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社会转型期人际交往的异化与重建
马克思认为,交往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是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类为了生存必然要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获得丰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就必然依赖于人的全部交往关系的发展。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逐渐发生物化,从开始追求情感交流的精神世界转变为把交往对 [本文由WWw.提供,第 一论 文网进行论文代写和论文发表服务,欢迎光临]象作为自己谋利的手段、工具,出现了日益严重的人际交往异化现象,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阻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进程。一、人际交往的异化表现
自古以来,中国就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但是过分甚至不当地利用这种人际交往,就会使人情交往关系成为一种束缚人、制约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使人情变得越发势利、冷漠、虚伪和世故,从而也丧失了人情所应有的价值,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人际交往的功能化
个人被仅仅当作是一种被实现了的功能,它在无限空洞的形式中丧失了自己的本真性。人们开始害怕用自己的语言说话,害怕自己的愿望和情感。当人与人相交往时,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对方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利益以及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或者在不远的将来能否给自己的下一代带来利益,即人们考虑的是对方对自己存在的工具性价值。久而久之,这种建立在利益、功能关系上的人情关系就变成了没有感情的例行公事。
(二)人际交往的表面化
人与人之间不是将心比心、坦诚相见,而是带着面具,用言不由衷的语言、机械的微笑、伪善的动作与他人交往。而且,在交往过程中,人以高水平、高境界地会掩饰自己的内心情感和真实思想为荣,高度戒备自己的交往对象。在这种人情氛围下,人会逐渐失去自我,更加觉得孤独、寂寞、没有安全感,还日益演化为群体性行为。海德格尔曾说:人的这种交往关系最终将使个人消散在用具当中,消散在他人之列,也就是说此在将失去其本真状态而跌入沉沦之境地。
(三)人际交往的货币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关系逐渐演变为金钱关系。金钱成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联系起来的纽带,成为交往的基础和动力来源。马克思对金钱有这样的一段描述:我是丑的,但是货币能给我买到最美的女人。可见,我并不丑,因为丑的作用,丑的吓人的力量,被货币化为乌有了。在官场中,人情交往夹杂着权、钱、利的纠葛,被异化成了一种投资品,行贿者往往以人情往来为借口而进行权钱交易之实,使正常的情感往来逐渐演变为人情腐败的违法违纪行为。
(四)人际交往的疏离化
人们虽然渴望交谈、渴望倾诉、渴望情感的宣泄、渴望被人信任和理解,但却仍然懒于交往。看客心态成为2014中国社会病的十大病症之一。人与人的交往表面热情火热,实际却充满戒备、内心孤立。人们则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平面化、模式化、虚假化、无序化的网络之中。波普尔曾这样描述: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实际上从不实际接触,那里的一切事情都是各个孤独的个人这种虚构的社会可称之为完全抽象的或非个人化的社会。如今,我们现在的社会已和描述的抽象社会极其相似,网络成了人们逃避现实的好去处,人们日益与真实的世界相疏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遥远,人际交往进一步异化。
二、人际交往异化的原因
随着人际交往异化趋势的加速,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人际交往异化现象形成的原因,使我们的日常生活交往回归到最初、最美好的状态,回到重人情、重交往、重沟通的浓厚情感时代。
(一)人际交往异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但又未达到高度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到党的十八大市场经济决定性作用的确定,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相比较全球发达国家尤其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程度仍然较低,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就依靠自己的交际圈,通过扩展自己的人脉关系为自己的生活和子孙的未来前景未雨绸缪。同时,人们也希望通过广结各行各业的好友,可以办起事来得心应手,渐渐地,人际交往就成为为自己谋福利的手段、工具。比如:到医院就医,遇到朋友就可以少花冤枉钱。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阶段,生产力没有得到高度发展,很多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等尚需解决所导致的。
(二)价值观念的冲击也是人际交往异化的原因之一
随着经济领域里的变革,市场经济一时间出现了注重经济、忽视思想文化的短视行为,主流意识形态淡化,社会主导价值受到侵蚀,人们的价值取向日益趋于多元化,价值标准随之多样化。再加上西方有些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不惜成本,大规模地用各种现代化手段、舆论工具宣扬腐朽的人生观、世界观,使中国人处于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矛盾、对抗和冲突之中。因此,人们常常会将自己的目光落在金钱、物质利益之上,渐渐淡化了人与人之间最美好、最真诚的和谐关系。
(三)中国人的关系血统是人际交往异化的文化根源
人情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关系性存在,中国人要成功地生活于人世间,不仅要顾及自身的安危和利益,还要为角色的责任而生活。比如在伦理关系中,交往主体必须以自身所处的人伦位置来履行应尽的义务,遵从儒家父父、子子的道德规范,以从事各种日常活动。但有时候人们还会被动地受既存的人情关系所左右,如若试图摆脱则可能从此永远脱离自己人的圈子。因此,在这种人情关系性存在中,为了尽义务或承担某种责任,每个日常生活主体都要去做许多违背自己内心意愿的事情,并要不停地辗转、应酬于人情之间,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似乎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四)人的异化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人作为主体丢失了自身的主体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