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加快海峡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基本思路
摘 要: 海峡经济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以台湾和福建两省为主体,外向型经济相对领先,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总体上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进一步加强海峡经济区区域规划对两岸社会经济进步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把适度打破行政区、突出重点、不面面俱到、引导性和约束性结合和近中远期分阶段推进实施明确为海峡经济区中长期区域规划的基本原则。其次,根据海峡经济区目前的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和结构特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要求,分层次提出海峡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战略思路。最后,建立高效、公开、透明的配套协调机制,落实现实可行的一系列保障措施。具体措施有建立跨省市协调沟通机制、加强专门的领导和组织机构的分工合作、设立相应的资金扶持和融资渠道、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管和评估和完善规划的法律法规保障。关键词: 海峡经济区,区域规划,规划原则,分工合作
一、海峡经济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状况
海峡经济区的区域范围主要包括福建全省,台湾地区,浙江省温州、丽水2个市,广东省梅州、潮州、汕头、揭阳4个市,江西省抚州、鹰潭、上饶、景德镇4个市。
(一)自然地理和环境条件
海峡经济区大致位于北纬20-30度、东经110-120度之间,气候总体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20度左右。夏季相对较长,四季并不分明,年降水量丰富。台风发生相对频繁,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海峡经济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以台湾和福建两省为主体,外向型经济相对领先,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总体上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但是,由于该区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山区面积大、资源并不富裕,因此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性比较突出。截止到2006年底,海峡经济区土地面积26.4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74%;人口总量9918.5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7.41%;地区生产总值3.78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16.09%;人均GDP 38015元,同期大陆地区人均GDP15973元,台湾人均GDP 112686元。
二、海峡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基本原则
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和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根据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现有阶段性特征,立足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机制完善状况,明确海峡经济区中长期区域规划的基本原则。
(一) 适度打破行政区的原则
出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需要以及统计数据获得的方便,海峡经济区的区域范围以地级市作为行政区划单元和边界。但是,经济活动的辐射和带动往往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因此,海峡经济区区域规划总体上依托行政区,但是在规划的不同领域和重点,如生态环境保护、流域开发保护、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则要适度打破行政区,放眼于周边地区,按照规划领域的自然规律和特征进行规划,不囿于行政区划的限制。
(二)突出重点、不面面俱到的原则
区域规划不同于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也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的指令性计划,不需要面面俱到,尤其是不能包办市场应该做的事情。主要突出市场失灵的一些领域、政府缺位的领域以及跨行政区域需要协调的重大问题等,包括重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规划、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重点流域和区域的功能分区等。
(三)引导性和约束性结合的原则
区域规划不能再像传统意义上的规划那样一味强调政府的主观意图和行政指令,应体现和调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引导、调控和前瞻性作用,明确开发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提高开发建设的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明确约束性条件和指标,制定开发建设的准入门槛和最低标准,确定约束性领域和区域的功能和结构,体现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四)近中远期分阶段推进实施的原则
区域规划更多地着眼于区域发展的战略性领域和问题,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近期启动和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工程项目。由于涉及的领域较多,必然存在一个开发时序的问题。因此,区域规划中应明确不同时期和阶段的重点任务和建设目标,建立统筹规划、分阶段实施的领域、目标和重点任务体系。
三、海峡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战略思路
根据海峡经济区目前的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和结构特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要求,分层次提出海峡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战略思路。
(一)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接轨,提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力
新时期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进程和外向化水平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更为领先,其他区域相对落后,存在一定不平衡现象。海峡经济区由于台湾与大陆政治关系的波动,影响了这一区域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再加上这一区域为沿海低山丘陵密集地区,可利用土地及矿能资源相对缺乏,与东部沿海其他地区相比,本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制定海峡经济区区域规划,应立足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特征,加快区域内各板块的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对接东亚、东南亚乃至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区域单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