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91534 发表于 2018-7-17 09:39:40

2018西南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探讨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了大量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失去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根据产业转移理论,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转移到西部地区。然而,本文研究发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未像人们预想那样大规模的从东部沿海转移出去,且还具有相当大的比较优势,而这种优势在短期内不能消失。文章通过分析东部沿海向西南地区产业转移滞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加快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移 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了大量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失去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根据产业转移思想,东部沿海地区失去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转移到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西部地区。但目前通过区域优势产业的现状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未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大规模的转移到西部地区,产业转移也并未真正实现。本文认为西南地区并没有成功地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分析了其滞缓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西部地区分布现状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本文从制造业中选取了9个具有代表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即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纺织业、服装、皮革、家具制造、造纸、塑料制造业,以此来判断区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状况。
  本文在西部选取的是西南地区,即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四地。东部沿海地区选取的是浙江和广东两省。
  (二)劳动密集型产业分布现状
  从2006年西南四省从业人员产业结构比例看,四省都是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远远高于第二、三产业,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第二产业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西南四省还有相当多的人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并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这些剩余劳动力也仍然没有被吸收量大、要求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吸纳。
  为了更为具体的分析西南四省与浙、广两省产业发展情况,本文采用的是区位商评价方法。区位商是评价区域内产业在全国区域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从2006年浙、广两省和西南四省区位商的计算结果看,浙江省在选取的9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中,除了食品和饮料制造业,剩下6个产业的区位商都大于1,其中纺织业和皮革、毛皮制造的区位商超过了2。而广东省除了食品、饮料、纺织业,其它5个产业的区位商都大于1。从西南四省的区位商看,四省的比较优势产业都集中在食品和饮料业,而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没有比较优势。上述的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总体上仍具有比较优势。
  
  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沿海向西南地区转移滞缓的原因
  
  (一)产业“空心化”问题
  到目前为止,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参与国内外分工中仍占有主体地位。另外,东部地区在参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分工中,所承担的生产环节也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果将大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会造成东部转出产业的“空心化”问题并引起失业率上升、经济出现萧条后退的局面。
  (二)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
  近年来,东部地区发展了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由于集群内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分工,企业在群内就可以找到专业的配套生产服务,从而可以集中生产产品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这样既节约了企业的采购和交易成本,也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
  (三)东部地区更适合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特征是出口导向型,而由于东部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起作为承接国际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地区,因而与出口贸易配套的一系列条件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东部企业西移不仅延长了运输距离还加大了运输成本,而对于低效率的政府办公和繁杂的报关程序,企业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这些方面的差距极大地弱化了劳动力优势的吸引力。所以到目前为止,全国80%以上的外资企业和本地企业对外贸易的加工点仍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西南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