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049 发表于 2018-7-17 09:34:48

2018山东沿海三市对韩引资政策的背景分析

    [摘要] 青岛、烟台、威海作为山东沿海三市,自中韩建交以来是山东省乃至全国吸引韩资最密集的地区,这与三市对韩引资政策密不可分。本文就山东沿海三市对韩引资的前提基础、政治基础、文化与地缘因素和经济动因进行分析,以期为青、烟、威三市完善对韩引资政策提供历史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 山东 沿海城市 对韩引资政策 背景
  
  一、山东沿海三市对韩引资政策的前提基础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山东沿海三市对韩引资政策出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颁布了500多部涉外经济法规,其中与外商投资有关的有100多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外资政策呈现阶段性态势,经历了起步阶段(1978—1983年),国家根据利用外资工作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和措施,初步改善了中国的投资环境。发展阶段(1983—1999年),我国先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等42部与外商投资直接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条例,初步形成了中国吸引外资的法规体系。调整阶段(1999年至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要求中国对外资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调整的总方向是逐步减少优惠,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即利用外资政策从税收激励机制为主的优惠政策转向公平竞争机制为主的规则政策。
  二、山东沿海三市对韩引资政策的政治基础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韩两国曾经在政治上敌对、军事上对峙、经济上隔绝,时间长达30余年之久。直到1992年8月,两国邦交才恢复正常化。因此,在山东沿海三市对韩引资的初期阶段,允许韩国企业到中国投资还不像现在这样是一个市场问题,而是相互之间达成的外交关系,是建立在外交协议基础之上的,也是以双方达成的协议为保障的。1992年8月中韩正式建交后,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和《关于建立经济贸易及技术合作共同委员会协定》等四个政府协定。随后,两国又签订了《文化交流协定》、《双重课税防止协定》、《商社驻外协定》、《海上运输协定》、《邮政及通信协定》、《航空协定和原子能合作协定》等一系列新协定。这些协定为山东沿海三市对韩引资政策的最终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
  三、山东沿海三市对韩引资政策的文化与地缘因素
  韩国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而山东又是中国与韩国相距最近的地区,文化习俗相通,经济结构互补,存在着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历史传统。3000多年前,韩国与山东地区就开始了文化、经济以及人员的交流。在韩国,有许多人祖籍是山东。这中间包括韩国前总统卢泰愚这样的著名人物。他们的父辈、祖辈乃至先祖因为到韩国做生意或到韩国谋生,由于各种原因在那里娶妻生子,安家落户。随着这种交流规模的扩大,促使以山东地区为发源地的儒家文化传播到韩国。长期以来,儒家文化一直影响着韩国社会,而山东又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韩国人对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的山东人容易产生亲切感。而山东人对以儒家思想为企业文化基础的韩国企业管理模式也易于接受,并能很快适应下来。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地区生活着大量的中国朝鲜族居民,他们与韩国语言相同,习俗相通,是韩国进行企业管理的可用力量。这些因素为山东沿海三市对韩引资政策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因而在韩国企业眼中,山东无疑是投资中国的首选地区之一。
  从地缘因素上看,山东省和韩国共处黄海之滨,隔海相望,韩国西海岸与山东半岛最近处只有92海里,从仁川到威海不足94海里,乘船仅需一天时间,而乘飞机一个半小时便可到达。目前中国与韩国开通的6条旅客定期航线,山东沿海三市分别有3条:烟台—釜山、威海—仁川、青岛—仁川。青岛机场、烟台机场均已开通国际航班,境内济青高速公路,烟台至青岛、烟台至威海汽车专用公路也已开通,交通工具的多样化大大缩短了韩国与山东沿海三市之间的空间距离。韩商在山东沿海三市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可以节约运输成本,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经济效益。为山东沿海三市扩大开放,促进韩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四、山东沿海三市对韩引资政策的经济动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山东沿海三市对韩引资政策的背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