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43871 发表于 2018-7-25 13:25:43

2018中国宪法为何难以落实

  中国宪法为何难以落实
 从辛亥革命至今,中国一直面临着有宪法而无宪政的困境。在过去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中,中国历届政府制定了一部又一部宪法;除了1975年的文革宪法和1978年受文革影响的宪法之外,每一部宪法都罗列了许多公民权利,但在实践中却难以落到实处。如何实现从宪法到宪政的根本转变,已成为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为什么宪法难以落实
  
  中国现行宪法宣布了很多崇高的理念,但由于没有违宪审查机制,在实践中难以落到实处,以致遭到侵犯的事例屡见不鲜。在新闻尤其是在网络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中国某个地方又发生了侵犯人权的违宪事例。最近,周泽律师发现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江兼任省公安厅厅长,明显违反宪法第65条规定的人大常委职务不兼容原则。种种迹象表明,宪法规定的原则或理念和我们生活的现实发生了脱节。中国改革30年之后,主要问题已经不是有没有法,而是有法却没有法治、有宪法而无宪政。
  之所以如此,根源在于民主制度的欠缺。政府被隔绝在社会压力之外,对于是否执行法律享有很广泛的自由裁量;它愿意执行就执行,不愿意执行就不执行。由于人民对政府缺乏政治上的和法律上的控制,因而对它的不作为无可奈何。   http://
  因为这个原因,中国不缺良法,而到执行阶段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一旦赋予良法以实际意义,就要不可避免地引发普遍的利益冲突。比如选举,原来权力在上级官员那里,所以有人送钱来买;现在权力跑到选民那儿去了,他即便要买也不来找领导买,而是去找选民买如果他买得起的话。甚至我们的司法改革也涉及利益冲突。宪法明明写着独立审判,各级领导不会不明白这些道理。但问题是一旦司法独立了,法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官,他们必然会约束各级官员的自由裁量,最后结果也是减少这些官员的寻租机会。
  当然,秉公执法其实对任何政府的长期执政都是好的。严格执法有助于控制腐败,控制腐败将有利于保障人民利益,进而减少社会冲突、群体性事件,维持社会和政治稳定,也就是有利于长期执政。国家不太平,政治也不稳定,领导人就很紧张。为什么不去切实地维护人民权利呢?维护人民的权利,人民不就满意了吗?不也就可以实现长期执政了吗?然而,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其实未必行得通。
  各级领导很少有长期理性,因为其任期顶多就是两届十年,十年过后已经不关他的事了。尤其到了县级和乡镇一级,地方领导换得更快,一般只有两三年,这个地方治理好坏跟他有多大关系?只要表面上维持一个繁荣的假象,只要不出大事,GDP每年都以两位数增长,就可以升官。这种体制极大地助长了短期行为。   http://
  我们很可能幸运地碰到一个开明的领导人,但是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大国,地方大、层次多、官员众,他不能每天都盯着每一个地方,让他们依法行政,执行已制定的良法。我们经常听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令不出中南海,所有这些都注定了我们的良法难以落实。
  
  二、为什么说宪法仍然有用
  
  虽然宪法难以落实,但宪法还是有用的。宪法是给老百姓规定权利的,一旦老百姓认识到宪法和他们之间的利害关系,他们就有动力站起来维护宪法。尤其近年来,老百姓越来越认真地对待宪法。宪法意识不断提高,自觉运用宪法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导致宪法仍然可以为公民权利保障发挥一定作用。2007年,重庆最牛钉子户拿着宪法和《物权法》维护自己的权利,最后居然还成功了。这是宪法还有用的一个典型例子。
  为什么难以落实的宪法还有点用?
  首先,所有政府都关心自己的形象。这在世界上大概没有例外。没有哪个政府会公开说自己破罐子破摔。民主政府因为是由民选产生的,有时反而比较牛。譬如美国布什总统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因为战事进行得不顺利,民意支持率直线下降,跌落到50%以下,他也可以不在乎当年是你们选我上台的,无论我这一届做得怎么样,只要我没有违法乱纪,你得等我做完这一届再下台。如果没有这种民主正当性,便格外不自信,外在形象对它尤其重要。一个民意支持率动不动就超过90%的国家,是不能容忍自己的支持率跌落到50%这个水平的。如果无视宪法,放任地方官员滥用权力,必然产生大量的社会不满、冲突甚至暴力事件;这些事件一旦被报道出来,负面新闻肯定会损害政府形象。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控制媒体。在中国,30年来的改革使得这个变得困难了。尤其是在网络时代隐瞒真相越来越困难,而中国已经有好几亿网民。既然政府要关心自己的形象,那么政府就至少有压力甚至有动力去实施这部宪法。   http://
  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各级政府都有锐意进取的精英,有真正想把这个国家治理好的干部。近30年来的制度改革,政治精英和学者贡献很大。比如说农村改革确实是由安徽农民发起的,但它是经过有些领导的支持和肯定才得以在全国开始推广的。历次的修宪以及行政诉讼、信息公开等一系列法律上的进步虽然落实得不到位,但毕竟是一种进步,而这些也都是由政府精英和法学界合作完成的,有些可能还超前于我们中国社会。比如说在1989年制定《行政诉讼法》的时候,全国恐怕没有几个人真正听说过行政诉讼这个词,或知道还有民告官这种可能性。但这是政府主动开始的一场改革,而改革的结果是或多或少地约束了政府自己的权力。
  最后,虽然法律的实施大打折扣,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它不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原来有一个人大常委htt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中国宪法为何难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