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天津港港口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作为北方重要经济港口之一的天津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天津港港口发展的优劣势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其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实现自身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关键词:集装箱 经济 天津港 发展 对策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驱动下,集装箱作为一种标准化运输的方式得到了迅猛发展。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在1998-2008年的十年间增长了近200%,而中国大陆,作为世界上增速最快的经济体,主要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全面提高和对方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其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由1973年起步到100万标箱用了16年时间,由100万标箱到1000万标箱用了9年时间,由1000万标箱到5000万标箱用了6年时间,由5000万标箱到1亿标箱则仅用了3年时间,2008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达1.28亿标箱,占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近60%,30年来港口集装箱运输以世界少有的年均35%的增幅,实现了连续6年雄踞世界第一的跨越式发展。
从2008年到2020年的未来十二年,是“十七大”提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集装箱港口从1亿标箱向2亿标箱跨越的非常时期。这个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又好又快”相对应的是,集装箱港口发展要“又强又大”,实现由建设集装箱“大港”之国向建设集装箱“强港”之国迈进。
从目前来看,国际集装箱港口重心以及世界航运重心已经转向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人工港、北方重要贸易港口之一的天津港,要抓住机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争取港口规模的前提下,实现港口成本效率全球最优以及港口效益自我提升的最终目标,以提升港口的综合竞争能力,实现集装箱港口的持续和谐发展。
1 天津港的发展概况
天津港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汉代,自唐代以来形成海港。1860年正式对外开埠,是我国最早对外通商的港口之一。天津新港始建于1939年,建国后经过3年的恢复性建设,于1952年10月17日重新开港通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进程的加快,天津港的港口生产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90代中后期,天津港以每年1000万吨的增长速度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01年,天津港吞吐量首次超过亿吨,成为我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此后,又以每年3000万吨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2004年突破2亿吨,集装箱超过380万标准箱,吞吐量进入世界港口前十名,集装箱排名第十八位。天津港已经形成了以集装箱、原油及制品、矿石、煤炭为“四大支柱”、以钢材、粮食等为“一群重点”的货源结构。目前,天津港吞吐量位居世界港口第六位,国内港口第四位,北方港口第一位;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港口第十六位,国内港口第六位。
“十五”时期,天津港累计投资129亿元,在全国沿海港口率先完成了对老码头的改造,港口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可满足世界最先进集装箱船舶及主流干散货船舶进港的需要。相继完成了10万吨级和15万吨级航道建设,港口等级由5万吨级提高到15万吨级,创造了在淤泥质海滩建设深水港的先例,跻身国际深水港之列。
预计到2010年天津港吞吐能力达到3.3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200万标准箱,港口等级达到30万吨级,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科学、运行高效、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国际深水港;成为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集装箱枢纽港,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规模最大开放程度最高的保税港区,环渤海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
2 天津港竞争优势
2.1 区位优势
天津港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北京经海运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0%以上经天津港下水。天津港也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临近内陆国家的出海口,是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的纽带。目前已同世界上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每月集装箱航班400余班。随着我国经济由南向北的梯次发展,天津港在北方地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2.2 经济腹地优势
目前,天津港能够服务和辐射的范围包括京津冀及中西部地区的14个省、市、自治区,总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52%。天津港70%左右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区,对腹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较强。环渤海经济的振兴、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天津港腹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为天津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内陆的西安、成都、包头、乌鲁木齐、二连浩特和阿拉山口等城市至天津港的集装箱班列已经陆续开通,银川班列也在积极运作和实践过程中。针对航运市场的发展和货物流通服务方式的特点,天津港提出“将码头建到西部去”,陆续在内陆各省设立“无水港”,并开辟“绿色通道”,让西部地区货物直接装船,积极利用运输通道把西部大开发急需的设施、设备及其他生产、生活资料快运至内地。
2.3 港口硬件条件优势
天津港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港,是在淤泥质浅滩上人工挖海建港、吹填造陆建成的。随着港口治理泥沙回淤技术的发展,人工港在深水化建设上的优势逐渐显现,为其跻身世界深水港行列奠定了基础。
天津港主航道长44公里,航道底宽最宽已达260米,航道水深最深已达-19.5米,20万吨级船舶可以随时进港,25万吨级船舶可以趁潮进港。
与此同时,天津港现有陆域面积47平方公里,到2010年规划陆域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主要分为北疆、南疆、东疆、海河四大港区。北疆港区以集装箱和件杂货作业为主;南疆港区以干散货和液体散货作业为主;海河港区以5000吨级以下小型船舶作业为主;东疆港区为天津港的一个新港区,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
天津港共拥有各类泊位140余个。其中天津港集团公司所属公用泊位85个,使用岸线长度18162米,生产用泊位78个,设计通过能力21399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525万标准箱。
为了满足滨海新区以及环渤海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后天津港将陆续投入300亿元用于港口建设,并重点实施“十大工程”,进一步优化港口基础设施和完善港口综合服务功能。港口硬件设施的改善,有利于缓解目前港口运营压力,提高港口经济效率吸引更多国际大型船舶中转和停靠。
2.4 交通网络便捷优势
天津港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距北京160公里,距天津56公里。为了适应天津港的发展,天津铁路枢纽正规划改造、完善枢纽环线。拟建京沪高速铁路京津段,新建北塘西编组站及进港三线工程;改、扩建津蓟线并与大秦、京秦线沟通;修建枢纽东南环线;改造地方铁路等。与现有的公路铁路相互衔接,使港区与京、津城区及环渤海城市群间的交通更加便捷。
2.5 港口管理以及城市依托优势
通过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天津港的港口现代化、信息化程度在全国港口中位居前列。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连续装卸船设备,南疆港区采用的10公里长皮带长廊煤炭输送技术也创世界之最。建立了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及电子口岸,可为客户提供快捷、高效的口岸“一站式”服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