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8769 发表于 2018-7-17 09:33:24

2018中部城市公用事业运营模式改革的路径选择研究

    一、引言
  城市公用事业一般是对城市生产、流通和居民生活事业的总称,它包括城市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公共交通、排水、污水处理、道路与桥梁、市政设施、市容卫生、垃圾处理和城市绿化等方面。它们大多数是与城市居民休戚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用事业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大局。
  近年来,随着中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部的城市公用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就全国横向比较来看,中部城市公用事业还比较落后,发展的速度较东部水平而言还显得相对缓慢。本文选择了中部三省河南、湖北、江西作为分析样本,同时选用城市供水和公共交通两个行业作为城市公用事业的代表,深入研究中部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原因和改革的路径选择问题。
  二、中部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
  1.中部城市公用事业供给现状的总量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选取了中部三省的供水和公共交通两个方面2001年~2006年间的数据来说明中部城市公用事业的供给现状。具体指标为:全年日供水能力,全年公共交通运营数量。
  在城市供水行业,中部三省的供水能力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河南和湖北的发展速度较快(见表1)。根据表1平均数据的情况,三省平均的日供水能力由2001年~2006年增长了56万吨。而全国平均的日供水能力由2001年~2006年增长了65.9万吨。中部三省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的增长速度。以上分析说明,中部的城市供水能力相对全国来说,还比较薄弱,进一步增长的空间还很大。
  在城市公共交通业方面,中部三省的发展情况比较好,三省平均的发展速度近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从2001年到2006年,三省平均公共交通运营数量的增长了51%,而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仅增长了57%,具体数据见表2。

  数据来源:2001年~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通过以上对中部三省的供水和公共交通两个方面的供给状况进行总量分析,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中部城市公用事业的供给状况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发展的规模还偏小,发展的速度慢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中部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具体到中部各省份,发展的速度还很不平衡。
  2.中部城市公用事业需求现状的总量分析
  在对中部城市公用事业需求现状进行考察时,选取全年用水人口和全年公共交通客运总量两个指标来测定和衡量。通过观察中部三省的这两个指标的数据情况(见表3),可以看出,供给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需求的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2001年~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以上情况深刻表明,中部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已经滞后于由城镇化所带来的城市人口对公用事业需求的增加。由于城市公用事业经营属性方面内在的矛盾性, 中部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依然受制于体制方面的桎梏, 尚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中部城市公用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三、中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路径选择分析
  中部各省市在近几年也相继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革城市公用事业。但是,目前的改革在总体上如何推进?具体的改革路径如何选择?本节我们通过比较东部发达地区的改革路径所依存的基础与中部地区实际情况的差异,拟就这些问题做深入具体的讨论。
  1.东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路径选择
  在比较和总结东部地区大量改革先例的基础上,来分析东部地区城市公用事业的具体改革发展路径。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城市公用事业的改革一般由放松管制开始,先行引进大量的民间资本和外资。民营和外资在公用事业领域大发展势必会对公用事业的市场化和民营化改革形成进一步的倒逼机制,从根本上促进了对公用事业垄断性进行市场结构重组。最后,政府主管部门在对垄断的公用事业部门进行市场化重组的基础上,对竞争化的市场进行有步骤的分类管制与协调。具体路径见图1。

  应该看到,上述改革路径是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体制、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发展状况相适应的。首先,本地区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公用事业放松进入管制、进行市场化融资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其次,本地区高度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为公用事业打破垄断结构,进行市场化重组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最后,当地公用事业主管部门务实、开放的思想观念为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中部城市公用事业运营模式改革的路径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