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1619 发表于 2018-7-17 09:24:43

2018广西与东盟经济交往渠道变迁初探

    摘要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广西与东盟的经济交往规模扩大,经济交往渠道的变迁既适应了交往规模扩大的要求。更推动了交往的发展和深化。交通渠道不但呈现立体化发展趋势,而且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以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为代表的会展更为广西与东盟的经济交往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关键词 广西;东盟;经济交往;交往渠道
  
  一、广西与东盟经济交往背景的变迁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瓦解,标志着持续40多年、对世界历史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的冷战结束了。随着战火的熄灭,印支半岛这个世界级军事“热点”的战火趋向平息了,走上了全力发展经济的新道路,印支国家相继加入东盟。1999年,柬埔寨成为东盟成员国,标志着东盟在组织上实现了“东南亚十国共同体的设想”的目标,迈出了东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更为坚实的一步。此时,为建设旨在“面向东南亚”、推动大西南经济发展的出海大通道,广西正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生产力水平发展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后,必然要求建立新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的经济交往与之相适应。顺应形势的发展,广西与东盟之间经济交往的渠道获得了很大的拓展,各种新渠道与旧渠道、有形的与无形的交往渠道为沟通双方经济交往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冷战结束提供给区域间经济交往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广西与东盟的经济交往也呈现出一番蒸蒸日上的景象,双方交往规模不断扩大。在冷战末期,在广西对东盟六国出口较多的1988年,广西向东盟国家出口额为3199.5万美元,1991年为4827万美元;而在1997年仅对新加坡一国的出口就达到3881万美元,经济交往的数量和规模都是呈上升的。在越南实行发展开放政策,中越关系回到发展的正轨,广西与越南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比广西与东盟其他国家交往的总和还多,地缘的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
  20世纪90年代初中越关系实现正常化,桂越边境贸易获得较长足的发展。边贸打破地域限制,已不是原来划定的离边界15公里内的范围。边贸经营范围也不断扩大,交易品种已从开始时的肩挑手提地进行少量鱼虾海鲜和山货特产贸易,发展到上千个品种。其中广西的日用百货、五金、布匹、自行车、家用电器等轻工业产品,以及白糖、啤酒等粮油食品、拖拉机、建材、化肥等产品都是越南急需商品。而越南的木材、黄藤、煤、铝铜制品等工业原料和农副土特产品以及越南从苏联、日本、古巴、泰国等进口转销的产品则丰富了广西市场。广西与越南边境地区省市在经济贸易、交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双边交流合作面逐渐铺开,进入官方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的新阶段。中越边境贸易发展较快,1992年边贸额26.04亿元,到2000年广西边贸进出口商品成交额达37.4亿元。广西、东盟的经济发展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拓宽经济交往渠道的要求;而经济交往渠道的拓展,促进了双方经济交往的发展。
  
  二、有形交往渠道拓展
  
  交通渠道的立体化。海路方面,乘着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东风,1992年3月,经国家交通部批准,北海海运总公司恢复经营广西一越南海上运输,成为我国首家恢复经营中越海上货物运输的地方航运企业。90年代中期,广西开通了防城港一新加坡、防城港一曼谷等多条集装箱运输航线。陆路方面,为了促进边贸的发展,广西沿海的防城港市江山港、企沙港,钦州市的果子山港,北海市的石头埠港开辟为边境地区贸易口岸。边境线上先后开通了凭祥至越南谅山、防城港至越南先安、龙州至越南高平3条国际客运班线,开办出入境货运业务。1993年广西与越南广宁省和高平省经过会谈商议,开通水口一驮隆口岸及水口一驮隆桥路段。2000年,中越双方交通代表团举行多次会谈,签署《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与越南谅山省交通运输厅交换国际汽车运输行车许可证备忘录》等10个协议,广西与越南各毗邻省的道路出入境汽车运输业务逐步开展。航空路线也有所发展,2000年9月开通桂林至曼谷航线,此后陆续增开航线。以现代化的海路、公路、铁路和航空为代表的有形的交通渠道,承载了广西与东南亚经济交往的重要内容。
  从性质上看,原本军事、政治意义的渠道进一步转变为广西主动与东盟进行经济交往的渠道,广西从军事前沿向中国与东盟经济交往的桥头堡转型,原本军事、政治意义的渠道性质发生了转变。在冷战初期,广西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军事的影响,交往渠道往往是出于军事、政治的需要而建,贸易渠道往往受到政策的限制,交往渠道被烙上深刻的军事、政治印记。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建设是各国发展战略的核心。
  昔日援越“胡志明小道”被赋予了新的经济意义。为援越抗美而建设的防城港以及北海港、钦州港成为广西建设大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北部湾金三角深水港群,成为中国西南出海的重要口岸,来自西南腹地的丰富资源从这里走向世界,来自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资源和商品从这里进入中国。出于国防考虑而建的龙州、凭祥、百色公路,在沿线兴起边境贸易带;南宁一凭祥、南宁一百色、南宁—钦州、北海一防城港构成广西以首府为中心的公路干线。原来被定为国防建设“小三线”桂西、桂北地区,成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先锋,在广西“富民兴桂”的战略中扮演新的角色。经过长期的改革开放,整个广西在沟通中国沿海及内地与越南及整个东盟的物资流动方面将承担起重要的枢纽角色,建立起广西自身的区位优势,这主要体现在广西正处于三条呈“Y”型对接线的交叉点上。“Y”的上两条分支线分别代表通向中国西部的和东部的两条交通线。下半部支线则代表通向越南以远的交通线。目前通往西线的交通线已经基本定型,广西作为中国西部南端出海口的地位已经确立。由此可见,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交往渠道的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广西作为中国与东南亚交往的前沿进一步从政治、军事的前沿向经济交往的前沿过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广西与东盟经济交往渠道变迁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