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8250 发表于 2018-7-17 09:38:38

2018武汉城市圈老工业基地改建生态工业园研究

    【摘要】2007年底,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试验区。还处在工业化中期的湖北是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虽然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推进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湖北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的艰巨任务。在这历史机遇下,需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生态工业园,努力推动老工业基地又快又好的发展。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老工业基地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园
  
  一、武汉城市圈建设中老工业基地现状
  
  湖北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兴建了武钢、武锅、武重、武船、三峡等一批重点项目,形成了以钢铁冶金、石油化工、建材、纺织等基础原料工业和机械与汽车、电力设备、通讯等基础装备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2007年底,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两型社会试验区。所谓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就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1、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对老工业基地改建的全新要求
  随着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湖北已逐渐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武汉城市圈是一个重工业和制造业相对集中的老工业基地,“两型社会”的建设给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这是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战略部署,给中部崛起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便利条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利于探索出一条区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道路。这给武汉城市圈的整体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意义,也给老工业基地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1)转变观念,推动新型工业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把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上来。同时,要大力提倡、培养各行各业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意识。
   (2)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在老工业区,把循环生产、废物利用的安排充分体现到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中,对无法进行产业升级的设备进行淘汰,可以升级的设备、施设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改造。同时,建设一批新循环经济示范园,推进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模式。
   (3)提高科技含量,促进产业升级。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大工业企业对资源技术开发资金的投入,重点支持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推广成熟技术的传播和应用,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技术,鼓励工业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发展,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发展之路。
  2、老工业基地改建目标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武汉城市圈,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这一阶段正是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强度加大的时期,不处理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会从根本上影响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因此,老工业基地要抓住新时机、新机遇,处理好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引入循环经济与工业生态学理论,建设生态工业园,走出一条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新路。
  生态工业园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建立的一种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新型工业园,是继工业园和高新技术园的第三代工业园,是目前工业园的最高级形态。它通过工业园区内物流和能源的设计,将一企业生产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企业的原料,形成企业间共生网络,通过物流或能源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模拟自然系统,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实现价值的增值,并减少最终废料的排放量,减轻对环境的破坏。此外,生态工业园还强调经济、环境和社会功能的协调共进,是最具环境保护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工业园。
  
  二、武汉城市圈老工业基地改建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从产业结构看,武汉城市圈中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轻工业发展缓慢。湖北的工业基础是计划经济时代由外力推动形成的,轻重工业比例不合理。在湖北省六大支柱产业中,有五大产业属重工业,工业结构重型化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且重工业的扩大将加剧环境的污染。如果不能减少污染的排放和废弃物的利用,那么将直接威胁到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增长、循环经济的建设和武汉城市圈的发展。
  2、工业产业链不长,拉动相关产业能力较弱
  武汉城市圈中的“龙头”企业数量少,单体规模小,缺少具有优势且较完整的产业链,主导产业弱,链条短,产业的本地配套性差、配套成本高。围绕优势产业及其链条推进产业积聚与招商引资的少,产业平台的整体效益与乘数效应低,各个城市间产业缺乏明确的分工、联系不紧密、整体的竞争力较弱。
  武汉城市圈中九个城市之间存在着主导产业的相同问题,具体表现为各个城市间的产业结构、优势产业趋同,重复建设严重,缺乏合理分工和互补。在优势产业趋同的情况下,各个城市间的联系合作相对较弱,产业链没有因为产业间所具有互补性得以延伸,缺乏共生的观念。
  3、国有企业包袱过重
  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国企改造,湖北老工业基地以武钢、武锅、武船、大冶特钢、青山热电厂等一大批大中型国企已基本完成了债转股、产业主辅分离、技术改造、分离企业办社会等改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自我积累能力低下,经济效益不佳,资产负债率较高,债务负担沉重,人员包袱过重等。如果处理不当会对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阻碍产业的升级。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武汉城市圈中的基础建设和设施较为滞后,一些大型的企业都存有大量老化需要淘汰的设备,影响了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另外,老工业基地部分区域工业与居住混杂,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城市功能相对来说较为单一,这都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表现。
  5、技术有待创新
  技术是推行循环经济的一个约束因素,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前提,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的进程,有利于两型社会产业的发展。在循环经济发展中,会面临一系列技术攻关项目,如提高产品的环保质量、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废弃物的充分利用、废弃物的合理处理、能源与资源消耗的降低等等,许多工业生态链和闭路循环系统的建立都需要先进的技术予以支撑。目前,我国与国外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生态工业园的运行来看,生态工业链中的物质流动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的生态化改造缺少技术支撑,从而制约了先进理念、管理和工具的有效发挥,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物质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因此,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在循环经济推广的道路上是重要的一环,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三、武汉城市圈老工业基地改建生态工业园的思路和建议
  
  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应该结合武汉城市圈中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现有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有目的的提出老工业基地发展的蓝图,运用两型社会的建设理念促进武汉城市圈老工业基地改建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武汉城市圈老工业基地改建生态工业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