少常规性预算、专业需求评估以及服务规划,这些都不利于支持服务的长效运作。因此,政府必须在资金预算、服务规划以及评估等领域建立长效机制。
其二,拓宽政府支持方式。在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当前应适当引入准市场工作机制及混合福利方式。混合福利思路就是将政府、专业机构与社区有机结合,实现支持主体的多元化;准市场化工作机制就是将服务对象与服务提供者分离,增加服务对象的选择性与自主性,不过服务的购买由政府支付,即政府买单社会组织竞标政府监督模式。这种混合支持方式的拓宽不仅有利于明确政府职能,而且有利于专业服务机构和志愿者群体的孕育。
其三,实施以奖代补。即政府投入社区的资金以奖励形式出现,方法是通过适当的评比,将部分资源补助社区。为了彰显科学性,以奖代补的社区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成绩优秀的社区;另外一类是进步较大的社区。
(二)加大社会捐助
社会捐助即通过社会、个人捐助获得资金。预防青少年犯罪作为公益性的事业,理应与慈善事业有着相近的理念。随着公民慈善参与意识的提高,公民对青少年捐助力度会越来越大,捐助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资金总量中应有一定可观的比例。论文网 http://
为挖掘这块资金的潜力,还需要加强相关宣传,让人们意识到青少年犯罪的严重性,意识到青少年犯罪的关联性(几乎每个公民都会牵涉到其中,要么自己有青少年子女,要么亲戚有青少年子女),动员更多的公民捐助这项事业。
二、加强社区组织建设
预防青少年犯罪离不开组织建设。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组织,目前我国各个城市已经有一些,但大多是具有政府背景的组织。但是在社区中,组织建设还比较薄弱。笔者认为,社区是预防青少年的基础,因此在社区中应当建立预防青少年犯罪组织,而且组织建设一定要体现两个原则:一是主体的多元化。二是利益的相关性。
初步构想是在每个社区层面,在居委会下由热心的家长自发组成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小组,各个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小组自发联合组成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小组联盟。预防青少年犯罪小组联盟除了包括各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小组外,还可纳入吸收驻区单位代表、离退休老同志、青少年工作志愿者等参加,和政府组织架构进行对接。这样的组织建设能够体现一定的利益相关性,又能够体现主体的多元化,应当不会流于形式,而且还会提高效率。
三、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总结大全 http:///html/zongjie/
预防青少年犯罪离不开社区志愿者。就特定社区而言,志愿者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社区内的志愿者,另一部分是社会上的志愿者。利用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对两部分志愿者都要高度重视。
(一)打造志愿者库
当前,最好建立统一的志愿者数据库,实施志愿者登记注册,进行资格确认,这样一方面可以统一给社区调配志愿资源,保证资源的均衡分布,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科学的跟踪管理。
(二)建立志愿者培训制度
仅仅打造志愿者库还是不够的,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克服志愿失灵现象,防止外行帮忙、越帮越忙,必须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使志愿者熟练掌握志愿服务相关政策、熟练掌握相关服务技能、熟练掌握交流与沟通技巧等。为此应健全志愿者初次培训、阶段性培训和临时性技能培训机制,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尤其加强对志愿者进行心理学、社会工作相关知识的培训。
(三)发挥高校的作用
高校学生是志愿者的重要来源,尤其是预防青少年犯罪领域志愿者的重要来源。挖掘这部分志愿者资源,是人力资源的重要补充。一些发达国家积极挖掘高校志愿者资源,并采取很多举措,如美国高校开辟志愿者参与制度,规定高校学生必须志愿做义工达到一定时数,作为必修学分,不完成者不能毕业。还有一些国家实行奖学金制度,完成一定数量的志愿服务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奖学金,以此推动高校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在预防青少年犯罪领域,我国高校可以在学分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如相关服务作为选修课学分计算,激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包括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志愿服务)。 论文代写 http://
(四)给予志愿者必要的激励
为调动志愿者积极性, 代写论文 htt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