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4504 发表于 2018-7-16 23:53:06

2018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效率与贡献研究

    摘要:以区域金融效率作为研究主题,对河北省金融效率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河北金融效率自1995年以来呈由强转弱、再由弱及强的趋势,目前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相对最好,资金利用效率次之。而储蓄动员能力则相对最差。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提高河北省金融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发展金融效率经济增长
  
  作为服务于经济增长的金融只有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更高效地发挥自身的功能,才能促进经济增长,才能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改革以来,河北金融资源的增长及其市场化配置机制的培育,对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效率低下、金融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正日益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所以,从经济增长的需要以及金融效率视角研究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更好地认识二者之间的互动规律,更有效地构建未来的金融体系,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一、河北省金融运行效率评价
  
  (一)评价指标与数据来源
  目前,较有代表性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有:世界银行的宏观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上世纪90年代)、沈军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2006)、周国富等人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2007)以及辛念军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2006)。本文在参考上述文献的基础上,考虑到河北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以下10个指标:储蓄率(储蓄总额/GDP)、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居民总收入)、存贷比(贷款额/存款额)、储蓄投资转化率(资本形成总额/储蓄总额)、股票融资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股票筹资额/居民可支配总收入)、边际资本生产率(GDP增量/资本形成总额)、国有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与非国有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资产总额)、国有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与非国有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计算上述指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与《河北省经济年鉴》(各年度),样本区间为1995~2007年。
  
  (二)实证分析
  为了避免主观因素的存在,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金融效率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由于各指标均为比率数据,因此不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可直接进行因子分析。
  为了增强公共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解释能力。本文还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提取后的因子进行旋转。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我们提取了3个公共因子:公共因子1在国有企业总资产贡献率、非国有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国有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和非国有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这四个指标上的因子载荷值明显偏大,而这四个指标均反映的是资金使用效率,所以将公共因子1称为资金使用效率因子。公共因子2在储蓄投资转化率这个指标上的载荷值最大,这个指标主要反映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故称之为储蓄一投资转化效率因子。公共因子3在边际资本生产率这个指标上的载荷值比较显著,这个指标衡量的是资金在生产上的使用效率,称之为生产效率因子。根据旋转后的因子方差贡献率与三者累计的方差贡献率之比对因子得分进行加权汇总,可得到综合得分。
  
  (三)评价结米
  从综合得分和排名可以看出,河北金融效率整体呈“由强转弱,再由弱变强”的趋势。1995和1996年金融效率的强势,主要是由较高的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边际资本生产效率促成的:而边际资本生产率下降和很低的资金使用效率,则是造成1997年后金融低效率的主要原因;2003年,虽然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边际资本生产效率仍然较差,但是并没有影响整体金融效率的提升,这与资金使用效率稳步提高是密不可分的,从此,河北金融效率开始稳步攀升,2007年整体金融效率达到最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效率与贡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