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摘要:为了提升熊耳山地质公园知名度,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阐述了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景观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其旅游开发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提出了三种开发模式,最后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关键词:熊耳山;形成机理;旅游开发 http://
一、熊耳山简介
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枣庄市山亭区东南部,主峰海拔483米,东西延绵6公里,南北宽两公里,其主峰远看像一只大熊耳,故称之熊耳山 。熊耳山隶属沂蒙山区,是泰沂山脉南部的岱崮群体。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以熊耳山为主体,集双龙大裂谷、溶洞群、龙抓崖等自然景观为一体,堪称“天造地设、鬼斧神工”之作,是“山东仅有,国内罕见”的石灰岩地貌奇观。
二、熊耳山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研究
地质旅游是指开发旅游地质资源,利用地质遗迹进行旅游活动,大力宣传与之有关的地质科学知识,尤其是地质遗迹的形成、演化和发展规律,以期提高人们的地学知识和保护地质环境的意识。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对其旅游开发的深入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概念、分类、资源及建议等方面法规建设、理论方法及技术手段还不成熟。结合中国地质公园科技旅游的开发现状,借鉴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旅游开发经验,寻求地质旅游开发的理论和规范,探讨开展地质公园旅游的方式方法,对保护资源环境、释放资源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旅游规划忽视地球科学的指导,缺乏地质专业人才。熊耳山地质公园只重视对游客的服务,而忽略了景区中广泛分布的地质资源,在景区的规划、设施设计和布置、游客的安全和教育、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等方面,常常对地质因素缺乏考虑和说明。 http://
2.把地质公园的开发仅仅停留在观光旅游上。熊耳山只是把游客引进来但对地质地貌演变过程、特点、成因没有进行科学的解释,对地质景观的地质结构、形成机理等没有较详细的说明,游客只是觉得惊讶却没有实现地质公园的真正价值。
3.市场开发方面,科学价值被白白浪费。目前熊耳山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商业价值的开发上,还存在市场的拓展能力弱、促销机制不完善、促销手段单一、促销经费不足等问题。未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络等高科技开展地质旅游促销,没有独立网站,电子商务。
四、地质公园旅游开发模式与选择
借鉴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地质旅游开发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熊耳山地质公园地质旅游开发应采取以下三种模式。
1.生态科普与地质旅游并重模式。该模式适合于原生环境极好且几乎无破坏、地质构造及其他自然景观构成并重、地质环境奇特、地质特征独特且科研价值及资源品质极高、人文景观较缺乏的地质景区,兼具国家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特质。
2.以地质旅游为主,辅以生态及其他旅游项目的混合模式。该模式适用于生态环境处于原生态且较为粗放、地质构造占主体、地质内涵独特、人文景观丰富的地质公园。该类景区可进入性好,人类活动较多,有不同程度的开发,尤其是旅游生命周期进入发展、巩固阶段的地质景区。地质科技旅游以地球科学知识普及为主要目的,适当建立相关的自然地质科学、人文历史及风俗民情博物馆等设施,如某些国家级、省级地质公园与以地质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 http://
3.以生态科普为主,地质旅游和其他旅游项目为辅的混合模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极好、地质特征较为普遍、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欠缺的地质公园可利用该模式进行开发,重点保护,地质科技旅游以自然生态教育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为目的,开展观光、探险、漂流等项目。根据熊耳山地质景观特色,旅游发展阶段,熊耳山旅游开发应采取第二种模式即以地质科技旅游为主,辅以生态及其他旅游项目的混合模式,建立一些人文历史及风俗民情博物馆等,开展一些人文旅游,弥补熊耳山景点太少的缺憾。
页:
[1]